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编写说明中指出:“力图为教师‘一桶水’增添新水。”此书也确实给教师增添了许多“新水”。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此书在评论有的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时,谥恶太多,流俗于脸谱化、公式化;在品赏某些篇章时,溢美之词太多,有画蛇添足之嫌。教材中有的注释语焉不详,过于笼统,甚至有碍理解原文。对此,笔者不揣谫陋,择  相似文献   

2.
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陋室铭》一文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分析为类比,意即类比推理。笔者对此颇有疑义。  相似文献   

3.
还是在十年大动乱期间,有一“四人邦”文痞到某大学做报告,故弄玄虚说出“每下愈况”四字。在那“新精神”满天飞的年月,有些不知此成语出处的人就以为又是什么“新提法”。其实这是古董。《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死所不在。’”于是庄子举一连串例子:从道在蝼蚁、稊稗、瓦(?),一直举到道在屎溺,并且说明他自己越往下作比喻,越能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在《囚歌》一诗中,对“活棺材”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相似文献   

5.
何满子先生的《剃光头发微》新人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文章不错,耐咀嚼。我以为其有“微”可发之处,不在《教师教学用书》之所谓“选材立意大中见小,因小见大”、“道古论今,纵横联系”,也不在于《教案》之所谓“巧妙的铺垫、精巧的构思”——这些空泛的所谓“鉴赏说明”,不独《剃光头发微》专有,也不唯何先生杂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义教小学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实验本”)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用书》在“教材说明”部分叙述课文分段情况时,有时用起讫的自然段来注明,有时则用从某句到某句的方式来说明。有时在同一篇课文的“教材说明”里面,有的逻辑段用自然段注明,有的逻辑段用起讫的句子或内容来说明。例如《画杨桃》一课,《教师用书》在说明课文分段情况时写到:“课文大致可以分为四段……课文  相似文献   

7.
何满子先生的《剃光头发微》新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文章不错.耐咀嚼。我以为其有“微”可发之处,不在《教师教学用书》之所谓“选材立意大中见小.因小见大”、“道古论今,纵横联系”,也不在于《教案》之所谓“巧妙的铺垫、精巧的构思”——这些空泛的所谓“鉴赏说明”,不独《剃光头发微》专有,也不唯何先生杂  相似文献   

8.
张希博 《物理教师》2006,27(5):4-24
高二《物理》第十一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节,由于分子力的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教师借用连有弹簧的小球来比喻分子间作用的情况.”但此装置通过演示发现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制作时小球与弹簧不好连接;二是因弹簧的存在而显得不够形象,影响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的“外人”一词,文下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与此书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将该句翻译为“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生命发展的活动。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组比喻来描述语文新课堂的某些特点:新课堂是“工作坊”有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多形成了“乌鸦真聪明,它往瓶子里投小石子,终于喝到了水”的共识。可还是有一位学生提出了异议——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他认为石子会把水埋没。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答案,教师没能马上作出判断,其他学生则更是糊涂了。于是教师马上组织学生亲手实验、观察。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得知当瓶子里只有大半瓶水的时候,乌鸦才能喝到水。而书中说瓶子里的水也不多,若…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遗憾的是教学参考书对这一名篇的解读,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最新版本《教师教学用书》,依然沿袭旧说,未作更正。《教师教学用书》在对《拿来主义》作解读的“领悟内容”中的第一句就是:“在本文中,作者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这个重大问题,精当地概括为‘拿来主义’。”《教师教学用书》基本上都是紧扣这一观点来解读《拿来主义》的,只是在针对课本课后练习所作的“解题指导”,感觉到如果把“拿来主义”仅仅解读为针对“文化遗产”来谈,有点不能自圆其说时,才说…  相似文献   

12.
对《论语十则》“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字,课文下面的注释及教师用书均解释为“有害”、“危险”,对此注释,我认为有不妥之处。“殆”一词,《辞海》和《古代汉语词典》中都有三种释义:一为“危险”,二为“疑惑”,三为“懈怠”。课文下的注释及教师用书都取第一义项,“有害”义是“危险”义的引  相似文献   

13.
质疑两则     
一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题里有这样一句话:“青山有幸埋忠骨摇白铁无辜铸佞臣。”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第59页上则这样写着:“‘青山有幸埋忠骨摇白铁无辜铸仅妄臣’是题写在杭州岳飞墓前的一幅对联。”我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这句话存在着两个非常明显的错误。错误之一是将“佞”字写成了“仅妄”字,遍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词词典》等常用语文工具书,均无“仅妄摇”字。十分明显,“仅妄”字即使不是一个错字,也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生僻字。《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内容当然应该与教科书上的…  相似文献   

14.
史克堂 《学语文》2005,(4):5-25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新老《教师教学用书》都归结为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本人则认为其中心论点应是篇首“本”、“水”两喻所引出的(国君)“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师教学用书》(下简称《用书》)在《小珊迪》一课中 ,对“目不转睛”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 :“不错眼珠地看”。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不妥。“目不转睛”一词本身不是表示看的词 ,而是用来描写“看”的状态及样子的。《用书》中“不错眼珠地看” ,这句话的中心词是“看” ,这样就使“目不转睛”具有看的意思了。笔者认为“目不转睛”的解释应采用《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中的意思 :“看时眼珠不转动 ,形容注意力很集中 ,看得很出神。”小议“目不转睛”!江苏@刘剑华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载体,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在上海市幼儿园使用已有两年时间了。不少幼儿园教师反映,这套《用书》理念新,思路活,弹性大,材料实。他们在试用《用书》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特别是一些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使用这套《用书》给他们带来的变化。《用书》的编写理念教师运用以“过程模式”理念设计的低结构的教育材料是达成幼儿园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一个基本保证。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载体,《用书》为教师提供的就是这种低结构的教育材料。当今幼儿园课程改…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6页的思考题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一 )原题“假如有一个人在公元前 3年出生 ,公元5 0年去世。这个人活了多少岁 ?”(二 )对这道思考题答案思路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 ,《教师教学用书》第 13页中 ,对这道思考题所给定的答案都是5 2岁。同时还发现 ,就在这本《教师教学用书》第 12页 ,有一个关于《怎样计算年代》的标题 ,在这个标题下 ,有这样一段话 :“……由于年代尺上的公元元年就是公元一年 ,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 ,所以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 ,要减去一年。”按照上面这段话的思…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课本对《谏太宗十思疏》文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之“长”字解释为“zhǎng,生长”。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04页补充了另一种注释———“长”应读cháng,即“高大”之意,紧接着又说明了否定这一注释的理由。显然,《教师教学用书》是赞成课本上的观点的。我以为,课本注释有欠妥当,其理由如下:其一、从语法和修辞角度来分析,“长”应读作cháng当“高大”讲。众所周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与“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相对,三句对仗工整,构成排比,前两句均是为第三句作铺垫,属于比喻论…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作家中比较注重古代修辞理论的学者,因此,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在《文学与语言》一文中说:“比喻在口语中我们常常用到它,但在文学中,比喻尤其重要.”他在《文学与语言》中还说:“山头、山脚都是比喻,用惯了便不觉得.”“比喻是文学的重要一部分,它的来源有二:改变旧的,或创造新的.诗人与文人必须常常制造比喻、改造比喻.”因此,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教学用书发展缓慢笔者比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种教师教学用书:一种是高级中学语文第二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8年版),一种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版),一种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2004年版)。通过比较,发现以下几个变化:1.外观有所美化。1998年版教师教学用书为小32开本,封面为纯白色;2003年版和2004年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变成了大16开本,封面也由单色变成了彩色。2.模式有所转变。教师教学用书结构表(表1)1998年版教师教学用书“课文说明“”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