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被引论文方法通过节点相似性聚类来反映领域演化结构,而主路径方法则通过节点连通性来揭示领域演化结构。在分析两种方法差异的基础上,以富勒烯领域引文数据为样本,应用HistciteTM和Pajek对比研究主路径组分完全网络和相同数量顶点的高被引论文网络,结果表明二者的结构与组分差异显著。主路径组分的当年引用数排序的结果表明,多数路径组分不完全是当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而证明了主路径分析方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以富勒烯领域引文数据为样本,通过HistCiteTM生成不同规模与格式的引文网络,利用Pajek集成的三种主路径算法分析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网络规模的主路径组分与形态差异,运用曲线拟合方法探索主路径规模与主路径长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主路径算法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主路径长度与网络规模呈对数关系,主路径在网络规模约为总顶点数40%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4):65-70
以知识管理领域为样本,利用Pajek集成的主路径算法提取从ISI WoS检索的样本引文数据的主路径发现:三种主路径算法功能相同。对比样本领域的主路径元素间的完整引用关系网络与结构洞发现:二者在结构上完全相同,差异仅在于弧线线值,意味着主路径具有网络结构洞功能。基于全局中心结构洞与自我中心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路径元素的结构洞功能与功能大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意义]随着前沿科学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相关知识的演化过程成为一项重要且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旨在梳理知识演化分析的各种技术方法,探析现有技术路线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过程]明确知识演化分析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借助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VOSviewer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主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演化分析技术方法图谱。[结果 /结论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划分出引文网络主路径法、引文网络聚类法、共词网络路径挖掘法、共词网络聚类法、演化机制模型法、主题模型法、深度学习法等技术方法,并归纳出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融合细粒度知识、丰富的知识关联和语义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大数据驱动的基于研究设计指纹的知识演化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探究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对于揭示跨学科领域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眼动追踪(Eye Tracking,ET)领域为例,对文献引文关系进行提取与学科标注,构建文献和学科层面的引文关系网络;计算各学科的他引比率、他被引比率和普赖斯指数,从宏观层面分析ET领域中主要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模式;考察不同阶段内部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学科引证关系,探究不同阶段各学科在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结构与角色演变;基于引文的中介中心度识别连接不同学科关系的重要文献,考察重要文献、高被引文献以及参考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ET领域发展的具体演化路径。[结果/结论] ET领域发展经历潜伏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呈现独立型、交叉型和学习型三种学科发展模式;各学科之间的引证关系随阶段变化逐渐紧密且分布逐渐均匀,神经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在跨学科发展和知识输出方面处于核心地位;ET领域纵向发展表现为独立型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横向发展表现为3种类型学科的深度融合,并呈现出"独立-线性-网状"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18年CNKI中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541篇移动阅读领域的研究论文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移动阅读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主要研究力量、基金资助情况、高被引文章及发展演化路径等,发现移动阅读研究领域已形成了移动图书馆、移动新闻媒体、移动数字出版、电子图书、移动阅读终端、移动阅读推广等研究热点。对我国移动阅读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演化路径的揭示,可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图6。表4。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基于知识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揭示Folksonomy知识组织模式中标签层级演化的模式与规律,对洞悉开放网络环境下知识组织的层级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以网络思维为指导,基于标签之间的同现关系构建领域知识网络。依据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方法,遵循时间序列对标签层级的演化情况,从描述统计、显著性分析、层级升降演化等方面进行跟踪研究。[结果/结论] 标签的核心/边缘层级结构随着领域知识的发展演化变迁,逐渐收敛趋于稳定。标签层级的晋升与淡化主要受知识关联驱动,核心层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占有更高的权重。标签层级演化规律的揭示,有助于把握Folksonomy模式中知识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于揭示开放网络环境下知识关联及其结构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基于引文网络的主路径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引文对施引文献的相对价值,认为一篇学术文献的所有引文对该文献具有同等程度的知识贡献。本文从引用行为的统计学层面和语义信息层面综合区分引文重要性,探讨引文对施引文献的重要性对构造主路径的影响。构建了引文重要度指标对主路径分析方法中的链接遍历计数进行调节,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后的主路径分析方法在提取知识流方面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引文重要度加权调节后的关键主路径和全局主路径取得了实验中最高的精确值和F1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文重要度加权调节可以增加主路径链接在时间上的连续性,提高节点间的相关性,提升主路径分析方法找到关键节点的能力和链接溯源能力。  相似文献   

9.
闵超  张帅  孙建军 《情报学报》2020,(3):259-273
科学知识借助引用关系发生动态扩散,客观记录科学发展与演化的轨迹。由于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孤立的观点看待科学知识的影响与价值往往得到的是片面的感观。本文从联系的视角观察科学知识产出,尝试通过被引、引用、文献耦合与共被引等文献关系为单篇论著构建引文扩散网络,探讨"文献嵌入网络"的概念、测度方式及其在引文扩散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案例分析显示,科学知识的形成相伴于科学知识网络的发展,同时也受到这个网络的影响:科学知识向科学领域的扩散,遵循从核心领域向周边领域的扩散模式;施引文献可以揭示目标文献中没有显式呈现的信息;四种文献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引文扩散过程显示出知识的"黏滞性"与非常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对科学产出的扩散网络进行量化有助于为全面评价其价值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基于当前技术演化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种能够在微观层次上突出既定领域中主要技术发展脉络的多主路径方法。[方法/过程]将专利文本挖掘和动态规划方法应用于专利引文网络,以路径上所有专利对的语义相似度总和最优作为启发策略进行路径搜索,以获取若干能够分别聚焦于特定主题的主路径,供研究者总览既定技术领域中主要技术主题的发展脉络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硬盘驱动器磁头领域,可以有效抽取其中主要技术主题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presents a unique approach in investigating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structure for the field of data qualit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paths. We study a dataset of 1880 papers to explore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path, using citation data to build the citation network. The main paths are then investigated and visualized vi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hree different main path analyses, namely local, global, and key-route, to depict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path and additionally implements the g-index and h-index to evaluate the most important journal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data quality domain.  相似文献   

12.
Main path analysis (MPA) is an effective method widely accepte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tracting knowledge diffusion paths. Traditional citation analysis assumes that all citations are treated equally. In contras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PA frame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structure and content. Three indicators are considered to adjust edge weight: (1) Structural similarity, (2) Topic similarity and (3) Senti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takes the bullwhip effect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omain as examples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improved MP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ain path uncovers the knowledge trajectories appropriately, which has an ability to distinguish citations and detect important papers. This research enriches MPA theory and provid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rom perspective of citation structure and content.  相似文献   

13.
Main Path Analysis (MPA) is widely used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a technological field through a citation network. The citation-based traversal weight is usually utilized to cherry-pick the most significant path. However, the theme of documents along a main path may not be so coherent, and it is very possible to miss the main paths of significant sub-fields overall in a domain. Furthermore, the global path search algorithm in conventional MPA also suffers from high space complexity due to the exhaustive strategy. To address these limitations, a new method, named as semantic MPA (sMPA), is proposed by leveraging semantic information in two steps of candidate path generation and main path selection. In the meanwhile, the resulting source code can be freely accessed.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our method, extensiv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a patent dataset pertaining to lithium-ion battery in electric vehicl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sMPA is capable of discovering more knowledge flows from important sub-fields, and improving the topical coherence of candidate paths as well.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new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citation relevance in main path analysis (MPA). Traditional MPA assumes that all citations have equal weight, but in practice treating every citation equally may not find the main paths that truthfully reflect the knowledge flow in a target science field. To address the issue, this study suggests taking the level of relevance among documents into consideration.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the level of relevance is determined by similarity in both citation structure and key phrases among documents. The approach not only achieves convergence of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but also helps frame the topics on the main paths to a specific concept from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domains. This study takes health interoperability fields as the demonstration case to show the effects of converging the trajectories toward a target domain.  相似文献   

15.
张娴  方曙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40-148
[目的/意义] 对现有专利引用网络主路径方法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梳理,为今后应用该方法解决技术演化进程中的关键性专利技术识别和主流线索提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从算法研究、应用研究、方法优化扩展研究三个方面总结现有研究内容与特点,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探讨未来研究发展方向。[结果/结论] 当前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对路径发展驱动力的多元性与系统性揭示不够、忽视不同引证关系对路径演化的影响差异性、对演化的动态性关注不足、多主路径方法本质上仍属单目标搜索。未来研究将关注以下几个方向:对算法思想进行实质性与创新性拓展、更强调动态性与未来预测性、优化计算效率以增强适用性与实用性、发挥专利引用主路径在产业化扩散研究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许琦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4):112-119
将启发式方法作为技术范式的特征指示,以启发式方法的不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切入点,基于专利引证网络分析半导体制造领域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从美国专利数据库中采集55 229项1976年至2006年授权的半导体制造领域的相关专利,从专利数据集NBER中查询得到专利引证关系,利用网络分析软件Pajek构建专利引证网络。应用搜索路径连接统计法和搜索路径节点对统计法计算专利引证路径的连接度,提取技术进化轨迹。以技术进化分叉为切入点,从技术进化轨迹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对半导体制造技术各个发展阶段进行界定。分析各个发展阶段中专利的适用范围、技术背景、解决方案等,从中提炼技术启发式方法,进而分析技术范式及其演化情况。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施引文献与被引文献往往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引文的本质。[方法/过程]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以图书馆与情报学领域为对象开展实证分析,旨在揭示文献相似性对引用关系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研究发现:在网络结构、机构、期刊层面存在显著的引用文献相似倾向。具体地,引用关系更倾向于嵌入三角传递结构;来源于相同机构和期刊的文献之间更容易产生引用关系;来源于学科优势地位国家的文献之间更容易产生引用。实证结果充分说明社会接近性是引用行为的重要形成机制,反映了引用偏好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