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配合在中国举办的2006俄罗斯年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俄罗斯联邦文化电影署主办,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俄罗斯国家博物展览中心、俄罗斯民俗博物馆承办的"俄罗斯民俗艺术展"于2006年9-11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该展览采用了"民俗素描"的展示方式,选取最能反映地方传统特点的典型艺术品,按欧洲、西伯利亚、中亚、高加索等部分介绍了19世纪至20世纪俄罗斯的各个民族的艺术。不仅展示出每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还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在相似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长期结伴生活,经历相同历史命运而形成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民俗博物馆在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特点和作用民族民俗博物馆是收藏、陈列民族民俗实物、文献资料的专门机构,是普及民俗知识、开展民族民俗教育和研究的重要阵地。它是社会教育事业的特殊场所,它不同于其它正规的教育体系,不是通过书本进行知识的传播,而是通过展示自然、社会,历史科学的标本实物,图片资料来满足观众对多种知识的好奇心,使观众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在得到娱乐的同时,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从而实现教育人民的目的,体现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趋吉避凶、祈福纳祥是人类社会的本能追求,当这种本能的追求演化为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集体习惯时,吉祥民俗也就产生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民族对于吉祥的理解和表达吉祥的方式并不一致,表现在吉祥民俗上也是千差万别;又由于传统吉祥文化内容十分丰富,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汉民族的吉祥民俗做一粗浅的介绍。何谓吉祥民俗从字源上看,汉语"吉""祥"二字早见于殷商甲骨文中:"吉"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4.
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族群的标志,它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可分割。少数民族民俗服饰其独特的背景、特点、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形态,充分揭示了蕴藏在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审美情操和精神追求等深层次的寓意。  相似文献   

5.
郭明月 《科教文汇》2014,(29):92-94
人生仪礼民俗是关于民俗主体的民俗,是关于民俗主体的民俗事象。民俗个体负载着民俗,民俗影响着个体。人生仪礼民俗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混融难分的本质特征。人生仪礼民俗中客观性与主观性不可分割、象征性与现实性混杂、个体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密切交织。人生仪礼民俗承载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与看法,发挥着以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培育个体、传承文化、延续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特征,受民族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民俗、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制约,是社会文化总结构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徽州民居表达、折射出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观,融合了儒家和道家哲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观,反映着历史上我国人民对建筑空间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郑莉红 《科技风》2012,(24):190
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速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诸如苗族刺绣的许多优秀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消逝.本文试图从旅游业的发展对苗族刺绣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贵州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承、发展问题提出一个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伊朗电影导演把一个有着4000年文明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世界,本文试通过伊朗电影在世界上日益扩大的影响,来探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对于民族个性的保持和走入国际影坛之间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的策略等,从而为民族电影工业和电影艺术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静雯 《科教文汇》2008,(20):226-226
伊朗电影导演把一个有着4000年文明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世界,本文试通过伊朗电影在世界上日益扩大的影响,来探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媒介,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对于民族个性的保持和走入国际影坛之间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的策略等,从而为民族电影工业和电影艺术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语言现象,不但具有其词汇的基本意义,而且还有附加的蕴涵意义.这些附加在基本意义之上的蕴涵意义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表述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美学、宗教、民俗、信仰、认知.文章主要研究个别特殊数字的使用方法及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点.文中运用了列举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个别数字的使用规则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论民歌演唱艺术的色彩及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5,(17)
视听语言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从电影《白鹿原》记述历史,表现家庭关系等特点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电影的视听元素做了相应分析,以期对以后有关民风民俗味道的影视拍摄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秋颖 《百科知识》2010,(17):49-50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以狩猎为主的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在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内外的广阔土地上。鄂伦春民族的男女婚事,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围绕着这件大事,鄂伦春民族的许多民俗行为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筝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娱乐方式,风筝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诸多民俗事物,并从侧面反映出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浅析好莱坞经典影片中的美国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霞 《科教文汇》2008,(36):254-254
电影是流动在胶片上的社会文化,好莱坞经典电影深受大众喜爱,除了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大制作以外,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体现的是美国精神,美国文化的精髓。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民族凝聚力和对爱情的追求在这些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往多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底层,因而不太为人注意的民俗,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保护的视野,并在一些地方开始取得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本文就围绕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作一些探讨,同时,作为乡镇一级的民族文化工作是整个国家民俗文化保护最基本的构成,本文还就浙西地区的航埠镇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做一个举例。  相似文献   

17.
余丽 《科教文汇》2012,(3):200-202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态人文环境中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行为特征。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而发生变迁的。本文以互助县土族为个案,采用田野观察和资料搜索的方法,以传统民俗作为社区文化研究的对象,考察了该县传统民俗文化变迁的现象。同时在人类学相关的文化变迁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影《梅兰芳》的创作,应该说是包括陈凯歌在内的一代导演回归本土文化、挖掘民族瑰宝的一个可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崔丽君 《科教文汇》2012,(28):65-66
乡村是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民俗文化最好的保存地。民俗与基础教育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也是保护我国民俗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江西省进贤县自圩乡“牛会节”这一传统民俗中蕴含着与现代农村小学教育相统一的价值元素。本文通过对这一个案的研究.探讨历史民俗在农村小学教育应用中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娟 《科教文汇》2008,(15):164-165
本文介绍目的派的文本类型理论和原文分析模式,并力图用实例证明应该如何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运用一个系统的操作模式,和如何利用不同民族的心理机制的特点成功实现电影译名的感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