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高考文理分科指挥棒的指导作用下,高中阶段的教学中也出现文理分科教学。关于高中文理分科的争论主要分为两派:支持和反对。轰轰烈烈的争论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升学主义"与"培养人"不同的目的。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区分"高中教学文理分科"和"高考文理分科"是破解该争论的关键。高中教学中文理合科,实现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高校根据专业需要依据学生不同学科的成绩录取学生也充分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如果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其前提条件是:整合高中课程,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文理渗透;降低学科难度,改革高中评价方式和高校招生方式;提升教师素养,注重文理隐性渗透.  相似文献   

3.
高中文理分科的前提是对学生进行专业预设,并且文理科目的选择带有强制性--这种"非文即理"的排他性选择,是对受教育者思维和发展的一种限制.关于文理分科制度存在种种质疑,其中包含对于分科制度下人的专业性假设的质疑、高中教育本体性的质疑、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质疑、文理分科背后人的全面素质的质疑等,在质疑中应进一步明确高中教育的本体功能和发展目标,为取消文理分科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阈下的高中文理分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个新问题,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各方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看,争论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是基于自身利益评判高中文理分科。基础教育公共利益的私事化使得学生和家长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教师在教育理想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找平衡而谨慎赞同取消文理分科;教育专家学者高举理想大旗。主张坚决取消文理分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对政绩和社会影响的考虑而观望,暂时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由此可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不是一纸政令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相关利益各方不断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顾彬彬  杨小微 《中学教育》2011,8(1):42-47,41
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正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对高中文理分科的百年历史回顾和其与高考改革及课程改革的纵横经纬中,分析文理分科问题演变的过程和纠结的性质.通过国际比较,提出高中文理分科应该超越分不分科的争论,在理念上从分科施教转向分类育人;并应在终身教育的关照下,重新思考高中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意义,重新反思高等教育与高中教...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日本高中文理分科教育教学的历史沿革、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日本大学招生制度与高中教育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我国高中文理分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中文理分科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弊大于利。文理分科因高考招生而产生,理论上讲,改革高考科目设置完全可以引导中学课程实施与教学,即可以改变文理分科教育的现象。高中文理分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表现在职前的学科教育与在职的专业发展。取消文理分科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通才和全人;是为了打破高中学科界线,消除文理割裂状况,使学科互相通融。取消高中文理分科,需要配套改革,合理设置高考科目,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等。  相似文献   

8.
刘娜 《考试周刊》2010,(54):242-243
高中文理分科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质疑,尤其是在文化多元的今天,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理分科不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将导致教师素质下降,加剧应试教育的倾向,不利于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鉴于文理分科的弊端,教育者应把握时代脉搏,从根本上改革高考制度和高中教育制度,优化高中课程结构并加强教师文化建设,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还高中基础教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9.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被正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再次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高中文理分科争议的背后是课程观的问题,现行高中文理分科政策与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知识整合、课程价值观取向、课程结构的调整及其培养模式产生了实践上的背离,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中文理课程应该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了普遍关注。我们从人的全面发展、学科背景及教育的功能定位分析,提出高中文理课程应该整合的观点。并继而探讨了我国高中文理分科的历史沿革,高中文理课程应该整合的缘由,以期为我国高中文理课程的变革提供一种参考性框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模型,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虽然不利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但这不会阻止个人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趋势。但反过来,它有利于促使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优化,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质量,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Few students know that grammar is acquired naturally;it need not be taught.Grammar is often misunderstood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There are some students thinking it a waste of time to memorize the rules.They even claim that if the structures are taught,the lessons will be boring.This paper will help to realize how helpful and useful as well as beneficial learning English grammar well will be,not only for students,but also for teachers.  相似文献   

13.
论小说创作     
如果可能,请别写小说。小说创作是一种非社会行为,一旦动笔,小说家会时刻为小说中的人物所困扰;而且,真正写起来,小说指南一类书籍并不管用。假如非写不可,那么,小说家需考虑是以情节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如果以情节为主,小说家即在虚构的事情中间而非在所谓的真实生活中寻找人物的时候,抓住情节不放;如果以人物为主,那么,小说家则需对适于情节的某些特征加以强调,使人物在新环境中显得真实可信,从而赋予他们生命。小说家无论重情节抑或是重人物,都还要考虑以何种形式、何种风格呈现情节和人物的问题;当然,在优秀的小说家笔下,故事和人物本身会以最适合的形式出现。小说家应对形式、人物和语言保持一种敏锐的感觉。此外,小说家可能会对道德教诲产生迷恋。尽管应当通过作品给读者以教益,但是,真诚的艺术家并不能专注于说教。  相似文献   

14.
现在大多数软件都要注册才能使用,本程序在启动时自动读取注册表,检查是否已经注册,没有注册则出现试用次数。如超过试用次数就会出现注册窗口,并把注册信息记录在注册表中;如果已经注册,可以正常使用,不再出现任何提示窗口。  相似文献   

15.
数学焦虑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感体验。过度焦虑会影响学生的数学认知构建、数学学习策略的选择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导致状态性焦虑的形成。若焦虑症状未能得到减轻.长期以往会固化下来。形成特质性焦虑,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阻碍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言语交际。信息传递,不都是简单的、单向的、固定的、一次性的。更多的。因此而更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乃是那些复杂的、双向的、随机的、多次传递方能完成的。因此,判定某处修辞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必须考察其在一个复杂的修辞流程中所起的作用,视其所造成的到底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若其所造成的是正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生动、形象,都是失败的修辞;如若造成的是负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朴拙、背谬,都是成功的修辞。  相似文献   

17.
组合性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逻辑学、语言学、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一个交汇性论题。组合性是一个足够严格、内容充实的概念。组合性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作为区别一个好的理论和坏的理论的标准,而是意味着它展示了相应理论的某些方面的品格。事实表明没有进行组合性处理的理论,其所展示的语义模型在本体论上是贫乏的,在句法和语义的对应上是不严格的,因而至少可以说组合性原则体现了一理论的句法和语义关系的精湛性品质。组合性不是能够达到什么的一种形式限制的理论,而是一种如何实施的方法论。它对语义问题的解决是富有启发性的。它可有助于发现非组合性处理的弱点,并进而将其转变为组合性处理,使理论品质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18.
For millennia it has been discussed whether literature appropriately can or should be used in education for a moral purpose. Taking as a premise that it can actually be educative and not merely moralising, we tackle the case made against such use, based on the claim that it would be perverting the aesthetic nature of literature as a form of art, as it would be instrumentalised. Given that this claim is based on a dichotomy between an aesthetically educative approach and a morally educative approach to literature, we examine how warranted such a formulation of this dichotomy is. We argue that, at least on some occasions, those two educative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the aesthetic and the moral—can actually be mutually reinforcing in such a way that aesthetic appreciation will suffer if the moral is not deeply examined with both mind and heart, and vice versa. This does not mean, however, that this relation of mutual contribution will always obtain in a neat way. It may actually be the case that just in a few cases, and only if carried out in a pedagogically appropriate manner, it will be correct to use literature with a morally educative purpose.  相似文献   

19.
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语言交谈是公关活动中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如果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公关语言艺术,将大大弥补采访不足的遗憾,可以使我们的新闻采访达到预期的目标,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说“輮”     
"輮"字出现在中学语文课本所选《荀子.劝学》篇:"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一句,历来中学课本注释均没有将它解释得准确而简明,甚至出现错讹。从古代造车工艺和车辆结构的角度,分析"輮"字,从而求得确切注解,即"輮"乃古代造车工艺中对直木加湿、加热、加力使之"曲"且"中规"。这个工艺在北方也叫"熨"(音yù)。然后明确"輮"不仅是加工竹木的工艺,同时也是车轮中"其曲中规"而被称为"轮辋"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