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联《国外体育》第7和第9期上发表了苏联国家队长跑主教练、教育学副博士阿·波卢宁撰写的文章。现在读者能了解加里·威尔森为1500米运动员制订的训练周期计划。每天训练一次、个人纪录4′04″的运动员大纲。耐力发展阶段(24周) 十月头两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日—5哩慢跑。后两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5哩慢跑;星期天—10哩慢跑。十一月星期一—5哩慢速跑;星期二—6哩慢速跑;星期三—5哩慢速跑;星期四—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研究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习阶段6—8周的实践工作和参与运动训练的实际教学。结果显示:实习期间,在体育学校以及运动队实践的同学,既对理论知识的可操作性进行实践,又促进理论知识更深入地掌握。并参照对比其他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今后可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我校运动训练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运动训练工作的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1.利用山坡进行训练山坡训练一般可以分为低山定时训练和高山分组训练,低山训练一般可安排在星期一早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在短距离的爬山训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周末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如何培养和训练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移动能力、挥拍速度、体能、肌肉的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和技战术能力,以期能够为少年网球训练在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借鉴。1少年网球专项能力训练的范畴界定专项能力是指该专项运动中运动员所应具备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素质;其中运动能力指的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动作幅度、肌肉抗阻力能力、耐力和技战术的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测量学生最大握力,并以最大握力的1/2及1/3进行复制,对所获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感觉能力的好与差与性别、学生的自觉锻炼程度、课程的安排以及参加运动训练的时间年限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建议学校的教学内容安排上针对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区别对待,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根据学生的感觉能力给予相应的配合、刺激,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助跑速度强化训练助跑速度是取得三级跳远优异运动成绩的动力和保证。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约60%取决于动作速度,因此助跑速度训练应放在三级跳远训练的首要地位。在安排速度训练时,要重点抓住提高短跑速度训练的最佳时期及所需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由体能、技能、心理能力和智能组成。竞技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对试点中学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进行科学化程度的分析,为试点中学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 的意义。技能训练是由技术训   一、技术训练安排分析练和战术训练组成的。   运动技术是充分发挥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技术动作的有利时期,教练员在技术训练中的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对技术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一 )技术训练中教练员指导思想分析 表 3…  相似文献   

8.
对花样滑冰身体训练阶段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颖  王旋 《冰雪运动》2003,(3):26-26,88
身体训练是花样滑冰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身体训练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年龄和训练水平划分出身体素质、身体能力和运动能力3个各有侧重的训练阶段,对各阶段训练的要求和手段分别进行阐述,旨在科学地安排训练,从而保障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1500米是中小学田径训练最难的项目之一,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1500米跑的供能特点、训练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一、有氧能力训练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氧化作用合成(三磷酸腺苷)的能力,它是1500米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大强度训练的基础。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以本人最大强度的80%或者170次/分钟的心率进行训练,运动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为最佳。这种训练方法通常安排  相似文献   

10.
刘军 《中华武术》2023,(4):71-73
在体育教学中,跳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该项运动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出有效的衡量。跳远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笔者主要通过对跳远运动中的教学与训练内容进行探讨,并在跳远训练中利用跳跃游戏将学与练紧密地衔接起来,让跳跃游戏中的辅助教学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和安排,保证学生的训练效果得到强化,最终达到提高跳远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依据运动训练学的原理和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特点,科学地安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竞赛期训练,有利于提高其比赛能力,创造良好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与比赛能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田径运动员能否把艰苦训练所获得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与赛前训练安排得合理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何合理地安排赛前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这是当前教练员和体育科研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比赛获得成绩情况李雪姬,女,1988年出生,身高1.70米,2003年11月进省队训练,2006年获得的成绩请看下表: 二、训练计划安排紧扣专项(一)2006年的训练计划安排模式受到男子200米、400米世界纪录创造者迈克尔·约翰逊及其教练员哈特2004年来北京讲学的资料启发。从过去一周专项跑三节或四节课,改为一周连续跑五节课,放弃以往星期四小调整的手段。严格控制训练的运动量、强度、间歇时间、组数、次数。现在训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舞狮运动对提高身体机能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舞狮运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16名舞狮男学生(实验组,训练周期3个月)、16名普通体育男学生(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组进行舞狮规定套路的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育课;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试两组的心肺功能、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机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舞狮组学生的肺活量以及速度、爆发力和下肢力量明显优于普通体育大学生。本研究认为舞狮运动可有效的增强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是一种极具表演性的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5.
1突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要稳步提高运动成绩,应靠整个身体机能的改善提高。教练员在安排青少年训练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全面、系统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训练方法和手段切忌成人化,过早专项化。要以学习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为主,建立动作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其内容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能力等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国外体育》1990年第7期上读者见到了苏联国家队长跑主教练、教育学副博士阿·波卢宁撰写的文章。现在我们继续介绍加里·威尔森为800米运动员制订的训练周期计划。个人记录在2′04″0左右,每天能训练一次的运动员的训练大纲。发展耐力阶段(24周) 十月:头2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和星期天——5哩放松跑。第二个2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5里放松跑;星期天——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辉  李景莉 《体育学刊》2004,11(6):112-115
协调能力是影响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运动员协调能力有助于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和运动成绩。“协调”将紧张与放松、严格与宽容、专一与全面、健与美辨证地融为一体。提高对协调的认知水平,树立科学的协调训练观,必将减少无谓的体力付出和精力消耗,使运动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负荷安排得更加合理,促进运动训练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具体的三级蛙跳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性安排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防止训练强度过大造成学生的肌肉拉伤,讲求劳逸结合,重点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和爆发能力的训练。通过对三级蛙跳动作进行分解,一步一步的使他们掌握技术要领,从而提高自己的跳跃水平。  相似文献   

19.
身体素质是指机体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能力,它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等。身体素质的训练是中长跑项目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改善运动员机能,提高运动成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减少运动创伤,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身体素质训练,经常采用6—8种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进行组合练习,每周安排三次。素质练习可按组数、时间、间歇、计时等方法进行,也可根据各训练阶段不同任务要求,有效地控制量、  相似文献   

20.
罗振赵 《健与美》2023,(1):114-1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娱乐、运动等活动,游泳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项目,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放松身心,逐渐成为人们广为喜爱的运动之一。同时,有关游泳运动的安全保护话题一直备受关注。高职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在进行游泳教学时,除了教会学生技能外,还应该将游泳救生能力的教学加入到高职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中来。文章通过研究分析培养海南高职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必要性,阐述游泳救生能力教学的要求,提出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海南高职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游泳救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