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大澡堂     
我们师大,男生三成,女生七成。按照这个男女比例以及女生比男生爱洗澡的定理,我校女澡堂起码应该是男澡堂的两倍。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女澡堂不仅不大,而且比男澡堂小了一个走廊的空间。原因是:女澡堂在二楼,楼梯占去了四个喷头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某电信领导回到了当年插队的地方。经过一路折腾,身上脏兮兮的,他打算先洗个澡,但招待所条件有限,只有一个公共澡堂。领导来到澡堂门口,被服务生拦住:“先生,如果要洗澡,请先缴纳十五元初装费,我们会为您安装一个喷头。”领导一愣,心想澡堂怎么这么宰人!但他碍于面  相似文献   

3.
澡堂     
有钱没钱,洗澡过年。这是句老话。记得小时候,每逢年前,我母亲就念叨,并吆喝我们哥几个去单位澡堂洗澡。孩子出去了,家里清静,她好收拾过年的吃食。那时候,不理解这话,现在想来,此话也是。有钱,怎么过年都可以,别说洗澡了。没钱,那无论如何都要洗澡,洗去一年的晦气,祈望来年发财。  相似文献   

4.
澡堂     
我们的澡堂并不那么糟。可以洗澡。麻烦的是我们澡堂用的票根。上礼拜六我去了一家澡堂,他们给了我两张票根。一张是保管浴巾的,另一张是寄放帽子跟大衣的收条。可是脱得光光的男人可往哪儿放票根呢?直截了当地说吧——没地方放,没有口袋。四下一望——全是肚子跟腿。最麻烦的,就是票根。总不能拴在胡子上吧。  相似文献   

5.
如今,老北京的小吃.连同那个门框胡同.都将和逛铺子.去澡堂洗澡等一样,成为北京人记忆的一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在庆祝《华山报》创刊三十周年并出报一千期的大会上,与会新闻单位的一百五十多名代表就如何办好企业报展开了讨论,大家对企业报在生产、科研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地位,充分地给予了肯定。同时,代表们一致称赞《华山报》是在兵器工业系统企业报中(共六十二家)办得较好的一张。它除配合工厂生产、科研、经济宣传外,它突出特点之一,是十分注意抓住联系到职工及千家万户的社会新闻,进行报道。代表们在翻阅《华山报》的过程中说,这张小报敢于联系、干预实际生活。并列举了大量事例,比如:在盛夏到来之际,他们编发了《‘三十个莲头’下的三千名女工洗澡难》的新闻,并加了编者按。这条消息一见报,立即引起了工厂行政福利部门的重视,积极想方设法修理澡堂、淋浴蓬头,增加开放时间,三天之内便有了回音,工厂区、福利区的几个澡堂同时开、天天开,职工家属喜开怀。第二周报纸又发了《女工洗澡难的问题已解决》的消息。一位女工写信说,我以后有啥事,就给《华山报》写信。  相似文献   

7.
在我身边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令我至今心里苦不堪言。1990年初,我刚参加工作的头一天,见单位正在修建的职工洗澡堂即将竣工,我想这是多好的一件新闻,领导关心职工的生活嘛!再是我借此以施展一下才华,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略问了周围的同事,没仔细地将事情探个究竟,便拿起笔,很快写成了一篇消息,拿到办公室盖了章子,谁知,办公室管章子的一位同事,在盖章子时将他的名字写了进去,结果,几天后一家报社很快就在二版刊  相似文献   

8.
前些日子有些同志在研究报社的机构改革,曾对一些报社进行调查,发现几年来报社职工人数增加很快,多数省一级的日报超过了五百人,有的已突破千人大关,而且有与日俱增的势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一张日出对开四版的报纸该设置多大规模的机构?以多少职工为适度?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报社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体育报社的群众体育活动,多年来一直很活跃。每天早、中、晚和工间操时间,在职工中开展了长跑、气功、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增强了职工的体质。机关生活生气勃勃。多年来,报社代表队在北京市崇文区各项比赛  相似文献   

10.
1至8月,沈阳日报就沈阳市电线总厂在分配住房中的不正之风,进行了连续报道,先后发表了16篇稿件,使该厂被卡要走的40套住房全部收回,分配给了本厂住房困难的职工。通过这次报道,我们体会到,报社和社外有关部门——市纪委密切配合,可以相互促进工作。报纸开展批评推动办案,市纪委办案又使得报道能逐步深入。沈阳市电线总厂是个有7,000多名职工的  相似文献   

11.
转换三种机制报社凸现活力周从涛叶同春黄石日报社在推行以岗位聘任制为核心的企业化管理改革中,采用了三种机制的转换,即用人机制、考评机制和职工奖惩机制的转换。新的机制运行结果: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报纸质量提高,报社出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所有“马儿”...  相似文献   

12.
浴罩     
我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了浴罩的影子,它随着那些环绕我童年时代的陀螺、沙包、中山装、老式玳瑁边眼镜一起离开了我生活。浴罩发明得很晚。不过浴罩能说是个发明吗?这就像是当外国人开汽车的时候,你因为石油短缺发明了自行车。这不过是因陋就简。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冬天,有一部分人被计划到澡堂里洗澡。而另外那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3月19日,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在陕西日报社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报社编采大楼、平房家属区、一号和三号住宅楼工地、印刷厂车间和编辑出版中心,看望报社编辑记者、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详细询问报社的经营状况、编采运行情况、职工工作生活情  相似文献   

14.
不管是谁,如果你就某事写文投稿见诸媒体,客观上就是对这件事表达了一种感情倾向。假若对某一敏感的事件遣词用语不当,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一篇关于某单位工会组织职工为患病职工捐款的报道中写道,单位领导将职工捐款一万多元送到身患绝症的职工家中……受赠者出于感谢,给报社投书说,我因患肝病……两篇文章被报社编辑安排在一起发表。作为读者,我看了前文心中很不是滋味。将心比心,患者本人可能尚不  相似文献   

15.
我们哈尔滨州《播电视周报》创办于1987年10月1日,现有职工110入。近10年来,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怀和支持下,报社全体职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报社不断发展壮大,报纸发行量多年稳定在30万份左右。在办报和经营管理中一我们精心策划,大胆决策,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办报、管理,两翼齐飞,报社年年都有新发展。目前,报社已实现了采编、激光照排、印刷、发行一条龙体系。自力更生,自筹资金新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印刷厂等5000平方米。全社年创产值达2000万元。报社固定资产达2500万元。一、办出特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是报社群工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增强群众对报社的信任度,提高报社的声誉,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那么,如何才能接待和处理好群众来访呢? 报社不是权力部门,它只是肩负着舆论监督的职责。群众到报社上访,是想借助舆论解决他们的困难。来访群众大多是在无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报社的多种经营活动,在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报社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减轻了,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了自身财力的保证,职工的生活福利也得到了改善。因此,领导满意,群众高兴,形势喜人。这说明中央关于报社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以为,不是报社要不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报社的多种经营活动,在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报社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减轻了,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了自身财力的保证,职工的生活福利也得到了改善。因此,领导满意,群众高兴,形势喜人。这说明中央关于报社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以为,不是报社要不要搞多种经营活动,而是报社如何总结经验,进一步把多种经营活动搞好,使报社的多种经营活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这里,有几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报社开展多种经营活动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信息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宝贵的原因在于人才难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来自企业内外的挑战,报业印刷企业别无选择,必须着眼未来,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报社印刷企业在人才管理上都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建厂时间长、职工观念落后。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职工还守着“大锅饭”的思想观念;二是职工化素质参差不齐。化层次高的有硕士研究生,低的有初中,甚至小学化程度;三是职工身份复杂。有事业编制的固定工,企业编制的正式工、聘用工,还有临时工;四是关系复杂,职工之间“近亲”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报社工作的中心是办好报纸杨尚德1986年3月,我和范敬直同志调人经济日报,当时工作千头万绪、内部意见纷纷,究竟从哪里入手?第一次召开报社职工大会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因为报社的中必任务是办好报纸,只有把大家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