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不是每一个你居住过的地方,都可以称为故乡。被称为故乡的地方,必得是生育或埋葬过你生命,或者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环节,在那里生长过的地方。比如你的出生、你的结婚、你的生育,以及你不得不痛苦地在那里送走了你的父母,或其中的一位。这样,那里就和你的血脉连在了一起,一想到那个地方,一看到引起你联想那个地方的文字和符号,你的心率就会加快,血液就会在血管里贲张。  相似文献   

2.
故乡     
不是每一个你居住过的地方,都可以称为故乡。被称为故乡的地方,必得是生育或埋葬过你生命,或者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环节,在那里生长过的地方。比如你的出生、你的结婚、你的生育,以及你不得不痛苦地在那里送走了你的父母,或其中的一位。这样,那里就和你的血脉连在了一起,一想到那个地方,一看到引起你联想那个地方的文字和符号,你的心率就会加快,血液就会在血管里贲张。那样的地方,才配叫故乡。其它的,都只能算异乡。人的一生都在行走,都在路上。给过你一粥一饭,给过你温暖和关怀,让你时时想起,充满怀念和感激之情的地方很…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外婆曾对我说,故乡是一个有一大片山、一大片水和很美很美芦苇荡的地方。我出生在那里,那人、那山、那水、那芦苇,都是我成长记忆里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那样一个地方,也许是一座繁华的现代都市,也许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小村落。但那里独有的气质早已融入你的血液,擦拭不掉,遗忘不了,终生相伴。那个地方就是——故乡。在中国文学史上,对故乡、家园的期盼与渴望是文人墨客最常表达的主题之一。小学课本里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是国人对思乡之情最初的文学记忆,而明月也借着诗性被裹上了一层惆怅,成为故乡的某种象征符号。"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而满月之辉,仍然悲怆,因为在诗人心里,"月是故乡  相似文献   

5.
张家李园     
<正>我故乡的那个村庄,随着时间的挪动,有过许多好听或者不好听的名字。土改过后,那里叫光荣村,大跃进结束时,又叫民和社。"文革"开始以后,民和社成了前进大队,改革开放的时候,前进大队又变成了柳林村。我高中毕业,就离开故乡,游走在山村之外,故乡的那些名字的变化,有些是我后来听说的。想来,这些名字,记录着故乡走过的脚步,不管好听还是不好听,都是那片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真实,是一个又一个时代留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我的最爱     
在大都市里生活久了,不觉让我怀念起故乡的安逸与宁静。我的故乡是个临近苏州的小镇。那里没有高楼大厦,但我却如此深切地看着故乡的每一份涓涓细流与纯朴的人文景观。听说过张莺莺与崔生的故事吗?听当地人说,他们的第一次或许是第二次邂逅就在我故乡的一座木兰小桥上。现在看那小桥,仿佛又多了一丝不名的感触,是钦佩还是自豪,我不得而知。总之,有许多柯兰小梦都能在我的故乡追叙———伴着几许惆怅。我的故乡没有乌镇、周庄等地来得有名,可实质其实是差不多的。没有了外国友人的伫足,似乎又多了点清素。那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傍晚…  相似文献   

7.
水边的日子     
王少群 《山东教育》2012,(12):49-50
什么时候不再钓鱼了?说不清楚了。我只记得家里东窗户下那个喂猪的旧石槽里的鱼好几天都在那里游来游去的,死了也没有人管。我的故乡在胶东半岛的丘陵地区,我生活的村子被连绵起伏的缓坡包裹在怀里。过半山坡上都是四季常青的黑松林,所以村子以"松岚"为名,我的乡人多浪漫啊。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一天,我也变老了,变得就像《回忆积木小屋》里的那个老老头一样老了,而那时海水还在不停地往上涨,我也要像老老头一样,决不从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搬走呢。我要永远住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水来时,就把房屋砌高一点,再来时,就再砌高一点。就像儿时玩积木一样,一直往上砌。这样房子就变成了一座积木小屋,我住在里面,回忆也住在里面。因此,我很容易就喜欢上了影片里的那个老老头。我喜欢他,不仅  相似文献   

9.
故乡汉阳     
我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我的老家却在湖北武汉,再确切点说是武汉三镇中最小的那一个——汉阳。也许因为不是生长在那里的缘故,我对故乡的感情并不像爸爸、爷爷和奶奶那样深厚,只是在随父母一次次的返乡探亲中和从爷爷奶奶的回忆里逐渐了解了故乡,熟悉了故乡,对故乡的感情也越发深厚起来。  相似文献   

10.
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  相似文献   

11.
人,总爱回忆,因为回忆中藏着许多美好的时光.每到闲暇之时,我总爱捧起相册,静静地回味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在放假时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那里我向往已久,听说临海,且有许多美景……  相似文献   

12.
公元2010年12月31日夜,我强制自己做了一个梦。在那个乌有之乡里,我走进了一所这样的中国大学。那处地方不大,也没有围墙。它在"城"里但不叫大学城,学生老师和城里的居民们习惯了彼此的相遇,不仅仅在街道上,也在课堂上。那里很安静,但不时也会有喧闹声,夹杂着青春期里飞扬着的激情。或许还看见了两棵古柏,上面歇脚的候鸟吸引了课堂里走神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那年夏天,我去重庆的一个山区小学支教。 那里和很多故事里描写的一样,贫穷,落后。校长给了我最好的待遇,把自己的房间腾了出来让我住。我记得,那个晚上,我根本就没有睡好觉,山里的蚊子格外多,直冲着我身上狠狠地叮咬。尽管我来的时候有准备,但还是没想到这个地方居然连蚊香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回乡情怯     
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美好的。我在南京长大,但爸爸说南京并不能算我严格意义上的故乡,我的故乡在远方。那是苏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那里有袅袅炊烟、鸡鸣牛哞,有清澈的小河、成行的绿树,有一畦畦望不到边际的青葱庄稼,有忽喇喇掠过水面的水鸟和野鸭……总之,我有个美丽的故乡。爸爸每说起故乡,眼里总会放出异样的光彩;而我每想到故乡,心中便充满了温馨,充满了自豪,更充满了向往,总想着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去,回到苏北平原上的那个美丽村庄。  相似文献   

15.
囧女闯泰国     
<正>人的眼睛有好几亿的像素,任何照相机都无法代替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所以,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同时,保持一颗想要亲眼见世界的心。我想,旅行的意义还在于有一天你通过电视,杂志或者微博等媒介看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时,你会禁不住喜悦地大声告诉同伴:这个地方我有去过哟!然后开始回忆你当时出现在那个熟悉地方时候的旅行故事,然后便很开心地告诉同伴:"当时我有在那里遇到XXX,然后XXX"……  相似文献   

16.
已经十二年没有回故乡过年了,想到故乡的好,童年的欢乐,多少次在梦里笑醒。又有多少次和孩子们说起故乡,讲那里的山,那里的土地,风土人情,还有父辈们一代代的艰辛。故乡是我脑海里一个极美的世界,无时无刻地牵引着我。就像是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使命,今年我要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过年,让故乡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里。身心已经来到了故乡,出现在我眼里的故乡,竟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凄凉,所有的景物,只能用破败二字来形容。最让我心酸的是,我碰到的几个长辈,  相似文献   

17.
最亲切的永远是乡音,最依恋的永远是乡情。故乡的一年四季都是美景,故乡的一切皆是诗情。故乡,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心灵财富。我的故乡在河北省乐亭县,那里地理位置优越,南望齐鲁,西眺京津,是紧邻渤海的好地方。那里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北方大港,也是革命先辈李大钊的故乡。那里四季分明、瓜果飘香,有百年美食缸炉烧饼、刘美烧鸡,那里的方言也有趣难忘。现在,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领略我们故乡的风情吧。  相似文献   

18.
回家     
清明节,我们一大家子人回到外公、外婆在乡下的老房子.这房子在很偏僻的地方,我从未在那里生活过,因为早在我出生之前很久,我们这个大家族就搬到了浏阳. 虽说从未在那里住过,但我居然对那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和哥哥到田野里走走,我觉得这里花的清香、树的高大,乃至于池塘中青蛙的叫声,都是那么熟悉.突然,我脑海里清晰地显现出了"回家"两个字.  相似文献   

19.
梦中的故乡     
睁开眼,又是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久违了,我的故乡。躺在充满烟草味的长途大巴里,身边是熟睡的母亲,我望向窗外,灰蒙蒙的一片,单调的颜色里似乎包含着广袤的宇宙。而记忆里故乡的夜晚,那让人喘不过气的黑色,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难耐的寒冷中又透着恰到好处的清新,让人想站在屋檐下悄悄地吸一口,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金色的窗户     
申丹 《高中生》2011,(12):61
有个小男孩住在一个农场里。每天早上,他要在太阳升起之前起床开始干家务活,晚些时候再出来干其他活。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能休息片刻。他就爬到篱笆上,在那儿他可以欣赏到远处一座有着金色窗户的房子。他想:要是能在那里住该有多好呀!于是,他开始想象那座房子里会有现代化的家具和电器。他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要去那个美妙的地方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