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十多年的改革,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确有成效。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笔者认为现代体育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对高等院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学生通过终专体育教育后体育意识、身体锻炼、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而且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长期进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证。  相似文献   

3.
试析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能力。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分析社会变化与体育人才结构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新要求;社会发展要求体育人才应具备社会体育能力;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能力发展途径。从社会体育人才角度,阐述高校体育师范生社会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高师"体育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龚德贵  毛治和 《体育学刊》2002,9(3):92-94,98
根据21世纪人才结构和创新教育理论及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功能特性,采用问卷调查,阐述了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内含,分析了影响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主要因素,从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到改革课程、考评体系和教师的授课方式,论述了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明  朱为民 《体育与科学》1999,20(6):35-38,51
体育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客观地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客观地要求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素质。本研究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基本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结构协调论为理论依据,设计出三类初中体育教材的教学模式。经实践验证,主体参与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并使学生的主体素质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上海体育人才高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的发展带动了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需要体育人才。参照国外高等体育教育培养人才的方法,分析上海对各级各类体育人才的需求及需求特点。提出上海高等体育教育如何为上海构建体育人才高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连外国语大学体育特长班教学内容适应程度和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体育特长班培养学生体育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面对21世纪的学校体育,如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快乐体育思想引进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观发生根本转变带来了全新气息和有益启示,同时也引起了体育教法体系的全面变革。在体育教学中,以运动和情感作为实施教学目标的手段,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才是实施快乐体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青少年体育赞助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机制,它促进了美国青少年体育的普及和发展,激励了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学校体育与体育赞助的有机结合,是美国体育后备人才保持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独具特色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百年清华奥运历程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自建校以来就始终注重培养“全人格”及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共参加3次奥运会,其中都有清华人担任组织工作。50年代蒋南翔校长提出“大学是出体育人才的地方”,2008年清华学生运动员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清华的奥运之路,是中国大学体育参与奥运的缩影。回顾和总结清华大学的奥运历程,试图厘清其参与奥运的轨迹,并借鉴国外大学体育的经验,探索中国大学体育参与奥运的路径。对清华体育的领军人物、运动场馆、育人理念和体育传统与精神进行了阐述,以推动中国大学体育为奥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多客观条件的综合,本文对普通高交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和要素进行阐述,就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与施教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隐性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中,隐性体育课程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性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语言性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袁存柱  王颖 《体育科技》2005,26(1):70-73
通过自制问卷对海南省大学生体育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海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评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同性别、来源、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能力的关系密切;从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和锻炼项目来看,海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专项设置基本合理;学生对体育课的建设也提出了一些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海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即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入手,改革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有效体育教学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向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的比率,它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量度。从影响有效体育教学的各因素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有: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注重学生主体参与策略、合理课程设计策略、激励策略、恰当起点行为掌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领域 ,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与以往体育课教学方法的不同 ,提出了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两类教学方法 ,即支架式教学方法和抛锚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有音乐的女生体育课和无音乐的女生体育课的对比研究,发现了体育课上运用音乐教学对提高中学女生课堂积极性、增强体质及审美观和教学质量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总结出了女生体育课的教学特点和一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就动机的激励是一种最常见且有效的激励手段,而体育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是否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通过对"体质论"和"技能论"两种观点的回顾,论述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对体育教师教学成就的不利影响,并剖析由之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倡导学校体育应采用技术健身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隐性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代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如同其显性功能,是体育教学固有的功能作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作用方式、功能效果的不同和至今是否已被人们确认和把握。体育教学隐性功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属性,其具体表现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学习主体的确立与情感的培养等。体育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隐性功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