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耕 《新闻爱好者》2022,(10):47-50
制作及运用卡片是史学界的传统史料方法,也是以方汉奇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新闻史学者的成就来源。新闻史至少包含新闻的历史、新闻事业的历史及用新闻史料构建的历史。新闻事业的历史作为报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依靠集报式卡片。随着年鉴派新史学演进及社会文化史方兴未艾,在史学界曾一度边缘的新闻史料越发受重视,对应专题式卡片。综合式卡片在借鉴史学方法的同时兼顾新闻本体属性,值得期待与探索。卡片方法有独特优势及不可替代性,需要守正创新。卡片运用在疫情新闻史、医疗卫生新闻史、军事新闻史研究中的一些个案值得分享。  相似文献   

2.
新闻史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展覆衍变规律的科学。以史为鉴,可以得到智慧和启迪.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和专业知识。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类型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的丰富经验,对我们新闻业的采编业务、经营管理都会大有裨益。新闻史,可以成为当今新闻事业的坐标.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定位,令人纵横捭阖、视野开阔。新闻事业的发展需要反思历史、总结经验。历史上不乏著名报刊利用社会力量协办专刊专版的例子。邵飘萍办的《京报》有24个专刊和副刊.都是由社会力量协办的。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为此,从本期起中国新闻史学会与《新闻与写作》合作,创办“新闻春秋”专栏,到新闻事业史这个坐标中寻找焦点。本专栏将力求知识性、服务性、可读性并举,内容涉及新闻理念与业务、经营管理、著名案例和人物事件、新闻与法等等。愿大家在新闻事业的坐标体系里.找寻到一个个有价值的点。  相似文献   

3.
呼唤中国的大众传播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新闻大学》2001,(1):30-32
大众传播史不同于新闻史和媒介专史 这里所说的“大众传播史”与“新闻史”的不同,在于“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的不同。大众传媒既包括一些新闻活动,又包括一些非新闻活动,而新闻事业则是由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活动。以往的新闻史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主体是报纸新闻部分,近年来兼顾到广播电视新闻。虽然或多或少也涉及到  相似文献   

4.
创办第一所新闻学校1946年2月,为适应解放区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在江苏淮阴创办了专门培养新闻干部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见图1),这是新华社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兼任华中新专校长(1946年5月范长江调往南京后,由恽逸群接任校长),包之静任副校长,谢冰岩任教育长.专业分编(辑)通(讯)、电务、经理三科,学习时间为6个月.  相似文献   

5.
书讯     
《世界新闻史纲》陈力丹著的《世界新闻史纲》,7月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研究者出版的第一本世界新闻史专著,它包括世界新闻史概述和16个主要国家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的历史及国际共运新闻事业史。书后附有近百个国家最早的报刊一览表和供自学者参考的复习题。定价2.40元。欲购者请与福建人民出版社孙崇雄联系。(耳束)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中国新闻史是中华民族新闻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新闻史。”在民族新闻学研究队伍中应当李先提倡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在这里,我想指出,成舍我先生的新闻活动与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曾经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首先,北京是成舍我报业集团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报刊的发祥地之一,特别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少数民族报刊的最早发祥地。…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7,(10)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对中国新闻史的意义文/王春泉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大幕上,以“大历史眼光”观,延安时期新闻事业具有铸写历史的非凡意义,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模式。本文将1935年10月到1947年十余年的新闻辉煌勾勒出一个大要。1、一种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8.
胡正强 《新闻知识》2006,(11):23-26
新闻史研究作为一种学术实践,必须在一定的新闻史观指导下才能有效而现实地展开。遗憾的是,大部分新闻史著作要么体例雷同,分期雷同,史料雷同,褒贬雷同,甚至连叙述语言也大同小异。细究其故,新闻史研究者缺乏独特个性的新闻史观,则是不可小视的原因之一。新闻史观相同或相近,导致新闻史叙述实践中有关新闻史的分期、体例、褒贬本本沿袭,部部套用,生动、丰富、复杂的新闻现象就被简单化地定型于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传统的新闻史观在建构了我们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制约了我们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的整体认识或者是另一种…  相似文献   

9.
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历来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基础组成部分。顾名思义,新闻史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因此,想要在新闻史研究中更进一步,把握住新闻史研究的前沿,运用好历史学研究中的相关方法,并辅之以文化、经济学、传播学等跨学科视角,对当下的新闻史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中国新闻史。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新闻特别是军事新闻带来崭新之风。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军事新闻事业的发展,文风的巨变不能不书写一笔。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7,(1)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国新闻史研究缺乏"范式",主要表现为缺乏适宜的历史观,系统的研究方法、恰当的研究范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新闻事业落后于同期世界新闻事业的历史现实;二是长期以来倾向于片面学习某些国家新闻经验,忽视自身特殊性;三是将外国新闻史与中国新闻史分而治之,忽视了我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都是以世界新闻事业、世界新闻理论发展为基础的。新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社会学、新闻文化史等研究方法的传入,我国的外国新闻史研究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大多操持"社会史中的专门史"的立场,使得外新史中的国别史研究、专题史研究蔚为壮观。但这些变化依然未能解决"范式"的问题。本文认为,张昆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一书在研究"范式"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人类文明进程"为指导史观,以媒介演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研究思路,以样本分析为主要方法,以对文明进程造成重大影响的国家、事件、人物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2.
由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担任主编,宁树藩教授、陈业劭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经全国新闻史专家学者们近五年的共同努力,业已全部完稿。全书共三卷,200万字,插图200幅,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本科新闻史教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 《新闻界》2006,(4):122-123
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和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中增设报学系开始算起,中国的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最早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专著是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今天,中国很多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所使用的新闻史教材主要有下列几种:高等教育出版社: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  相似文献   

14.
张默 《今传媒》2012,(9):136
新闻史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点记录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人们学习新闻学具有指导作用。我们从新闻史中可以发现和掌握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指导新闻工作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著名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担任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宁树藩和人大陈业劭教授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誊,本月初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至此,这部多卷本的新闻史专著,已全部出齐。《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是“七五”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和中国新闻史学会的重点协作项目。全书共三卷,3553页,264万字,200余幅插图。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了《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课题。长期以来,我国除有若干断代的新闻史著作外,还没有一部系统的权威性的多卷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研究和出版这部书,是为填补这个空白。这项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新闻漫画、新闻法制、新闻广告、新闻教育、新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等有关新闻事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和新闻工作者的历史。时间的跨度从古代一直延伸到当代(截止到1986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新闻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历史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总结和归纳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及其新闻工作者对中国历史新闻学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史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中国新闻历史知识和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评价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及其涌现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各类人、事、物,并能"以史为鉴"。在新闻史的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发现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精神,为日后成为优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七年,是我国新闻学空前繁荣的七年,也是新闻史的园地上花枝春满,蝶舞蜂喧的七年。从全国解放到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十年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新闻史成果,只有高级党校新闻班和人大、复旦两校新闻系编写的三部现代新闻事业史讲义,一部有关《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20.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