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思维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下面谈谈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一、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1.利用生动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先在一个大试管中装满水,再将一只稍细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一半深度。问学生:“如将这两只试管口朝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因学过有关重力的知识,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细的试管要掉下来。”然而,当把试管口朝下时,细的试管不是落下来,而是向上升。这个  相似文献   

2.
1.实验目的. 为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输血与血型方面知识的了解,掌握ABO血型鉴定和输血的原理,在学过"血液"一节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ABO血型鉴定"的课外实验.实验中,常会出现因学生怕血、取血方法不当和实验操作不严格而影响实验效果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出错是学习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彻底“根治”错误。当错误首次出现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错误分析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学生在学外语时出现的种种错误,从语言学的“错误分析”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情境 在对人教版新课程教材"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互相转化"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的学习方式.其中一组学生设计的"Fe2+转变成Fe3+并验证Fe2+的存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1.用过量的铁粉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备FeCl2溶液. 2.取新制备的FeCl2溶液5ml置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约10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这组学生在各自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滴入KSCN溶液时,试管中浅绿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入H2O2溶液时,有三名学生的试管中出现了血红色,另有二名学生的试管中先出现了血红色而后又褪色.这一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雨果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7.
<正> 《生理卫生》中“液唾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教材中选用两支试管,一支做对照实验,一支说明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最后用碘液验证。这样的实验方法存在的弱点是:学生等15分钟只能看到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结果,酶的催化现象是看不到的;淀粉到底变成了什么也不能确定;影响酶发挥作用的因素及酶的一些特性都不能通过实验说明。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对此实验做如下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 ,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新的学习内容未能很好地得到“消化” ,就会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构成直接的冲突 ,这是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学生的错误解法 ,如果教师就事论事地指出错误 ,给出正确答案 ,则对学生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那么对于学生的错误解法 ,教师应该怎样做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呢 ?一、剖析学生原始的思维过程 ,洞察其内在的合理性学生出错 ,往往来自学生所持有的各种“错误观念” ,建构主义者称之为“替代观念”…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常会出现下面现象: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后,有些教师令其坐下,而不让其陈述理由;也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用醒目的色彩或着重号强调各个易错的知识点,教师随时准备着对学生的错误拨乱反正,以让他们不走弯路,直达知识的殿堂。像上面的“视若无睹”或“预防错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往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出现不经意的错误,当经其他人说出正确答案时又恍然大悟,后悔莫及;不少学生能回答答案,但说不清解题思路;学生经常对一些类似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学习较为困难,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学习反思意识,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犯低级错误”、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学习.下面是我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本针对学生在进行“石蜡的催化裂化”这一有机化学实验时存在着的现象不太明显,易造成环境污染且试管难以清洗等问题,通过反复实验,对该实验做了一些改进,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林俊杰、伍承主编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第33页中,有一则关于“氮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的实验.该实验目的之一是掌握“氨的制备和性质”.我们按此做了“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结果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其一,全班24个实验小组无一组收集到氨气(试管倒放水中无水柱现象),其二,大部分大试管冷却后,反应产物氯化钙周边玻璃出现裂纹或破裂,大试管无法再用.仪器损坏严重,其三.氯化钙难清洗.针对上述不正常现象,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用碳酸铵、醋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代替氯化铵,用干燥试管收集氨气.用浓盐酸润湿过的小烧杯直…  相似文献   

1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中的传统实验,也是学生掌握气体的制取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原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在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33页课题3“制取氧气”中安排的实验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在教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总希望学生能还自己一个想要的答案,一旦得手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一旦出现偏移或错误,就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回来。绝不允许学生出“格”。在这样的课堂上,几乎看不到错误。实际上。课堂也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因为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小学生受其知识水平、生理特点的限制,在探究时往往伴随大量错误.这些“错误”真的可怕吗?其实,学生总是在不断地“纠错”中获得新知识.学生在实验时出现错误非常正常,如果我们能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从错误中发现问题,变“错”为“宝”,就能让课堂因“错误”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理卫生》中的“生殖系统”和“青春期生理卫生”这两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1963年敬爱的周总理就说过,要把性知识正确地告诉青少年,这是破除封建思想,移风易俗的大事。1973年周总理又指出,让青年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很重要。但是,由于十年浩劫,周总理的这些指示没有得到落实。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遗毒是很深的,许多人对生殖系统和性的知识讳莫如深。青少年学生对此觉得很神秘,想知道又不好意思问,提到生殖器官和性的知识就脸红,有的男同学还无知地乱开玩笑。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决定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常常采取的一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平时作业中纠正过的错误,考试时仍会出现.针对这一现象,以数学作文为载体,所进行的纠错实验研究表明:数学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反思所学知识、方法及学习态度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率.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及知识理解程度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初级中学生理卫生课第七章第二节讲过“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后,安排了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的小肠绒毛的分组实验内容。河南省商水县实验中学陈思明老师在该实验指导方法的基础上予以改进。他用解剂剪截取5~7cm长的猪小肠一段,翻过来,使小肠内表面向外,用清水冲洗干净,用镊子夹住洗净的小肠  相似文献   

19.
“假说—演绎法”建立在学生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问题可能存在的答案,再根据答案进行推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是否正确.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答案一致,则假设正确,反之则说明学生的假设错误.“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思路是学生提出问题、基于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实验检验、判断正误、得出答案.通过严谨的解题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使学生在解决生物题目时做到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三复习的深入,教材中的知识点、知识体系得到系统梳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但是,一个令学生们困惑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即:在练习或考试中面对一些熟题(主要是第一次就做错的题目),学生在比较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很长时间后仍然会选原错误答案,有些学生甚至见到熟题都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