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舒中胜 《视听纵横》2008,(5):119-120
7月15日至7月18日,浙江广电集团联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了“媒体经营管理与电视新闻实务操作”培训专题讲座。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四位专家及新闻界同行就美国新闻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现以关键词为类别对美国新闻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作一归纳总结,期待它能引发同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应深圳特区报业集团邀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恩迪·密尔斯教授一行四人,于10月28日至30日访问深圳特区报社。该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学院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建立于1908年。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埃德加·斯诺等许多著名新闻记者就毕业于该院。密尔斯院长一行在深圳期间,于10月29日与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专家。采编人员进行了新闻业务方面的研讨和交流。美国教授们就媒体发展和新闻教育的前景、报纸电子版的运作与存在的问题、公共舆论与大众新闻学等热门话题进行了专题演讲。深圳特区报业集团采编人员与美国教授就一系…  相似文献   

3.
<正>主题:美国媒介融合最新进展及趋势数据新闻挖掘、报道和可视化战略传感器新闻实战内容管理系统CMS搭建美国客户端设计和创意理念讲授:迈克尔·麦金密苏里新闻学院副教授兼未来实验室主任彼德·罗伊波尔美国广播电视公司ABC新闻中心移动产品总监吴楠华尔街日报网站、华尔街日报亚洲版网站多媒体部编辑弗格斯·皮特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高级研究员,首席翻译:章于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项目主任翻译:顾怡恬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兼中国项目助理主办:新华网研究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方正电子、《中国传媒科技》时间:2015年6月11日-13日  相似文献   

4.
王荣 《青年记者》2016,(4):45-46
2015年,笔者参加了深圳市记协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媒体融合战略发展最新趋势深圳高级研修班",了解到了一些美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潮流、新做法,深受启发。美国媒体的先行探索"移动新闻是新闻的未来!"这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资深教授迈克尔·麦金的一句断言。移动新闻究竟是不是新闻的未来呢?大家可以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当今的移动互联时代,移动端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素有"公立常春藤名校"的美誉,是公立学校里面的翘楚,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声名卓著,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成立至今,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和大众传媒的博士、华人学者,他注重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既能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又能在当今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下,从理念和实践上阐述美国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分析科学性管理媒体,探索新媒体的经营模式,并先后在中国十余家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大学讲课,学术造诣颇深,他就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堂纳德·W·雷诺玆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孙志刚博士。作为在美国著名新闻学院从事研究的华人学者,孙博士对美国媒体和受众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依据其调查数据和结果,探讨、揭示和展望未来媒体发展的特点、动向和规律。近期,本刊有幸邀请到孙博士做客我刊"前沿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国际传媒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建于1908年,是世界上最早开设新闻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素有“公立常春藤名校”的美誉,是公立学校里面的翘楚,在教学与研究方面声名卓著,被誉为“美国记者的摇篮”,成立至今,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和大众传媒的博士、华人学者,他注重社会科学调查研究,既能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又能在当今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媒体发展的趋势下,从理念和实践上阐述美国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分析科学性管理媒体,探索新媒体的经营模式,并先后在中国十余家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和大学讲课,学术造诣颇深,他就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堂纳德·W·雷诺珐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孙志刚博士。作为在美国著名新闻学院从事研究的华人学者,孙博士对美国媒体和受众有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依据其调查数据和结果,探讨、揭示和展望未来媒体发展的特点、动向和规律。近期,本刊有幸邀请到孙博士做客我刊“前沿访谈”栏目,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国际传媒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7.
翁晓华 《视听纵横》2010,(1):108-110
2009年10月9日至29目,我随浙江省广电系统赴美培训团前往美国参加了为期20天的新闻传播和新闻管理培训。赴美期间,在全球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接受了四天培训,还参观了ABC《早安美国》、NBC哥伦比亚分台、FOX洛杉矶分台、美联社、路透社驻美总部等几家新闻机构。无论是在大学上课,还是实地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传统电视媒体深深的危机感和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9日,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影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日本上智大会、韩国水原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几十所名校的著名学者和中外媒体从业人员汇聚一堂,共商新闻教育大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新闻传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体终端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媒体的界限迅速模糊,媒体融合成为新闻传播的必然趋势。2006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莱恩·布鲁克斯教授认为,媒体融合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  相似文献   

10.
范东升 《青年记者》2017,(28):61-62
新闻学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说,从1908年美国创办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算起,新闻教育已有110年的历史.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新闻实务教学为核心课程,该学院创院院长沃尔特·威廉首创的办学方式,被称为“密苏里方法”,直到今天仍主导着世界新闻教育的主流,其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学新闻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干新闻.这句话至今还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座右铭.中国最早的新闻教育也是直接引进了密苏里新闻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密苏里荣誉奖章,但在各种新闻著作中,各人对该奖项却说法各异,莫衷一是;笔者查阅相关书籍报刊,并求证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网站时,发现:1941年《大公报》获奖后,中国新闻界分别于1942、1948、1957、1984和1997年先后有五次六人获得密苏里荣誉奖章。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新闻节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视媒体的整体形象和新闻品格。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入融合,新媒体全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方式压缩了传统媒体的传播空间,同时也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在舆论场的塑造发生了变化,在新闻的采集、编排、投放等方面也进行了重塑。本文深入新媒体的媒介优势,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13.
当各种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时,"媒体融合"这个词汇作为一种新型的运作模式逐渐成为传媒业界谈论的热点,也引起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促进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和传媒业发展,中国首届媒体融合高峰论坛于2008年11月23日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等共同主办,本次论坛以"资本·创新·全球化--媒介融合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旨在集中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业界专家的智慧,为中国传媒业发展及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蔡懿  舒中胜 《视听纵横》2009,(1):112-116
2008年7月15日至7月18日,浙江广电集团联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杭州举办了“媒体经营管理与电视新闻实务操作”培训专题讲座。11月29日至12月19日,参加培训的20名学员又前往美国接受了培训并参观了美国多家电视台。受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课,细致考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9日,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大学传媒研究院、影视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日本上智大会、韩国水原大学等国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8,(8):68-77
我国新闻史学界有一种共识,中国的新闻教育是从美国横向移植过来的。这其中,"密苏里帮"之中国成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他们是美国新闻教育移植到我国的实际操盘手。本文通过考察汪英宾、黄宪昭、梁士纯和马星野的教学实践和新闻实践,发现这种移植是有限的,他们只是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具体的、也是最容易模仿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引入中国,但美国式的新闻理念、新闻专业主义并未随着"密苏里模式"一同进入中国的新闻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编辑理念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电视新闻传播规律的理性认识,指导和影响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具体形态,是电视媒体新闻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文化倾向的综合体现.文章从社会文化环境、新闻节目构成形态、电视声画关系等几个较为宏观的层面,梳理50年来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嬗变与发展的过程,以期宏观把握中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流变轨迹,为蓬勃发展的新兴媒体视频新闻编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6,(4):44
2015年,深圳商报周刊编辑部主任王荣参加了深圳市记协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媒体融合战略发展最新趋势深圳高级研修班"。他在《移动新闻是新闻的未来》中介绍了一些美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潮流、新做法。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之成为多元化思想的强势舆论,关系到国家能否发展进步,民族能否复兴昌盛,社会能否稳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稳步前进。请看新华社上海分社原社长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给全球的新闻业态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给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带来了挑战。美国密苏里大学新19学院从2005年开始新设了媒介融合专业,并且从本科层次一直延伸到研究生层次,他们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上的做法和经验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在美国堂纳德.W.雷诺兹新闻研究院科研副主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高级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孙志刚博士看来,密苏里新闻学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务实和创新。他们既注重实践教学,也注重通识课程及新闻伦理教育,而且十分注重校办媒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在孙志刚博士看来,美国新闻业虽然正在经历数字化的洗礼,但不失规范。对于传媒院校而言,媒介融合时代更要致力于培养严肃而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电视新闻业伴随着电视业发展和电视技术进步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逐渐形成了动态性综合新闻节目和消息类、深度类、专题类新闻等多样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但是,如果按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及专业标准来考量,主流电视新闻的信息价值含量及新闻性大都成色不足,至今仍是传统的宣教思维及话语方式占主导地位,电视新闻表达明显存在着功能性硬伤,以至于使主流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受众亲和度及舆论引导力大打折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