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文化:国学与传统艺术之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和音乐之深层关系与酒文化有不解之缘。古时琴棋书画诗酒花并称,书尤其和诗画相类,都是文人雅士借以传情达意的工具。古人常喜酒后作书,使得酒和书法天然相洽。综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音乐和酒有很深的渊源。先秦时期,诗、乐、舞三种艺术形式合为一体,其中有很多内容直接涉及酒,有些创作也离不开酒神精神。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酒文化代表的是中国自我身份的独特认同,同时代表了国人潜在的独立文化认同意识,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民众精神和酒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国度,酒与诗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岁月的流逝中,酒与诗不断交织融汇,相互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中国文学史由此而形成别具一格的诗酒文化,诗人与酒的复杂而深厚的情缘,诗与酒的完美结合,吟酒诗独特的艺术特色都是这种诗酒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酒与诗人的生活 历代中国大诗人与酒似乎有一种不解之缘,汉代曹操“对酒当歌”(《短歌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嵇康、阮籍在沉醉中留下万言大作,唐代李白更是诗百篇皆因斗酒之功,被称为酒仙兼诗仙,张旭是“三杯草圣传”,戴叔伦则是“每因一樽酒,重和百篇诗”,到宋代,显贵晏殊也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甚至女流之辈李清照也“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险韵诗  相似文献   

3.
酒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文化,与浪漫主义诗歌的结合形成的狭义文化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而结合的产物——酒诗有着丰富的含义。喝酒能使人快乐,通过对比酒诗中"畅饮"与"狂饮"来探讨中西方酒文化的不同,也促进了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酒自出现以后,就与文化密不可分。文章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文化维度对比中西酒文化,发现二者在起源、种类、酒器、酒德、酒礼、酒功、酒诗以及酒政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化主要受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差异并追根溯源,是促进中西酒文化交流发展,推广中国酒文化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泸酒文化是泸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最具品牌效应和开发潜力的优势特色资源。通过对泸州酒文化的研究,将泸酒文化与其它文化融合到一起,挖掘泸酒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开发泸酒文化的应用价值,将酒文化用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发挥其宣传酒城特色、展示酒城魅力的作用,积极促进泸州酒文化的发展,促进泸州文化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文化历史悠久,如今酒已经成为苗族同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迎接宾朋、欢庆丰收、婚丧嫁娶、生期满日等民俗活动都与酒密不可分。酒成为了他们社交和生活中最常见的饮品,同时也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探究苗族酒文化的起源、酒的类别、酒具、称谓、酒礼等方面,对合江五通石顶山苗族酒文化的丰富性进行更深入地挖掘。  相似文献   

7.
(一) 鲁迅和郭沫若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两位巨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照千秋的两颗明星。他们生前虽然未尝一面,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的革命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且先不说别的吧,仅从郭老步鲁迅诗韵写的几首诗来看,也就可以窥见一斑。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联五位青年党员作家李伟森、柔石、殷夫、胡也频、冯  相似文献   

8.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川酒文化更是独树一帜。然而,针对川酒文化特色分析及其英译的研究甚少,这不利于川酒文化乃至川酒的推广。本文旨在研究川酒文化的历史及其特征,并以其为蓝本,研究相应的英译技巧,尤其是川酒文化中特有的酒类术语、文化词及涉及酒文化意境的翻译,最终达到推广和发扬川酒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一如果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比作。一座奇妙无比的宝库,那么酒文化就是埋藏在鲜为人知的地层深处的一颗明珠。内蕴丰厚、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且不说别的,只要看一看涵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就足以让人惊叹不已。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以饮酒为题材的诗篇。可见,酒与诗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里开始,历代文人雅士大都与酒保持着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在魏晋时期,好饮成为一种名土风度。因此,这时就产生了许多为后人所景仰的酒中圣贤。“竹林七贤”正是以其共同的对于“杯中事业”…  相似文献   

10.
着力打造泸州酒文化,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泸州酒业实现新的腾飞,把泸州真正建成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四大举措之一。酒瓶是盛酒容器,酒文化与瓶文化同缘共存,酒瓶文化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泸州建立中国白酒金三角酒瓶文化博物馆,既是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现实所需,也是传承中国名酒文化的形势所迫,更是提升酒业园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品牌、促进泸州酒业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泸州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和深厚的酒文化底蕴,为泸州建立酒瓶文化博物馆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不断国际化的市场需求,为泸州建立酒瓶文化博物馆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研究泸州建立中国白酒金三角酒瓶文化博物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加强泸酒品牌建设,提升泸州旅游城市品牌,促进泸州酒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与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但他们二人的诗歌创作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陶渊明的诗是写意的、含蓄的;而谢灵运的诗则是摹象的、写实的.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也体现着魏晋南北朝诗歌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是抒情诗的发达。这些即兴式的抒情短章的创作,多在饮酒的环境中进行,它们记录了作者平日积累于心底,经酒精刺激徒然爆发出来的悲欢离合的人生感受。本文从文学史中有关的生动的作品和史料中,具体描写了这一段千古诗酒风流,寻绎不同时代不同个人诗酒因缘的不同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中国酒文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把我国酒的生产和消费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提出,称之为“酒文化”.酒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大禹令夷狄造酒的传说.  相似文献   

14.
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新诗的中介。五四时期中国新诗人多数是译者,他们的译诗和创作密不可分。译诗,借它山之石改革旧诗体,对中国新诗起着启发作用,催生了中国新诗新鲜形式的出现。自由体、小诗、新格律诗、象征派诗歌等形式都能在外国诗歌中找到原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中期"纯诗"理论的提倡者们曾试图指出他们的"纯诗"主张与自"五四"以来的"国民文学"理念并无矛盾。他们的这种辩解固然具有一定理论上的合理性,也反映了他们跻身"新文学"主流、获得"合法性"的强烈愿望,但是,"纯诗"与"国民文学"在语言取向、审美取向、价值取向等诸方面都具有难以规避的深层张力与深层悖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诗圣、诗仙、诗佛乃至诗豪、诗魔、诗鬼都出在唐朝,说奇怪也不奇怪,因为唐朝是一个各种文化形态包括宗教领域都呈现着百家争鸣、繁荣发展的时代,它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派别林立,以至思潮的演变,也都呈现着一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单从著名诗人来看,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所录诗人就有二千三百多家。唐诗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方面值得深入研究,即唐朝能产生如此众多优秀杰出、风格  相似文献   

17.
饮酒,是世界许多民族所共有的文化现象。然而,饮酒习俗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却千差万别,异彩纷呈。历史的不同时期所反映的酒文化也因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而有所差异。汉魏时期在前期酒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辉煌,逐渐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故而很多学者对其诗篇深究不已,对《诗经》的解释一是以礼说《诗经》,一是以诗释《诗经》,这里谈谈以诗释《诗经》。以诗释《诗经》就是视《诗经》为文学作品,如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就是既要谈其诗的思想性,又要感悟诗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以诗讽谕怨刺的传统,这一传统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它形成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反映着古人的文学观念。《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政治怨刺诗是这一传统最早期的作品,《诗经》政治怨刺诗是《诗经》中最具有批判性的作品。它不仅数量上在《诗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开创了我国怨刺讽谕的诗歌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选取了最能反映政治怨刺诗特色的呼告抒情、借古讽今、敷陈直叙三种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不仅是一位东方文化的痴迷者,也是少数采用中国诗隐模式的美国诗人之一。斯奈德认同并积极效仿中国隐逸诗人的行为方式和诗歌创作,而这也意味着他对中国隐逸文化的认同。中国诗隐模式不仅影响了斯奈德自身的创作,客观来讲,也影响了美国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