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古歌》中的"枫木歌"是首特殊的长诗,包括六个部分,占"古歌"差不多一半的内容。枫树已融入了苗族社会生活当中,成为了一种集体意象,有着很深的文化内蕴:枫树意象起初是与枫树本身的特点有关;自然崇拜深化了苗族对枫树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为枫树崇拜注入了新的内容;故土回忆给枫树崇拜蒙上了一层悲凉意蕴;苗族风俗使枫树意象扎根于苗族社会中,烙上了深刻的民族印痕。  相似文献   

2.
神话作为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神灵英雄等的故事”。而各民族的民间风俗信仰,亦常常通过神话传说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界的斗争和理解。在苗族神话故事中,无论是苗语川黔滇方言的《西部苗族古歌》和《蚩尤的传说》,苗语湘西方言区的《中国苗族古歌》和《武陵苗族古歌》,还是苗语黔东方言区的《苗族古歌》及其它一些古史歌和礼俗歌等,我们都可以窥视到蚩尤神话对苗族风俗的完整保存与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3.
对《苗族古歌》研究的成果很多 ,但很少有人从生态环保角度对《古歌》进行研究 ,本文试从《苗族古歌》所蕴含的生态系统结构入手 ,以其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苗族先民的生态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苗族理辞》是以民族古歌形式表达的民间规约,是苗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苗族理辞》以史诗的庄严风格、宏大规模等艺术特性呈现了苗族民间规约的文化内涵。《苗族理辞》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既是苗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控制功能,人们根据"古理古法"维持一个有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对《苗族古歌》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很少有人从生态环保角度对《古歌》进行研究,本文试从《苗族古歌》所蕴含的生态系统结构入手,以其所反映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苗族先民的生态意识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苗族的枫树崇拜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包含了枫树生人、枫树生成天地万物等观念,在苗族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广泛收集苗族枫树崇拜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苗族的枫树崇拜进行梳理、归纳,探讨苗族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分析其文化生态,揭示其与苗族风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肖丽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4):119-121
苗族古歌是苗族诗歌的重要内容,是苗族人的一部创世史诗,其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开天辟地》作为苗族古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苗族先民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协调发展的状况,还显示了诗歌中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对后代苗族人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苗族古歌作为苗族各种历史文化的生动体现,我们探究苗族古歌也就是在探讨苗族的各项文化,苗族古歌作为历代苗族文化和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内涵无疑是丰富多彩的。然而,我们知道苗族历史上是没有自己的独立文字的,它是在历代苗族人的口耳相传中流传下来。本文具体探讨:在这种把人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模式下,苗族古歌独特而又秩序化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9.
苗族古歌被誉为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现今,古歌因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亮点而受人喜爱,也给古歌文化主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旅游开发对苗族古歌的保护和发展究竟是利或是弊很值得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11.
西江苗寨旅游业在政府主导下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西江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古歌的影响最为明显.追踪西江苗族古歌的变迁历史,剖析西江古歌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走向,有助于探究挽救苗族古歌的思路,为西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西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洗寨”仪式是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苗族古歌贯穿于整个仪式活动的始终.“洗寨”仪式与古歌的互疏性表述,强化了苗族村化的防火意识,增强了苗寨的文化同感,同时也是苗族历史文化记忆的再现描述.  相似文献   

13.
依据贵州苗族古歌当前的两种生存形态,借鉴非物质文化传的承路径和经验,提出苗族古歌传承的原生态、专业、文本、教育、媒体等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4.
苗族古歌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形式,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存在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古歌的当代生存形态进行多个层面的观照,从中反映其在当今时代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15.
苗族古歌的研究目前已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些苗族古歌的研究专著,研究论文颇丰,呈现出多学科以及多角度参与的态势。就学科而言,出现了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等学科的探讨。以角度而言,出现了文学、文化、比较、传承等研究视角。但仍存在研究视角、理论探讨和方法不足等问题,需运用学术前沿研究视角,从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对苗族古歌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光彩熠熠的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优秀的古代歌曲是值得珍惜的宝贵遗产。它们包括琴歌、词曲、散曲、套曲、牌子曲以及少数民族的史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形式的作品。如悲凉凄切的琴歌《胡笳十八拍》、真挚深情的《阳关三叠》、气势雄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抑郁深沉的《扬州慢》、优美典雅的《疏影》、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朴实简洁的少数民族古典歌曲《木卡姆》(维族)、《古歌》(苗族)、《阿诗玛》、《梅葛》(彝族)等都是有价值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贵州松桃苗族地区很多父母外出务工,不仅让这些地区的儿童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同时也使得祖辈监护和学校教育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也逐渐削弱。影视、网络等媒体的深入,外出务工年轻人回村后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改变等又影响着儿童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观的形成。为了让苗族地区的儿童获得其成长所需的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要充分利用其生长的环境和孕育于其中的民族文化传统。以松桃苗族地区的苗族古歌为例,探寻古歌以及以此为依托的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最近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伍新福的新著、近 50万字的《苗族文化史》。此系作者在苗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 ,继《苗族史》、《中国苗族通史》等专著之后 ,又一部问世的力作。苗族 ,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 ,苗族形成了自己优良的民族传统 ,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近一、二十年来 ,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热潮中 ,我国学术界的苗、汉学者及各方有关人士 ,都十分重视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苗族文化史》 ,集学术界和作者本人多年研究之大成 ,对苗族文化和风俗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和历…  相似文献   

19.
《仰阿莎》是流传在贵州黔东南地区一部苗族古歌,21世纪初被改编为电视文学剧本,从苗族地区的民间传唱成为流向全国的文学剧本。改编者将祖先传承的具有独特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口传文学通过文学的手段进行改编、重组,不仅对本民族的生命意识进行热情的颂扬,同时通过对很多苗族文化“碎片”进行重新整合,重建自己的群族意识,并在现代社会构建起自己的族群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没有文字的贵州远古苗族,用高亢优美的古歌作口传文章,记录了千百年来的历史;将五彩斑斓的彩线写传统文章,手叙着如烟往事的尘迹。古歌、刺绣作为贵州苗族文化口传、手叙的特殊另类文章学,亦是今天贵州原始的、最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地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从而具有了相当旅游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