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荣光先生是中国饮食文化从饮食史研究到食学建构重大转变的主要奠基人,其饮食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荣光先生倡导、身体力行的中华食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饮食史研究、烹饪研究,扩展到了饮食思想、地域饮食、饮食礼仪、不同阶层饮食、饮食传播和交流、饮食安全等领域。他开创了与国际饮食文化界对话、交流、合作的新时期。其倡导及开启之功,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2.
饮食词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通行地域不同折射出饮食文化的不同。通过对明清小说中绍兴方言和山东方言饮食词作比较.找出了它们的异同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对整理和研究绍兴方言饮食词,发展绍兴饮食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伟钧先生长期从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尤其对中国饮食礼俗的研究贡献卓著。他的《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一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被誉为中国饮食礼俗研究领域的一部拓荒之作。该书出版后,姚伟钧先生仍不断开拓中国饮食礼俗研究的新领域,在民间饮食礼俗、民族饮食礼俗等领域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中国饮食礼俗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有几个历史阶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崔渝鑫 《海外英语》2022,(24):19-21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输出中影响着世界,中国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更能丰富和发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饮食文化,饮食类翻译研究必要性尤为突出,饮食类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文章分析了饮食类语句翻译所适用的策略并对其逐一进行实例分析,为饮食类语句翻译提供了可参考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笔者谋划编写出版历时24年的《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丛书》将于2014年内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丛书原以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11个饮食文化区位各一分册并一综合卷的12册组成,计划600万字,而目前只能以10册的略写本形式付梓。丛书的编写坚持中华食学研究"十三亿人口,五千年文明"的"大众餐桌"基本理念与原则。是以人类或民族食生产、食生活的地理、自然、文化地域要素制约的"饮食文化圈"理论认知中华饮食史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创建富有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数据库,是丰富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学科的创新性研究。数据库理论与饮食文化学研究的交叉,是新饮食文化运动研究范式的转变。赵荣光饮食文化数据库的建构,是以中国饮食文化历史发展规律与结构特点为依据,以"赵氏理论"为研究性样本。此数据库对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学网络数据化的研究,具有突出的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壮族饮食文化习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又有汉族等其他民族习俗在内的饮食文化习俗。壮族的饮食文化习俗具有三大特点:喜食糯米食品,喜食生腌酸辣,饮食礼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衣食住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它们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而"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是中国文化史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饮食生活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秦汉饮食主要以画像和考古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秦汉主食、副食饮食结构和对烹饪食具与烹饪技术的考察考证,充分反映了秦汉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从饮食结构上看,秦汉主食仍然是五谷杂粮,副食有丰富的肉食、种类繁多的蔬菜.在原料加工、烹饪技艺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大学詹嘉教授沉潜于陶瓷饮食器具和饮食文化交流研究,在食学研究领域独辟蹊径,卓然成为一家。其学术贡献与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饮食器具是食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食学瓷具研究范式;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视野宽广,思考周密;基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视角切入饮食器具研究;观照现实,倡导和推动中国陶瓷文化景观学、陶瓷遗产廊道学。詹嘉先生为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是当代中国食学研究独树一帜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11.
饮食文化研究是由形而下的日常饮食生活活动和事像入手,把百姓习以为常的饮食生活上升为形而上的文化理论和哲学思想。姚伟钧教授不仅注重中国层面的饮食文化研究,更注重国内的区域饮食文化研究。他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透过区域饮食表象研究其文化内涵,总结区域饮食文化发展规律,致力于建构区域饮食文化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与该民族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及所处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它也是建立在一定生活基础之上的。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是人们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离开饮食文化来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得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真谛的。理性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找出它的基础部分,这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赵荣光先生的新作《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酒文化》选取了适合广大读者口味且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专题,以通俗简练的语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展开了中华饮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全面深刻地介绍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及其精神价值,配上作者实地考察各民族饮食制作及民俗的照片多达30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达到了普及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豆的本义为古食内器,其今义在古代用“菽”表示。“豆”的字形演变反映了这种古食肉器的形制、种类及其历史变化,这种变化与先民饮食技艺的改进有关。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总结百年古文献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问题,把握古文献学的发展态势,拓展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容,提出前瞻性对策,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建设古文献学科、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也是置于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首位的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周少川教授的文章阐明了梳理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的意义,指出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百年中国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研究进行总结,纵向按照古籍整理和古文献学科建设两条主线进行考察,横向按照基本史实、方法论、基本理论和学科理论四个层面进行剖析,以期探寻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发展的规律,明确古文献学研究的方向。王记录教授的论文讨论了21世纪古文献学研究亟待深化的五个问题,即古文献学科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亟待建立、中国古代文献学思想遗产需要发掘、少数民族文献学在中国古文献学中的地位需要得到进一步体现、中西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亟待加强、古籍数字化理论和方法研究亟待深入。张升教授的论文论述了兴起于西方的新书籍史研究对古文献学研究的启示,认为新书籍史扩大了古文献学研究的视野,拓展了古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其引进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使人看到文献研究所具有的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古文献学研究要眼光向下,借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研究内容。以下刊出他们的精彩论述,希望能对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引发同行诸君的更多高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饮食已由一种生理需要升华成为一种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中,面条以其悠久的历史、多变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令人津津乐道的食物。探究面条渊源、了解加工生产、分析现状、窥探饮食风俗,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平凡而又不普通的食物,并促进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饮食器具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天然物品的改造、陶瓷器具的发明创造、金属饮食器具的发明创造几个阶段,表现为对制造原材料的不断追求与改良,形成了饮食器具文化。它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人文历史、科学技术、风俗礼仪、伦理美学等多方面珍贵信息。其外形、装饰等,都与艺术、民族习俗、政治制度等有关。因此,饮食器具除有食用价值外,还有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等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