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揭示“h指数族”各项指数的相关性特点,对山东省内57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科研影响力进行综合实证研究,为图书馆工作者及相关机构进行馆际科研评价、交流和培训等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用“h指数族”各项指数对评价机构在1996--201O年的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如下:鲁东大学图书馆h指数族取值特性异常显著;烟台大学图书馆等h指数族排名位次靠前;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具备相当数量的潜在高被引论文,预期其科研影响力将会有显著提升。h指数族与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之间呈幂律关系,h指数族两两之间呈线性关系。图书馆h指数族取值随着图书馆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的增长存在“规模效益递减”现象;图书馆应该密切关注能提升其g指数的潜在高被引论文,从而实现提升h指数和s指数、不断提高科研影响力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利用2001年-2010年间四川92高校图书馆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从h指数的角度分析四川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整体科研能力偏低,96.7%的图书馆的h指数低于10。文章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平台作为数据源,利用2001-2008年间112家211高校图书馆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从h指数的角度分析211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能力。调查结果显示:211高校图书馆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普遍较低;国内平均h指数较低,59.82%的图书馆未达到平均水平。针对211高校图书馆的科研能力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h指数在评价科研人员业绩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文献调查引入了个人贡献指数hc实现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科研生涯、被引次数较低或被引次数为0的科研人才间科研绩效评价。实证分析表明,评价中个人贡献指数hc不仅避免了相同数值的出现,而且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涯较短研究人员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介绍了h指数的概念争定义,并分析了h指数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h指数的改进方法:计算h核内论文的累积被引次数.这种方法继承了h指数简洁性和易用性的特点,能够较好的解决目前h指数不关心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低被引论文以及最高被引论文的缺陷,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h指数自2005年被Jorge E. Hirsch提出后,因其具有计算简单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在h指数的基础上,对h指数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多种衍生指数。为深入了解这些同源性衍生指数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不同层次人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选择15种主要类h指数,以2008-2011年SCIE收录的农业科学领域114 64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15种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数据情况下A指数和m指数与作者论文质量密切相关;g指数、hw指数和R指数能更好地评价高产高被引作者;hw指数和χ指数在评价高产低被引作者时效果较好;π指数、χ指数、m指数、A指数、hw指数、e指数对低产高被引作者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王琳  魏杰 《今传媒》2012,(8):104-105
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由于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不足,2005年乔治.赫希(J.E.Hirsch)提出h指数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琳  魏杰 《报刊之友》2012,(8):104-105
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由于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不足,2005年乔治.赫希(J.E.Hirsch)提出h指数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学家个人h2指数提出后,立刻受到高度关注,并被推广应用到机构层面的科研评价活动中。在介绍机构h2指数两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Prathap提出的h2指数的合理性和评价角度,并以“HIV感染与治疗”研究领域为案例,对该领域的机构h2指数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数据试验表明:h2指数重在从拥有机构高水平研究人员角度评价机构整体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0.
h指数用于高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评价是有效的,但对低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进行评价存在缺陷,且数值易于雷同,不易区分。P指数在学者研究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同h指数相一致的维度,它不仅考虑学者的被引次数(c),而且考虑学者的研究质量指标——平均被引率(C/N)。以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科领域49位专家为例,对比分析专家的发文量(N)、被引次数(c)、平均被引率、专家h指标、g指数、p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p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g指数,更具有评价的合理性,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SCI进行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的新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SCI是一个国际化的引文索引系统,收录的期刊有严格的审核标准,发文质量较高。目前国外利用SCI对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的最新方法是建立在h指数和g指数的考核基础上。虽然二者在科研工作者成果评价中都有很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论文质量指数(Paper Quality Index)的引入可以解决不同学科之间比较和时效性方面的问题。进行科研成果评价时,应将h指数、g指数和论文质量指数结合使用,将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h指数在科学家个人学术绩效评价、科研群体的学术绩效评价、学术期刊评价、专利评价等领域应用研究的情况,以期为h指数理论和学术评价研究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为来源数据库,以上海交通大学的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为样本来源,测算世界著名大学及代表性学科的h指数,分析h指数的分布特点,并进行h指数与ARWU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学科间h指数不同,不具有跨学科可比性;h指数与ARWU评价指标体系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p 指数运用于人才评价的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用于高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评价是有效的,但对低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进行评价存在缺陷,且数值易于雷同,不易区分。p指数在学者研究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同h指数相一致的维度,它不仅考虑学者的被引次数(C),而且考虑学者的研究质量指标——平均被引率(C/N)。以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科领域49位专家为例,对比分析专家的发文量(N)、被引次数(C)、平均被引率、专家h指标、g指数、p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p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g指数,更具有评价的合理性,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 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h指数及类h指数,提出加权平均(h,g,R)指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利用元h指数及类元h指数,提出元加权平均(h,g,R)指数,对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群体的h指数分布,分析不同作者群体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影响模式。认为加权平均(h,g,R)指数及元加权平均(h,g,R)指数对图书馆和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合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CSSCI的《中国图书馆学报》h指数及核心作者测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h指数是2005年由美国J.E.Hirsch教授提出的新的科学评价指标。h指数已在评价科学家个人学术绩效及学术期刊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采用h指数新方法对《中国图书馆学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刊h指数值高达30。这在已知的中国期刊h指数中是最高者。  相似文献   

17.
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用于机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进行评价研究,利用增长速率Vh对图书馆h指数成长性进行分析。提出元A指数、标准化(h, A)指数和元标准化(h, A)指数。研究表明:h指数及其扩展指数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及其作者群体进行评价;Vh能够很好地对图书馆h指数成长性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意义] 针对当前研究主体评价存在的缺陷,对已有h指数进一步完善,使得对研究主体的评价更加公平公正。[方法/过程] 在h指数基础上,创新性地考虑时间因素,提出一种新型指数Q指数。以随机选取的数理科学领域的四位学者为例,通过计算四位学者的Q指数验证该指数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Q指数的变化过程可以反映出研究主体的发展趋势。因此Q指数可以作为人才发现、聘用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并引导科研人员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用h指数评价科技期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Hirsch提出了用h指数评价科学工作者的个人成就。文章对2003年被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化学和土木建筑领域类期刊按h指数和相对h指数排名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说明h指数、相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排名的不同,及h指数和相对h指数用于评价期刊的现实意义。最后指出在使用h指数和相对h指数评价期刊时,应该全面、综合性地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