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003年12月26日,《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草案)》公布,由于其中涉及记的采访权而立即受到传媒关注。该草案写道:“新闻记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权,任何单位和履行职务的人员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这些信息引发了关于采访权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4,(12):33-35
前不久.解放军报社记部组织开展了历时20余天的改进记采访作风专项教育,各站(组)记重新学习江主席视察军报时的讲话.结合“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大家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总结查找采访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取得了成效。下面是各位记在此次专项教育中谈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钱言 《新闻界》2001,(1):25-27
加强监督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三个方面监督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论监督。”珠海特区报近年来充分发挥党报的监督功能,特别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国内外传媒的瞩目,人民日报《大地》、《 ?望》、《民主与法制》等国内权威刊物都有专文介绍,甚至日本传媒也曾专门采访过,…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心记不如手记”。不管采访设备如何先进,记好采访笔记永远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怎样才能记好采访笔记?简单的用一句话说清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采访时的客观环境、采访对象、采访任务,以及记者、通讯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和习惯的不同,记采访笔记的方法和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尽管这样,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遵循的。笔者整理出记者、通讯员记好采访笔记的六法,供同行们参考探讨。一、记“眼见”要注意抓特征。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采访中都很注意用眼睛观察。采访时眼睛观察到的东西很多,一般说与采…  相似文献   

5.
记好采访笔记是记者、通讯员的一门重要技术。怎么记?记什么? 一、记“眼见”要注意抓特征。 二、记“耳闻”要注意抓重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享有无过错合理怀疑权。”这是《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初稿以法规的形式作出的规定。该条例规定,新闻记在预防职务犯罪采访工作过程中,享有知情权,无过错合理怀疑权,批评建议权和人身安全保障权,任何单位履行职务的人员都应当配合、支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记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待遇的改善,记的一些传统职业美德随之淡然,新闻前辈留下的一些好的传统,好的作风,诸如深入采访,实地调查。讲真话,报实情及关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逐渐被短、平、快的采访形式及“请柬新闻”,“通稿新闻”。“麦克风新闻”所代替,一些深度或现场新闻只能浮于表面,而可遇不可求的新闻亮点及真情实感,也会轻易流逝,傍大款、傍高官、傍明星的现象在一部分记中屡见不鲜。因此,正如道德领域里呼吁传统美德繁荣回归一样。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日上午,在南中国海上空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中美撞机事件”。事件发生后的当晚,我通过互联网得知了这一消息,后经海军政治部首长批准,我奉命随中央新闻传媒记前往海南岛陵水机场进行采访。这次采写活动的最突出收获是,初次尝到了学习和运用采访心理学的甜头。实践告诉我:心理学是个宝,新闻采写离不了,特别像“中美撞机事件”这样的重大事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成熟的记总是既采访事实.又采访思想。可是为数不少的年轻记、通讯员.或因采写时间太紧,或囿于对“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理解机械片面,或认为基层群众讲道理(思想)大多讲不出什么道道来等,在采访中往往匆忙采访事实,忽略或放松了采访思想。这样写出的稿子只能是一般化的,难有深度.更难出精品,因此这一偏颇做法需要引起重视和纠正。采访中能不能做到“采访思想”,不仅有对这一做法必要性的认识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掌握具体操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谢金文 《新闻窗》2005,(1):63-63
西方的传媒素养教育主要是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分辩、选择和利用传媒的能力。我国既要学习西方在这方面的经验,又要结合我国情况,注意解决传媒本身的问题。因此既要对普通受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又要着力提高各级党政干部和“媒介公民”——传媒机构和传媒人的传媒素养,解决传媒体制、媒介质量的问题,以及媒介公民的权力、责任和职业精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康健  李阳 《今传媒》2006,(9X):35-36
舆论监督类新闻采访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可奉告”不知流行于何时,竞成了对付新闻记的“法器”。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也就要讲究交流的方式、方法,反映到新闻工作实践中就是采访实战技巧。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笔认为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还有新闻记干预依法对“无可奉告”说不的智慧与勇气。  相似文献   

12.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几年来,编著者乐为学术“追星人”。甘为传媒“做嫁衣”,联袂全国新闻院校博士生、硕士生采访了诸多业界和学界精英,“贤者以其昭昭”,“言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捧读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思想——高层权威解读传媒》,  相似文献   

13.
钱言 《新闻界》2001,(1):5-27
加强监督是当前党风谦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监督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监督,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三个方面监督的有效途径,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论监督。”珠海特区报近年来充分发挥党报的监督功能,特别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形成了一定的志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国内外传媒的瞩目,人民日报《大地》、《了望》、《民主与法制》等国内权威刊物都有专文介绍,甚至日本传媒也曾专门采访过,而在珠海本地,更是受到上级领导机关和群众的好评。下面,本文将结合珠海特区报的探索,谈谈新闻舆论监督的机制、对象、原则。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地市党报作为地方权威媒体.应牢记职责和使命,勇于和善于开展舆论监督。近年来,南通日报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促进和谐为出发点,在舆论监督方面既有执着的坚守,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较好地发挥了地市党报“连心桥”、“监督岗”的作用,受到领导和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16.
雷宇 《新闻前哨》2007,(2):39-40
2004年上海《新闻晚报》内部的一场讨论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和传媒的关注。事情的起因是《新闻晚报》记李宁源采访归来写了一篇章《一名新记的困惑》,述说他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袭击身亡的某民工家属时的遭遇:其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知道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接受记采访。李宁源退出后,村委会主任却陪着当地领导和一群记,浩浩荡荡地冲进这个民工的家门,领导人在老太太哭天喊地的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记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悲痛镜头。李宁源为此发问:在职业与道德面前,记如何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机构,随着采访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微型摄像机等被引入采访实践,使他们有较大的自由去获取想要获取的信息,包括过去使用大设备无法获取的“隐秘性”材料。这种被定名为“隐性采访”和“暗访”的偷拍偷录,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使得很多平常手段不能揭露的丑陋现象公之于众,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而越来越成为电视记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方式,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监督和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政府对媒体监督作出欢迎姿态,记忆中比较早的是在2004年9月,北京市发红头件,规定只要涉及依法行政工作,北京市各级政府各机关都不能对新闻记说“无可奉告”,相反要积极配合采访。并把各部门开展依法行政宣传工作的成绩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当时,正式发红头件要求政府机关支持配合新闻采访的,在各地政府中还很少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当代传播》2003,(6):57-58
在整个社会监控权力的系统中,传媒监督具有民意性、反控性、公开性、广泛快捷性等优点,但同时,传媒监督又隐含一定的弱点和缺憾,表现为时效性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媒介把关人”个体意识差异性的影响、新闻监督素质与能力、获取新闻素材手段的有限性、不正确对待受众的新闻欲、新闻舆论视角的倾向性、新闻的商品性,以及舆论监督缺乏应有的法定规范性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传媒监督作用的发挥。理性、客观地分析把握传媒监督的利与弊,才能扬长避短,有效保护和合理规范新闻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20.
韩蓓 《青年记者》2005,(7):61-62
“娱乐记”这个称呼是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现在被简称为“娱记”,港台地区普遍称之为“狗仔队”,我个人认为后明显包含了贬义。事实上,大多数内地的娱乐记忌讳,至少是不喜欢此类称呼,尤其是那些专跑娱战线的资深记,因为十年前,他们和所有采访其他新闻的记一样,工作并无严肃或娱乐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