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同伴间的游戏、社区环境与文化、大众传媒等都是幼儿的社会学习源。因此,要让社会活动更出彩,选取优质题材进行教学最为关键。幼儿社会活动中,优质选材是保证教学活动效果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挖掘适合幼儿的材料,引导幼儿更加积极、快乐地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教师应勤于捕捉,按需取材;善于挖掘,合理取材,这样幼儿才能更喜爱、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背景在幼儿园每天两小时的午睡时间里,有些没睡着的幼儿会发出各种声音或是坐起来,甚至会将睡梦中的同伴吵醒。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针对中班幼儿的要求"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能感受规则的意义,基本遵守规则",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旨在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活动,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亲自体验并懂得不影响他人休息的言行  相似文献   

3.
社会活动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培养目标和建议,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社会活动的组织策略可以包括:环境暗示,潜移默化对幼儿进行教育;问题探讨,启发幼儿交流分享社会知识和经验;模拟扮演,让幼儿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学习;到真实的生活中实践,帮助幼儿体验内化知识技能;动态评价,对幼儿进行社会行为判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背景"特殊功能的车"是幼儿园社会领域传统教学素材,其中的教育目标原设定为"让幼儿了解消防车、垃圾车等车辆的不同功能"。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笔者认为在开展该教学活动时不能再局限于原来的目标,应考虑如何结合当前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经验等创造性地使用该素材,进一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使社会活动更富有现实教育意义并吸引幼儿愉快参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意图最近,班上幼儿很喜欢带玩具车到幼儿园进行分享,在聊天时,他们会自然地将玩具车与自己在来园路上遇到的"马路、红绿灯"等事物联系起来,比如"老师,我们幼儿园门口的马路上有一块画着小车的牌子,那是什么?"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好奇心强且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是安全意识尤其是交通安全意识仍需加强。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教  相似文献   

6.
张敏 《动漫界》2022,(16):43-4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幼儿能体验到他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懂得关心、尊重他人.中班幼儿能关注到别人的情绪,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表现出关心、体贴等情绪.此外,即使教师多次提醒,中班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撒饭、掉饭等情况.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社会活动"珍惜粮食不浪费"...  相似文献   

7.
叶琦 《福建教育》2014,(9):36-38
0-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如何培养他们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激发他们的社会情感呢?  相似文献   

8.
董玲 《少年世界》2015,(4):26-2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的过程,人际交往是重要的社会学习内容。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自主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地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94):165-16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感受规则、理解规则。"与此同时随着"课程游戏化"的逐渐推进与深入研究中发现,体育游戏的核心不仅仅是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的发展,更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今幼儿园体育游戏已经成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游戏规则是幼儿自主探索构建活动的有力保障,是发挥体育游戏核心价值的精髓所在。幼儿期是幼儿规则意识萌发和初步建立的重要阶段,而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有关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就幼儿的长远发展来讲,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如何培养他们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激发他们的社会情感呢?下面以组织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排队参加中班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中,规则教育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规则教育中,教师往往依赖于奖励和惩罚,让幼儿被动地遵守规则,然而让幼儿仅仅依靠他律来遵从规则,其效果往往是不长久的。一旦外在压力消失,幼儿的规则行为可能就不复存在了。要想使规则教育取得切实、长远的效果,培养幼儿的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他律转化为自律,让幼儿学会自觉遵守规则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解决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指南》针对社会领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一目标提出教育建议:“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这一建议启发我们,规则教育应当和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应当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提高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就此,笔者结合自己在幼儿园观察到的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品质指的是学习者以怎样的态度、方式及效率去获得具体学科或发展领域的知识、技能。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特别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在"目标"中多处提出了培养幼儿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与习惯,以及学习方法方面的学习品质。在实践中如何贯彻《指南》精神,切实做好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工作,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人以大班主题活动"去演一场木偶戏"中一次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月览     
《生活教育》2012,(21):94-95
教育部日前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日前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珍惜童年生活独特价值,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学习和用"一把尺"衡量所有幼儿。(2012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权利。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其实户外大自然情境中有许许多多美妙的事物,是幼儿成长的好课堂。  相似文献   

15.
张蕊 《文教资料》2020,(4):213-214
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加强科学保教,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教师正是在幼儿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主体,更要以科学的保教理念开展规范的保教行为。本文以我园教师学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础,探究幼儿教师如何有效学习、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日前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珍惜童年生活独特价值,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发展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学习和用"一把尺"衡量所有幼儿。据介绍,《指南》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  相似文献   

17.
杨惠钧 《贵州教育》2014,(21):33-3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生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指南》的要求,我通过学习与认识之后结合"秋天来了"的主题及季节特征,设计了一节不一样的《画菊花》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它提出了遵循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明确了幼儿发展的培养目标,界定了更加详细规范的发展水平,给了切合实际的教育建议,提出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参考依据,而不是标准,因此,为了正确理解幼儿的学习和合理使用"教育建议",以更好地领悟《指南》的精髓,促进幼儿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本刊于2014年特邀请各位专家在"《指南》大家谈"栏目为大家解决在践行《指南》过程中的一些困惑。本期就"如何在具体的活动中落实《指南》的四个工作原则"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为大家释疑,以促进幼儿教师对《指南》内容和精神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0月,我国正式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教师和家长理解儿童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关注到李季湄老师在她《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一文中指出:"要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必须做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求真务实",只有做到这些,《指南》的实施才能切切实实地"促进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升教师  相似文献   

20.
课程模式是一种实践化的理论,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高宽课程作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也广为人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幼儿的感受与体验,这让长期以"教师教,幼儿做"的美术教育方式为主的教师感到无所适从,高宽课程中的视觉艺术经验成为很多幼儿园借鉴的对象,但在借鉴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用,"情境化实践"可以为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