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67):21-2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换代,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对教育理念的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高中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很高。语文本身就具有人文性,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堂中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人文性内容的渗透和理解,学生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含义进行说明,并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和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对高中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的工具性首先是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学科出现的。小学语文主要是加强字词教学,培养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初中语文在字词教学的同时,感悟课文的文化内涵,实现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过渡。高中语文课本则主要是文选性质的教材,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感悟古今中外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将经典文学作品带到课堂上来,在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周莉 《黑河教育》2014,(10):44-44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升情感体验。目前,高中语文情感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情感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重要比重,其社会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是进行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紧扣故事法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分别从故事法的内涵、优势所在和主角所在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尽之责,培养学生的美感是人文教育应有之义,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资源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审美,不但可以更充分地发掘教材的内涵,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胡小兵 《考试周刊》2009,(15):37-37
本文试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该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对文本深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循证实践强调基于证据的实践,其理论体系涉及研究者、实践者、实践对象与相关管理者四个方面。引入循证实践教学理论,可以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总体水平、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从内涵来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循证实践是将基于证据的理性思维贯穿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大量文献、数据的分析应用来选择恰当的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循证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遵循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真实性与有效性相统一、相关性与主题性相统一、主体性与充分性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极不重视语文教学,把语文视作副课中的主课,极端者甚至提出取消高中语文课设置。本人以为,造成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有二:①人文性缺失。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作有巨大能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②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把学生视为知识  相似文献   

10.
朱珠 《学周刊C版》2014,(4):60-60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拥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拥有"大语文"教育观,注重拓宽学生学习视野,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注重创设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诵读以及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问世以来,以人为本、引导学习、倡导开放、注重整合等基本理念逐渐成为师生必须遵循的重要阅读原则。一、人文性原则1.人文性教育的实质语文教育教学不仅只是表现为工具性特点,还应该更多地呈现出人文性来。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丰富美感和内涵的博大精深上。因为对"人"的关注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所以"以人为本"便成了苏教版高中语文的首要教学理念。语文阅读中的真  相似文献   

13.
徐静 《现代语文》2013,(10):99-100
高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人格,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感染的作用。这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一种纠正。那么,我们怎么让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显现出来呢,教师积极投入情感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但同时不能忽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缺失教学现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很长时间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都处于一种沉闷的状态,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以考试为纲。这样的语文教学让语文本该拥有的人文性消失了,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让学生掌握基础文字知识的同时感受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调研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后,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新课标存在种种误读和不读的状况,这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兼顾到高考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因此,我们认为,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实施大语文教学的方式。而在实施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非常关键:教师和学生,只有他  相似文献   

17.
闵洁 《考试周刊》2008,(6):16-17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体.高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大语文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讲究"举三反一",凸显专题式教学模式,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构建一种以专题式教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其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在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其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品格渗透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品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内涵较为丰富,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因为高中阶段学生在习惯方面还没有定型,社会适应力不强,情感较为脆弱,故而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具有积极意义。一、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习惯培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得到提高,这  相似文献   

19.
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散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领会散文的精神以及情感内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对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对美学教育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李雪 《考试周刊》2014,(22):19-19
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综合,语文教学的过程和内容往往都充满人文气息,因此语文学习是学生进行人格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价值观培养,不但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而且是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