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80、90后"运动员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让自己与众不同。有时候这样的个性与我们的集体主义文化或多或少有些冲突。社会发展的一些负面因素给"80、90后"运动员的成长带来了不小困扰,如何促进"80、90后"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目前各级运动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分层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等方法 ,对浙江省优秀运动队的文化教育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依从性决定了人文教育可作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藉以协调学训矛盾 ;改革体育总局系统内成人运动训练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确立具有人文精神的局部发展的人为现实培养目标 ,用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竞训的教育理念 ,构筑运动员的人文学习环境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富有个性的“扬长”式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个性是个体的心理倾向性和品质的组合,它决定着个体的活动和行为方式,同样影响或决定着运动员在技术方面的表现和今后发展。对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我国运动心理学领域中的热点。本文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对运动员个体进行了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了优秀武术男运动员在聪慧性(B)、有恒性(G)、敏感性(I)等因素表现为高分特征,在独立性(Q2)因素表现为低分特征,优秀武术女运动员在聪慧性(B)、自制性(Q3)因素表现为高分特征,在稳定性(C)、实验性(Q1)等因素表现为低分特征。这为今后武术运动员的心理选材、科学训练提供了参考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体育伦理学     
G803 20012360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Oneducation of elite athletest in China[刊,中,I]/张世林,张健,王鲁宁,邹国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6).-29-32 参2(SML)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素质教育如何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是体育系统内部长期为之努力,但又始终受之困扰的问题。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层次、内容和质量上产生质的飞跃,并呈现多元化发展和向教育系统回归的趋  相似文献   

5.
我国无线电测向优秀女运动员十六种个性因素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16PF量表对我国无线电测向优秀女运动员十六种个性因素的测定以及各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员间的个性差异对比研究,得出了我国无线电测向优秀女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运动技术水平高低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等结果。为无线电测向女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心理测试方法测定评价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重点揭示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组成现状,为今后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和追踪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宾 《新体育》2011,(9):65-67
90后运动员最年长的也不过21岁,但不可否认的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到来。90后以及少量准90后运动员性格张扬、霸气外露、敢爱敢恨,他们个性鲜明,棱角突出,与70、80后运动员有着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对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教学管理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体育院校优秀运动员教学管理定位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抓好优秀运动员学习过程管理,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优秀运动员的教学管理是体育院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突出体育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提升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WT运动员性格量表和《优秀运动员意志品质评价量表》两大问卷,对广东省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性格、意志特征的研究,探求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羽毛球运动员的个性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如何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是体育系统内部长期为之努力,但又始终受之困扰的问题。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层次、内容和质量上产生质的飞跃,并呈现多元化发展和向教育系统回归的趋势。依托普通院校实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符合事物螺旋发展规律,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减轻国家负担、促进竞技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Cattell-16PF量表对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测量与评价。通过分析及与大学生、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的比较,揭示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竞走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志剑  杨健梅  孙利红 《体育科学》2005,25(12):40-42,60
以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为背景,采用实验法研究优秀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认知反应在放松状态和紧张状态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优秀运动员的认知反应表现出跨情境的稳定性。从认知情感人格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感恩教育是指运动队的管理者或者教练员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造一定的感恩氛围,激发和引导运动员对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价值认同,并付诸实践的道德教育过程。运动员感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加运动员的心理应对资源;促进运动员行为的积极变化;建立和维持运动员的人际关系网络。对运动员进行感恩教育的培养策略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创新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感恩认知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攻击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进行回顾,通过参考一般攻击行为模型的逻辑框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分析体育运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引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个体人格、认知、情绪、生理唤醒水平;外部因素:运动情景因素。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个体攻击性的人格、认知和情绪,提高生理唤醒水平;参与低强度、低竞争性、低任务条件下的非接触性、娱乐活动和有组织、优良环境下的体育活动对于减少个人攻击行为水平更加帮助。在价值导向上,体育应回归其教育本质上,淡化功利与竞争意识;公共传媒应净化舆论环境,广泛宣传体育运动背后的精神价值及其人文理念,以促进公民身心与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10—13岁优秀游泳运动员智力与个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儿童智力团体量表》和《儿童个性问卷》对我国10—13岁优秀游泳运动员共90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我国10—13岁优秀游泳运动员智力水平较高,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智力水平与运动成绩相关检验存在显著性意义.所建立的选材模型,具有显著性的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验等方法,探讨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状况,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差异以及人格特质各因子与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的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人格特质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其部分因子能够预测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7.
对“运动寿命”的研究已为世人所关注。但对此问题的研究一直还局限在个别运动项目运动寿命的延长问题上,缺乏对优秀运动员成长过程的全方位研究和对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本文从影响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各主要因素等角度去分析造成中西方女子运动员运动寿命存有长短差异的原因.最后得出:社会环境的不同是造成中西方女子运动员运动寿命存有长短差异的主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Within the Chinese national sport system,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resources and funding to train athletes from a young age to become high-performance competitors. Though athletes are well supported to excel in their sport, during their years of intense physical training, athletes generally receive little to no formal education to prepare them for life outside of sport. The sacrifice of forgoing formal education to compete in elite level sport is not uncommon for athletes within centralized sporting systems and has been widely documented;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the team’s educational syst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thletes. To add to the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e authors utiliz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examine professional wushu athletes’ education experiences whilst training on their team.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athletes who committed themselves to sport training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system had to negotiate a number of factors related to time, motivation, social influences, and resources when it came to education and academia. Findings highlight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athletes experience and come to terms with limited academic opportunities, preparation and support from their team and the trai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性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对我国速度滑冰心理选材和性格培养提供依据,采用“WT运动员性格测量表”的测试的方法,对我国部分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性格的整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级、不同地域、不同训练年限优秀速滑运动员分别在坚韧性、灵活性、兴奋性个性特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优秀速滑运动员的性格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涵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问题的反思及其对策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就合格的人才。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有着其他学:件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未来,学校体育必须重新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以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