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也称学校系统,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制的制定对国家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学制的沿革我国现行学校制度是1951年制定的,但从中小学校制度来讲,基本上是沿用1922年的旧学制,至今已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主要类型分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其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3.
澳门教育界围绕着澳门过渡期的教育战略构想,对澳门中小学学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对学制问题,我们也谈点粗浅的看法,向澳门同行们请教。一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关系等内容。它的发展,受三种要素所制约:一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二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三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因而,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学制,是不尽相同的。我国古代,劳苦大众没有入学的机会,当时的学制,是不同等级官吏的子弟,在不同等段的学校,受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后,"蒙养园"制度确立,体现了推翻帝制后学前教育观念的转变,但它没有摆脱附属的地位。五四运动后"幼稚园"制度的确立,改变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没有独立地位的局面,确定了幼稚园在学制系统中第一阶段的地位。民国时期学前教育制度的嬗变,拓展了学前教育的规模,加快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速度,唤起了大批学者探索、建立和发展中国化、科学化学前教育的道路。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晨 《华章》2011,(22)
学制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与它们间关系的制度.其根本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具体任务,关键在于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根据我国学制的历史演变和基本现状,我国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是否可以提高?修业年限是否可以缩短?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应该进行那些相应的改革?这些有关于我国学制改革的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癸卯学制作为清末新政期间极其重要的制度创新,对20世纪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过重大影响。其颁行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兴办新学,使各级各类新式学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为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以近代社会转型为背景,以癸卯学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为依据,结合该学制实施后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但由于自身存在着种种不足和其他种种原因,最终未能付诸实施.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本文通过对两个学制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并时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两个学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密切:儿童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延长;学制的弹性化、开放性特征日趋明显;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现代学制逐渐朝着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弹性学制是一种以完全学分制为基础,集选课制、导师制、学分绩点制三位一体,是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已成为必然选择,虽然职业学校在弹性学制实施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但只要改革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设立导师制,并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就一定能使弹性学制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中国引入西方近现代教育制度,作为众多教育学科之一的音乐学科亦随之同步建设,但其发展轨迹却殊异于其他门类.文章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分别探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制和专业音乐教育学制的建设起点,认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三级学制自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随整个国家教育学制建设而建设;而专业音乐教育学制的建设则相对落后于国家整体学制建设步伐,其起点以1927年成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为标志,至1945年创建(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幼年班,为专业音乐教育三级学制框架之初步完成标志;不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三级学制还是专业音乐教育三级学制,均呈现出自上而下建设的特点;最后,得出在20世纪中国整体音乐教育三级学制中,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不衔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末年,创办学堂、推广学校已成大势所趋。商科作为新兴学科,已然在各学科门类中占有一席之地。壬寅癸卯学制虽然对商科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没有严格而准确的定义,存在学理讲求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实行规范化管理。而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戊辰学制的相继出台,使商科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对山西商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王庆龙职业技术教育是新加坡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职业学校教育新加坡实行6434学制。小学六年级学生经全国统考后,有93%的毕业生升入初中。中学生修完4年各类课程且“O”水准会考“合格者可直接进入...  相似文献   

13.
德国新州师范教育转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东德组成了5个新州合并人联邦德国,其政治经济制度开始全面转轨。原有的教育制度也实行了以原西德模式为方向的全面改造,师范教育也不例外。但由于原西德高等师范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因此新州师范教育转轨并没有机械地照搬原西德师范教育模式,而是在转轨时作了一定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集中在学制结构和课程设置方面。笔者认为其课程改革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学校系统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其中着重阐述学校系统的形成、学校系统的“系统属性”、学校制度的层级、学校系统对学校独立地位的影响、现行学校系统与一般社会系统之间的距离与冲突,从而揭示了“制度化教育”的局限性。从学校系统的内在原因证明改革现行学校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1901年1月29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被迫宣布推行新政。“新政”后全国各地大量学堂的创办,以及赴日考察学务的官员和《教育世界》对日本各级各类学校及其规章的介绍,使清政府认为有必要从法律制度上规范全国新式教育的推展。于是,1902年1月,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并令他拟定各学堂章程,至8月,包括数个学堂章程在内的《钦定学堂章程》拟成,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校系统,因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故又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从法律上对实业教育的地位给予了确立。它规定:在大学堂中设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论述"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在"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必须成为"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元素,并提出目前在学校中急需建立并完善的五种"安全教育制度":强化政府及各级领导责任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的制度;对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的制度;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制度及建立安全教育合作网络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如今,很多学校都在打造学校文化,但坦率地讲,真正有文化精神的学校并不多。当前,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其一是物表化,很多学校建得富丽堂皇,但只是一些建筑、图案,并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没有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蕴;其二是文本化,各种学校都建立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真正地成为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其三是标语化,许多学校努力让每一堵墙都能"说话",写满了各种标语口号,但这些标语只是挂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甚至行动方向与标语内涵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8.
清华学校是在中国教育系统之外的一所新制留美预备学校,所采用的是美国学制,因而备受"崇洋媚外"的指责.周诒春任校长以后,对清华学校进行了本土化改革,提出培养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着眼于民族独立,提出西学应"中土化",努力将清华办成学术独立的中国式大学.  相似文献   

19.
学制又称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我国现行学制存在严重问题,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学制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改革目的与改革手段相统一、充分开发学生身心发展潜能与学生健康发展相统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学制改革与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相统一、决策民主为主与适当集中相统一、积极改革与稳妥前进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是社会制度在学校领域的具体化与明晰化,带有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文化制度的深深印痕,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与必然结果。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非正式学校教育制度和正式学校教育制度。完善这两种制度执行的实施机制与支撑体系,有利于升华学校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活动的持续、纵深开展和有效推进,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