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地区为东周郑、韩两国统治的核心地区,特别是新郑郑韩故城被郑、韩两国相继定为国都达550年之久。因此,郑州地区蕴含着丰富的郑、韩文化。长久以来,学者都把郑、韩两国的文化面貌当做一体归入中原文化范畴,但两者仍然有诸多差别。本文以历年来郑州地区特别是郑韩故城墓葬发掘资料为基础上对郑、韩文化进行一番比较,以区分郑、韩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郑韩故城原为商代郑族居地,西周时期称做“郑父之丘”,春秋战国时期为郑、韩两国国都,秦代始称做新郑,沿用至今。郑国首创出将国都划分为东、西两城的双城布局,西城为郑、韩两国的统治中心,韩国宗庙的石碑,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通石碑就出土在这里;东城为工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郑国与商人订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保护工商业的“质誓”盟约,从而促进了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以弦高为代表的爱国主义富商群体。有城有市,方为城市。郑都东城“逵市”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具有具体名号的市场,郑国国都也是出现于中原地区的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20,(4):37-44
清华简中与郑国有关的史料表明,西周晚期郑国的东迁是郑桓公带领族人经过艰苦奋战逐步实现的。郑桓公带领族人东迁的路线很有可能和昭王伐楚荆的路线相同。桓公从宗周出发,先至汉水,在到达中原地区的"棫林"之后,从南向北进攻,战于鱼齿山,获得汝水北岸的泛城,新郑与许昌之间的訾地,又奇袭了溱洧之间的区域,攻克了郐国。应国旧地鲁山、襄城、郏县、北部的禹城、长葛、新郑、管县等地先后为郑所有。郑桓公时,西周应国的大部分领土和郐国旧地,都成为郑之国土。郑桓公以郑父之丘(今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为都,开启了郑国的基业。郑国在春秋早期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国。  相似文献   

4.
春秋郑国是居于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始都于郑(今陕西凤翔县一带),后迁都于拾(今陕西华县);春秋早期郑武公东迁于中原溱洧之间古郑城(今河南省新密市溱洧交流一带),称"新郑",后郑文公时迁于今新郑市郑韩故城,是为郑国四都三迁。但长期以来,郑国东迁溱洧之间古郑城却不为人重视。古郑城所在,不但文献记载颇多,而且遗存有众多文物遗迹,在春秋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郑东新区即郑州东部新城区,是伴随郑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步伐而诞生的新城区。正确认识郑东新区自然环境条件特点,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现状(一)地质地貌条件郑东新区的大地构造属于华北地区的南缘,第四纪沉积物以河湖相松散物质为主。地处黄河冲积扇平原顶端的南翼,地形平坦。地势总体上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约90m。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泥沙淤积厚度达45m左右,部分地区残留有黄河泛滥沉积的沙地。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教育考察访问团应日、韩两国有关教育机构邀请,一行5人近日对日、韩两国进行了考察和访问。此次考察访问,增进了四川与日、韩教育的友谊和交流。日、韩教育的突出特点及共同点尽管这次考察访问只有短短的十余天,考察的学校数也很有限,但日、韩教育的一些突出特点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两国对教育都高度重视,投入非常充足。日、韩两国都是二战以后,在近几十年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日本。日本二战以后一片废墟,但国人宁可勒紧裤带,也要首先发展教育。因此,教育在两国的地位很高,教育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两国经济发展起…  相似文献   

7.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给人们带来休闲娱乐,而且能使人们身体得到锻炼。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三地同处于黄河沿线,具有相通的黄河文化,同时都是中国著名的古都,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原崛起战略引导下,郑汴洛加强体育旅游联动发展,能够带动当地乃至河南省的发展。阐述了郑汴洛体育旅游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对郑汴洛体育旅游联动发展作了SWOT分析,提出了黄河文化视角下郑汴洛三地体育旅游联动发展的策略,为郑汴洛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精神以及诗经、历史传说、根亲、遗迹等郑文化旅游资源,按照大郑国文化传承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和培修复原、整旧如故及仿古重修、再现风貌等开发利用原则,在挖掘名人文化内涵、打造郑州文化元素,打造郑国文化旅游项目,打造诗经文化旅游品牌和联合打造郑氏文化姓氏寻根文化旅游,整合节会文化、形成拳头效益等方面积极研究和实践,是河南省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裂隙发育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主要病害,如何较为精确地了解裂隙发育程度成为土遗址加固工程设计中的难题.本文通过交河故城东北佛寺裂隙加固工程中的工程量反演遗址体的裂隙发育程度,从而为交河故城其他类似土遗址建筑的加固设计提供思路.经研究,交河故城东北佛寺墙体总裂隙体积率大约为4.4%.裂隙发育程度与墙体的规模有如下大致的规律:墙体规模越大,裂隙体积相应大,裂隙体积率相应小.从墙体的长高比、长厚比、高厚比去研究墙体的裂隙发育程度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临贺故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学校教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近几年来,在商业化大潮中,如何利用临贺故城文明进行历史文明教育并传承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为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临贺故城优势、历史文明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在郑州市东南方向,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物流园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集合处,有一所以会计专业为基础、金融专业为重点,商贸、经管、信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职业院校——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学院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依托河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综合性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  相似文献   

12.
依据文献记载,对大名府故城于五代纷争时期的相关历史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探讨大名府故城在这一时期所占的历史地位与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对人们正确理解和挖掘该故城的文化内涵,做好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郑州地区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变化复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隋代以前,荥阳地区在郑州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隋唐起,郑州的经济政治中心逐渐由荥阳移至管城.历史上郑州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受东部的开封、西部的洛阳及北部的黄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就郑汴新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郑州、开封、郑汴新区应该通过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超级大城市.从文化底蕴、历史内涵和国内外认可度,城市名称应定名为开封.文章还就城市安全,即消除黄河水患威胁提出开挖第二黄河,以利防洪、灌溉、水运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红蕾 《现代语文》2009,(9):150-15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剧以雅俗共赏、老少成宜的认知度,令人惊讶地覆盖了中国各阶层、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大陆流行,其重要原因是剧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有着深刻的同源性,而韩剧的叫座正是契合了中国观众的文化心理。观众观看的不只是韩剧的剧情,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韩剧中的演绎。  相似文献   

16.
“8月4日在国道310线孙庄改造现场,一辆大铲车为了清理深沟中的淤泥,将地下铺设的通信光缆‘郑州至西安’国家一级干线、‘郑州至洛阳’二级干线及郑荥本地网全部挖断,造成郑州通信传输西出口全线中断.据专家估计,事  相似文献   

17.
艺术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的烙印。基于此,殷商文化、郑卫文化、秦晋文化对郑州地区区域文化产生有着不同层次的影响。文章对多文化交融互动所产生的地域文化最终塑造了郑州汉画像砖独特的艺术风格的线索加以阐述,与宏观汉画像砖艺术风格特点对比之下,探讨郑州地区汉画像砖的独到之处,进而探讨可能影响郑州汉画像砖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礼记>郑注的显著特点是注重文化词语的训诂,以传注形式将训诂引入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语境,使训诂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同时展示了训诂的文化阐释功能.本文着重探讨<礼记>郑注按社会历史文化环境释义的方法:一、根据典章礼制释义;二、根据心理特征释义;三、根据历史背景释义;四、根据风俗习惯释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后,提出了对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5点基本要求。之后,分析了三国职技高师的教学计划,归纳出职技高师教学计划的5个共同特点,并指出了日、韩两国教学计划的部分特点和不足。最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考虑的3个问题,特别是对人文社科文化问题的认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的时候,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开封是北宋"丝绸之路"的陆路源头,并借助"郑汴一体化"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综合区"的发展形成地理位置、区域、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开封可以作为河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契机,以历史文化优势为基础,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融合交流,让文化优势融入丝绸之路,以丝绸之路上的郑欧国际班列带动开封企业产品的出口,以丝绸之路推动开封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开封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