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宋代抗(kàng)金首领张浚(jùn)推荐(tuījiàn)诗人杨万里担任临(lín)安府(fǔ)要职.但杨万里此时偏巧在家为父亲服丧(fúsāng).按习俗(sú)三年不能离家.杨万里就这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一生诗风不断变化,历代论者皆有定评,然多是转述杨万里的诗集自序。究其实,杨万里存诗九集,并非每一集必一变,而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前属模仿期,学江西体;绍兴三十二年至淳熙四年(1177)是模仿与创新的探索阶段;淳熙丁酉(1177)、戊戌(1178)以后是形成期;绍熙元年(1189)十一月以后为发展变化期。  相似文献   

3.
《宋史·儒林传·杨万里传》载杨万里曾向丞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60人才,“淮次第擢用之”。周汝昌先生《杨万里选集·前言》将此事系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杨万里”条又云:“(淳熙)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今案:杨万里向丞相荐人才之事本在淳熙十二年(1185),不在十三年;所荐乃60人,而非16人,迁枢密院职乃在荐人才之后(次年),而非其前。检《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宋钞本《诚斋集》卷113《淳熙荐士录》,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语师:请大家看屏幕,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荷的世界。和我一齐轻声吟诵上面的诗句。(出示相应诗句的课件)师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师: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花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杨万里笔下的荷花是陶冶情操的智者,那么,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就是抚慰心灵的使者。  相似文献   

5.
正读宋诗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宋代诗人对于具有清美内涵的意象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清风、明月、冰、雪等意象处处可见:只有人生安乐好,享他明月与清风。(杨万里《五月十六病中无聊起来步月》)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范成大《过松江》)入门明月真堪友,满榻清风不用钱。(陆游《书兴》)来从月协天心外,堕在冰瓯雪椀中。(杨万里《和胡运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诗意:牙齿上还留有梅子酸溜溜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多关注他的政治诗和写景咏物诗,少有人提及他的童趣诗。其实,童趣诗恰恰是最能体现杨万里创作的最高成就的诗歌。有鉴于此,文章试图通过对杨万里童趣诗的解读,以彰显杨万里的儿童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杨万里的儿童心性、人生哲学和理论兴趣对其此类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35分)用课文原句填空:(23分,每空1分)1.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相似文献   

9.
杨万里既强调诗为“矫天下之具”,又以“味”论诗。前者是理学家杨万里重功用教化思想的反映,后者则表明诗人杨万里对当时充斥诗坛的以史为诗、以理为诗的一种理性拒绝。二者相较,重情重性才是杨万里对诗歌本质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杨万里于淳熙十四年(1187)作《荆溪集序》自叙其学诗过程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本文拟就其学半山、学晚唐问题作些粗浅探索: 第一章 一、浅谈杨万里学习王安石的问题 杨万里喜爱王安石诗。他在《读诗》一诗中说:“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  相似文献   

11.
探梅     
山间幽步~②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配盐幽菽当时江西有一个名士很自负,常常自夸学识渊博,天下没有人胜得过他。他听说杨万里很有名,非常不服气,给杨万里写了一封信,说要亲自到杨万里的家乡吉水来拜访他。杨万里早就听说  相似文献   

12.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相似文献   

13.
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起,杨万里研究中引入了两个新的尺度:一是对民族灾难的认识,一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论者以为,杨万里对这二者都“缺乏深厚感情”,他的诗,“思想性是不高的”。这种认识,基本上为建国后的杨万里研究定下了基调。所以,多年来,对杨万里的评价,一直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14.
<正>8月20日至23日,"杨万里与南宋文化暨纪念杨万里诞辰8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井岗山大学召开。会议就杨万里的生平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影响、学术著述、历史地位,以及如何打造杨万里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由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北大  相似文献   

15.
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是江西吉水县人。他廉介清正,文思敏捷,谦虚好学,待人真诚,教子有方,至今仍然有口皆碑。 杨万里和陆游、范成大、尤袤,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万里与尤袤的关系特别亲密。淳熙年间,杨万里做秘书监,尤袤住太常  相似文献   

16.
张勇 《现代语文》2007,(5):11-12
本文主要分析杨万里对江西派的态度,从杨万里绍兴壬午年焚毁早年学江西派的诗作,及其对“活法”二字的回避,以及谈论诗歌的有关诗丈作品三个方面分析杨万里自己对江西派的态度。得出在绍兴壬午年焚毁学江西派的“少作”之后,杨万里就不再把自己视为江西派一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宋代咏花诗非常繁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对梅花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在其现存4200百余首诗中有140首咏梅诗,这个数目在宋代、乃至历代诗人中都不多见。分析其原因,梅花不但契合了杨万里在诗中表达情志的需要,更与他个人的志趣、品节有关。通过考察杨万里咏梅诗,我们将不难发现,清新可爱的梅花是杨万里诗品和人格最好、最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先生将宋诗“活法”看作是宋代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对于杨万里的“活法”钱钟书先生有着较高的评价,笔者通过举例分析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并且对比杨万里、陆游诗歌不同评价来印证钱钟书先生对杨万里诗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张镃是南宋中期诗坛的一位活跃人物。他与杨万里过从甚密,堪称知音。他们的交游对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张镃虽未正式执弟子礼,但是内心一直师事杨万里,推赏其活法并努力摹仿;另一方面,杨万里视张镃为中兴后劲,尤赏其诗之“工”,由于他的鼓吹称扬,张铉诗名日隆。但张镃诗歌缺乏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表明他对杨万里的学习终究是取貌遗神。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很少论及杨万里的文气说。杨万里在《诚斋策问》中集中阐发了他的文气理论主张,而《诚斋策问》是杨万里早期的作品,未收入《诚斋集》,是以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当然,这种文气理论也贯穿在杨万里后来一生的文学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中。杨万里的文气说是在其哲学气本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赋予了文气说新的审美要素和审美情趣,提升了“气象”在中国诗歌美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合理地将文气、文体和文法有机统一起来。杨万里的活法理论和诗味说都是由文气说发展而来的。其文气说对中国古代文气理论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