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摆脱异族压迫和外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阿拉伯民族的强大社会思潮和运动,长期在中东政治中居支配地位。70年代后,虽然在政治领域,阿拉伯民族主义让位于国家民族主义,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仍很活跃,它直接影响着中东的未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民族主义呢?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中,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中国民族教育学产生的背景进行概述,认为20世纪后30年,随着各国少数民族进步运动的推进,以及公众对处于现代化社会进程外围的少数民族状况的关注,新兴的一门学科逐渐建立起来。在中国这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孕育阶段(20世纪初—1979年)、独立阶段(1979—1990年)和完善阶段(1991年以后)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民族主义是阿拉伯人在争取民族权利时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过于强调民族利益至上和阿拉伯统一,从而使巴勒斯坦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并在实践上使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它限制了具体国家的外交政策的独立,使得巴勒斯坦问题不能以一种符合国际法精神的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东面临的第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冲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对中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战使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崩溃,为中东现代民族国家疆界的基本形成奠定基础;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出现,世俗的民族主义在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非阿拉伯国家蓬勃发展;在民族主义精神的激励下,现代化的改革之风吹遍了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阿拉伯半岛。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使中东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的欧洲民族主义十分盛行.各国民族主义在历史发展阶段上不同步,具体任务也有所不同,但它们却具有共同的反封建宗旨;它宣扬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传统,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自决、民族权利,致力于建立单一的民族国家.欧洲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思想武器,既有推动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反动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研究者歧异较大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探讨。一、章太炎青少年时期虽然受到传统民族意识的影响,但促其形成的主要是民族危机的刺激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吸收。二、章太炎的“排满”是以爱国救亡为出发点的,是直接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又是同建立民族民主国家相联系的。三、章太炎明确地提出了反帝思想和亚洲被压迫人民联合反帝争取独立的思想。由此可见,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范畴的。  相似文献   

8.
欧洲一体化进程改变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和主权观念,也改变了国内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地区性少数民族运动的诉求、目标和行为方式。传统的民族主义所追求的独立建国目标,已经不再是欧盟框架内的地区性民族主义运动的首要选择。其战略诉求已经转向在既有的政治框架下,争取民族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最佳未来。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主义的发展出现过两次浪潮。第一次是战后初期开始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地的民族主义浪潮;第二次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引发了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民族主义对战后世界政治的影响是双重的,即对世界政治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一、民族主义对世界政治的积极影响1.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推动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  相似文献   

10.
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界定众说纷纭。然而就其原初内涵而言,民族主义无非包含三重基本涵义,即民族主义乃是指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本民族至高无上的忠诚和热爱,是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政策,以及在这种理论政策指导或影响下的追求、维护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益的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民族主义最初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种以建立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思潮,以此为指导的运动属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到19世纪中叶后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  相似文献   

11.
<正>20世纪初,在亚洲辽阔地域爆发了波澜壮阔的民族民主运动,通称为“亚洲的觉醒”。亚洲各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为何在这个时期掀起了如此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并出现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亚洲被压迫民族和国家同帝国主义(在半殖民地国家突出体现为同依附于帝国主义的本国封建王朝)的矛盾发展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亚  相似文献   

12.
近代巴尔干民族主义的兴起经历了一个从文化民族主义到政治民族主义的过程。它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主;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宗教民族主义、大民族主义和大国操纵等特征。它既是巴尔干诸国争取民族独立的一面旗帜,又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这一地区霸权的工具,巴尔干各民族之间发生冲突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习惯上所称的“近代”(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和“现代”(“五四”运动以后)的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我国自1840年以后逐渐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沦为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这种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刻,各民族各阶层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直至1949年彻底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展开了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鸦片战争以后的150多年,是中国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活跃在人民群众口头的民间故事,也不能不发生变化;同时,这个时期的民间文学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因此,我国民间故事在近现代自然形成一个单独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一战结束后,随着西方国家实力消长的巨大变化,欧亚等一系列国家的民族独立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人特别是在以学生为先锋的知识分子、工人和商人等阶层中,民族自决意识迅速发展,把中国民族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次自决思潮的高涨无论在参与面、深度还是在影响上都是空前的,之后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5.
(三)第三世界发展的历史道路正如从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南北关系就成为世界的基本矛盾之—一样,第三世界的发展及其作为世界历史进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第三世界的历史同样久远。资本主义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发展离开民族独立都是不行的。第三世界发展的第一位的和贯穿始终的任务,是从资本主义压迫下取得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独立和主权这样的概念也会引起歧意。我们只在下述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对于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和单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的独立和主权,含义是一致的)。迄今为…  相似文献   

16.
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是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最使帝国主义国家不堪回首的往事。亚非拉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端于 19世纪初叶的拉美独立战争 ,历经亚洲风暴、亚洲觉醒、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在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 0世纪既是民族国家急速扩散的世纪 ,又是民族国家不断聚合的世纪。2 0世纪 50年代以来 ,新兴民族国家构成了国际政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它们常常被称为“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的兴起 ,被历史学…  相似文献   

17.
高文惠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4):25-30,45
民族主义文学一直是黑非洲文学的主流,它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的黑非洲民族主义文学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朦胧的民族意识。第二阶段在文学领域内产生了捍卫民族文化的运动,具体表现形式是黑人性文学。第三阶段的表现主题集中在表现黑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们的现实斗争、塑造觉醒者形象、记录传统文化的迅速崩溃、探索欧洲文化和黑非洲传统文化冲撞下的民族出路等方面。第四阶段的表现主题转向关注内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位于亚洲西部,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阿拉伯国家。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是公元前三千年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祥地,即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七世纪,伊拉克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十九世纪末,在北部摩苏尔地区发现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之后,帝国主义争相侵入伊拉克。一九二○年,伊拉克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一九二一年,伊拉克宣布独立,老殖民主义者又扶植费萨尔反动王朝残酷地压迫和奴役人民。由于长期受新老殖民主义的控制,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一九五八年七月,革命人民推翻了费萨尔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一九六八年七月贝克尔总统执政以来,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民族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石油是伊拉克的主要资源和经济命脉。但是英、美、法、荷四国资本控制的“伊拉克石  相似文献   

19.
加缪对阿尔及利亚危机、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与宗主国法国的关系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以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为界,经历了三个阶段:他在第一阶段坚信阿拉伯穆斯林与法国移民者能够和谐相处,呼吁殖民当局保护穆斯林的合法权益:20世纪40年代,他既关注阿拉伯的利益,又保护法国的利益不受损失,认为推行法国民主法制是解决之道;50年代,他既反对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又憎恶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恐怖行动,提出建立“法兰西—阿拉伯联合体”,遭到来自双方的批判,他在法国和阿尔及利亚都是孤独的来客、“局外人”、流亡者。《流亡与独立王国》反映了其此时期的心境。  相似文献   

20.
主题 1 亚非拉人民在怒吼●主题提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是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最使帝国主义国家不堪回首的往事。亚非拉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端于 1 9世纪初叶的拉美独立战争 ,历经亚洲风暴、亚洲觉醒、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建立在民族要解放、国家要独立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基础上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2 0世纪既是民族国家急速扩散的世纪 ,又是民族国家不断聚合的世纪。●知识梳理一、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战争1 .背景 :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 ,以屠杀、掠夺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