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物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获得知识、技能.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碰到"启而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启"字上.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启"得巧妙,"启"得适当,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由此看来,教师掌握一些启发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面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语文课堂提倡启发式教学,实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地学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启而不发”却时常发生。 “启发”是先启后发,如果“启而不发”则说明是教者“启”得不当。  相似文献   

3.
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教学法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没有认真领会到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艺术运用不当,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或是一种结果启发.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好地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避免结果性的启发,探索注重过程的启发式教学,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过程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和速度,可以摸索出更快更好的操作技巧,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以为,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的探索过程。"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只有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不仅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启发学生去发现知识规律。目前,在启发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启发技巧欠佳,导致"启而不发":二是启发时机不当,形成"注入式"教学。如,一位教师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出…  相似文献   

5.
《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已经为愈来愈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有的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往往遇到学生启而不发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启而不发的原因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去寻找。而这三方面的原因又都可以归结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上来分析。那么,运用启发式教学,丽学生却是启而不发,原因到底何在呢?  相似文献   

6.
"启发"一词最早由孔子提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出了启发的时机,即非得学生"愤"和"悱"的时候才对他们进行"启"和"发"。启发式教学是先让学生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而教师只是引导、指点学生,帮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质疑在先,教师指导在后。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启发式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生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然而教学中启而不发给教师带来的麻烦却是很常见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启而不发的现象发生呢?下面就初中的物理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因此,高分低能的学生正逐渐被淘汰。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来。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最佳的、积极有效的途径。它可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一、充分认识教师主导作用 老师与学生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教是主体,教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教师一面,而学生则为客体。教师施教于学生即主体作用于客体,教和学两个过程相比较,学习过程是实现目标的过程,而教的过程是辅助学生实现目标的从属过程。在老师与学生、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的教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为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质而言,教师的“启”在于前,而学生的“发”于后。可见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做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启而不发则应在教师这一方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对启发式教学长久而密切的关注中,忘却了"发生"这个重要的维度,以至于现今的启发式教学表现出种种乱象:"启发"不得,为问而问;"启"而不"发",不明所以;盲目"启发",背离内涵;"发"不缘"启",无心插柳。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得以发生的构成要件,与我们在现实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对应。而对认识如何发生问题的现象学理解将开启我们对启发式教学内在机制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0.
启发式教学已为广大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不断运用,比起满堂灌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具有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点.而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碰到启而不发的尴尬场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启而不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对较难理解内容进行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诱导他们一步一步去推敲和理解,从中获得知识。启发式教学的最大优点是能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和求知欲望,特别适宜初中的生物教学。然而教学中由启而不发而给教师带来的苦恼是很常见的。为什么会有启而不发的现象呢?笔者在教学中有几点心得在此提出,供同行参考借鉴。原因当然要从师生双方来找。从教师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未领会启发的实质启发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有人把启发式简单理解为问答式,似乎在课堂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就算运用了启发式。实际上,用问答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和获得知识、技能。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时会碰到“启而不发”的现象。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启”字上。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启”得巧妙,“启”得适当,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由此看来,教师掌握一些启发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启发式教学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却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教师对启发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的。一段时间内,我就认为“启发式”就是教师问学生答,把启发式教学简单地归结为“问答式”教学,而忽视了运用启发的关键——教师引导的步骤、角度,就好比相声中的“抖包袱”。这一点我是经过一次惨痛失败后明白的。  相似文献   

14.
启发式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教学思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这一基本思想作指导,要求教师发挥“启”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发”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难,激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列举实例启发;“启”而有“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余地。  相似文献   

15.
启发式教学做为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教育理念 ,当今实施 ,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必须树立七种意识 :   1 情感意识 启发式教学旨在启人心智 ,需要师生的情感投入。教师情感意识体现在对职业的珍爱 ,对学生的热爱 ,以其特有的情感力度移情于学生 ,从而使师生情感形成“共振”。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体性 ,求知欲的催化剂 ,是启发的根本前提。   2 特长意识 教师在“启” ,学生在“发” ,教师应认真分析自己“启”之长 ,洞察学生“发”之长 ,才能优化组合 ,制定启发的策略。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前提。   3 目标意识 除了完成知识、能…  相似文献   

16.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瑰宝,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却往往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教师对启发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的。一段时间内,我就认为“启发式”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启发式教学简单地归结为“问答式”教学,而忽视了运用启发的关键应是教师引导的步骤、角度,就好比相声中的“抖包袱”。这一点我是经过一次有趣的公开课后才明白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启发式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引导学生生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2 81页 )。然而教学中启而不发给教师带来的麻烦是很常见的。那么 ,为什么会有启而不发的现象发生呢 ?下面就初中的物理教学谈几点看法 :  相似文献   

18.
甲 在课堂上,常常由于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就被说成这堂课启而不发,你对这种提法有何看法?乙 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对启发式的一种歪曲理解.这种理解客观上成为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加以沌清.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朱熹又解释说:“愤者,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换成现在的话,愤是学生积极思索而不能通,悱是学生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启、发是指教师所作相应的指导.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看作启而不发,是把启误以为提问,发误以为学生有了答案,因此这样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学作为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被广泛运用在课堂上。可以说,教学离不开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启"、"发"的求知需求。学生个体不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也必然不一样。而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师  相似文献   

20.
在贯彻启发式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学生"启而不发".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直接原因还是教师的要求和讲授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因此搞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