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说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它是探究者面对探究的问题,在证据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对问题所作的一种猜测性的判断.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建立的假说总是有真有伪.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错误假说呢?  相似文献   

2.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07,28(10):5-5,8
所谓假说是人们在证据不太充分的情况下对事物所作的猜测性的判断,它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假说不仅在科学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科学教育实现三维目标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假说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哪些意义呢?1为设计探究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无论是科学  相似文献   

3.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整合遗传物质的发现史为科学探究创设真实情境;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思考推理、作出假说,设计方案、演绎推理,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又是系列探究活动的主线。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产生了问题,才会为试图解决问题建立假说,进而制定方案,收集有关证据去检验假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40分钟的时间里展开有效的探究活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科学问题,不少教  相似文献   

5.
司徒敏 《科学课》2009,(1):10-11
问题既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又是系列探究活动的主线。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产生了问题,才会为试图解决问题建立假说,进而制定方案,收集有关证据去检验假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40分钟的时间里展开有效的探究活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科学问题,不少教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学业测评中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五年的测评实践中,围绕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主要的命题目标和策略是:设置一个高探究价值的问题解决情境,给学生科学知识习得和探究能力养成提供足够的综合运用和施展的空间。通过学生对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科学性问题的回答,考查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说的能力;在事实证据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和推理对有关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判断和结论的能力;分析、比较和辨别不同的科学解释以及科学规范地表达交流、论证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对"假说一演绎法"的描述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称作假说一演绎法。可见,假说一演绎法是以假言判断作为前提的演绎推理,而假言判断是一种条件判断,即前一个判断存在是后一个判断存在的条件。条件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之分,因此,假说一演绎法也有充分条件假说一演绎法、必要条件假说一演绎法、充分必要条  相似文献   

8.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04,25(6):1-3,11
建立假说也常被表述为进行猜想(猜测)和假设,它是构成探究式学习全过程的第二个要素.那么,什么叫假说?它在探究活动中起着什么作用?怎样通过建立假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将建立假说引入科学教育?假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吗?本文试围绕这些问题,谈谈对建立假说要素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9.
驾驭“科学探究”教学的复杂性,避免探究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泛化和异化, 需要教师站在比科学探究本身更高的层次上,以一种反思与超越的视角来研究和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以辩证的观点来看,探究始于“问题”,但不是“简单问题”;“假说”是探究中的“复杂性”要素,不是必需的;实验是“假说”真理性的根本判据,但不是绝对和充分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就科学探究目标来说,虽然科学探究不仅涉及到提出问题,做出假想,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表达和交流。虽然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但是,小学科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假说”在探究教学中被表述为“猜想和假设”,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表现为:一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或现象的成因进行猜想;二是对探究的方向或现象的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探究教学中的“假说”有何意义和价值?学生科学地提出“假说”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实现“假说”的优化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思考和实践,谈谈这几方面问题,希望对科学探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小夏 《山东教育》2005,(17):43-44
假说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认识为依据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推测性论断。假说也是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科学探究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过程.离开了假说的探究式教学,虽然也能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某一环节,但探究过程最精彩的片断——假说的提出却没有放出应有的光彩,就不可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  相似文献   

13.
探究题是新课程试卷的必考题,分值较高,其特点是针对题目所设计的问题,选择某一角度在文本中找出充分的证据,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来论述观点。怎样在答题时得到高分呢?  相似文献   

14.
蔡敏胜 《师道》2013,(9):16-17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经验,营造氛围,有意识的让学生"提出猜想、树立假说",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提出猜想、树立假说"比实验验证更为重要,没有对实际问题的猜想与假设而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谈不上验证。"提出猜想、树立假说",它决定了科学探究的目标和方向。目前,在小学科学课课堂,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假说保证,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原电池原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为例,展示该模式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05,26(1):44-46
探究式学习全过程可以大致表达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获取证据→表达交流"这样一个程序,其中,表达交流是构成探究式学习全过程的最后一个要素.表达交流在探究式学习中具有什么意义?对表达交流应当提出什么要求?怎样对学生的表达交流进行评价?表达评价只发生在探究过程的最后环节吗?本  相似文献   

17.
假说是科学探究中一个富有魅力的环节,它为科学探究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大量科学史表明,假说是推进科学向前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有人于是由此而认为:假说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有人甚至认为,假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假说在科学探究中真的不可缺少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罗岳庆 《中学理科》2005,(10):67-68
一、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探究过程的六要素分别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观察与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从六要素的顺序看“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第一要素,也是探究活动的起点.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通过科学家的探究故事,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科学的发现,让学生能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物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并明确指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据笔者了解。目前的探究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能力已大大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那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学习的落实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支撑,假说作为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