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产阶级的兴起直接导致了战后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批评马克思分层模式的同时 ,西方社会学家从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中吸取了更多的养分并形成了职业社会分层的理论体系 ,其中存在着功能派和冲突派的矛盾 ,职业社会分层模式也遭受着不同的批判。事实上 ,这种分层模式并不能解释复杂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因此 ,各种分层理论之间兼容并蓄 ,通过综合而逐渐提高其理论解释的全面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产阶级的兴起直接导致了战后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批评马克思分层模式的同时,西方社会学家从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中吸取了更多的养分并形成了职业社会分层的理论体系,其中存在着功能派和冲突派的矛盾,职业社会分层模式也遭受着不同的批判。事实上,这种分层模式并不能解释复杂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因此,各种分层理论之间兼容并蓄,通过综合而逐渐提高其理论解释的全面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理论首先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结构时提出的,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对法国大学校的精英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主要从两个层面来研究:一是社会分层对大学校的教育机会、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获得三个方面的影响;二是大学校教育对法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借鉴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从经济体制改革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影响这一角度,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探讨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进程中体制性因素的作用及影响,说明经济体制的变化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之间具有的密切关系,并认为体制性因素是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最深层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层理论首先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结构时提出的,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本文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对法国大学校的精英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主要从两个层面来研究:一是社会分层对大学校的教育机会、学生学业水平和职业获得三个方面的影响;二是大学校教育对法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傅新球 《历史教学》2006,(11):13-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超越了现代化,进入到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社会分层和阶级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状,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婚姻和家庭都出现新的模式;政党政治也突破了传统的左、右政治分野,力争团结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社会大多数,民族国家也遇到超国家机构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使法国高等教育分流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呈现出新的分流特点,许多措施在促进了法国社会的分层流动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推进作用.总结法国高等教育分流模式及其促进社会分层流动的经验,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分流模式与通过高等教育分流实现优化社会分层流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超越了现代化,进入到后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社会分层和阶级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状,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婚姻和家庭都出现新的模式;政党政治也突破了传统的左、右政治分野,力争团结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社会大多数,民族国家也遇到超国家机构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现代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为背景,分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人对社会分层理论的认识变化,可以揭示中国当代社会分层结构演变的深层次的动因,并说明在社会分层理论上实现理论创新,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分层理论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现代化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在经历了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初创和繁荣期后,因遭到来自理性选择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批评而走向衰落.它被指责为片面、保守、僵化,低估了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然而自80年代中期起,由于发达工业社会文化因素的上升以及非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模式的凸显,理性选择理论陷入窘境,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衰落,政治文化理论重又获得生机并走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性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我们应当借鉴包括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及方法、结构功能主义以及复杂性科学的分析方法在内的各种优秀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取其优点并结合我国国情,为我所用,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法、理论在深入研究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这一重大问题中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本文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基础、流动方向、流动性质和流动阶段等不同维度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中面临的二难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也对西方的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作了中国语境下的扩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分层:一种社会阶层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分层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改变着社会分层的现状和社会分层的基础。然而,关于社会分层的价值问题,西方社会学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功能主义的分层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分层或社会不平等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而冲突社会分层理论强调的则是社会分层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关社会分层原因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分析,都旨在研究各阶层中的社会成员对与现存社会分层相应的法律秩序状态的或认同或抵触的不同反应,并从分层结构、阶层意识和分层机制三个角度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法律秩序的内在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声望研究二十年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声望地位是社会分层理论家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职业声望反映了职业分层的主观维度。文章从职业声望调查研究方法、职业声望研究的内容包括职业声望的社会评价、自我评价、评价标准或影响因素及比较研究等方面全面总结了我国二十年来职业声望研究的基本状况,并着重从方法和理论层面进行了评价,指出目前职业声望的研究方法有待规范、职业声望研究理论的本土化工作有所进展但尚显不够以及对职业声望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发掘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嬗变做一简要阐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是以身份制为核心,是一种单一的政治分层,并且借助于户籍制、单位制和行政制等具体制度,限制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呈现刚性社会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兴起和再分配机制的弱化,职业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成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人们更多地依靠自致性因素来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社会流动频率总体加快,呈现多元社会分层的弹性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教师分层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分层的一种表现,但学界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教师分层是依据教师的学历、教学能力以及与学校其他成员的人际关系来决定教师在学校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的不平等模式,而适当的教师分层将有利于创造一个合理的、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