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武术史上,少林武艺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的起源问题至今仍然隐藏在历史迷雾之中。很长时期内,人们一直认为少林习武开始于初唐少林僧人昙宗。明人王士性《嵩游记》就说:“自唐太宗以退王世充故赐昙宗官,僧各习武,武艺俱绝。”认为自昙宗封官以后才有“僧各习武”的局面出现。明徐学谟《少林杂诗》中也说:“怪道僧徒偏好武,昙宗曾拜大  相似文献   

2.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的史料分析,还原了隋末唐初、明代少林寺僧参与政治与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丰富了少林武术文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二者文化价值取向趋同,一致指向“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精神层面。“十三棍僧救唐王”培育了“明代僧兵抗倭”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而“明代僧兵抗倭”演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少林棍论略     
对“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的由来进行考证,分析了紧那罗王与少林棍的关系以及明代少林棍的发展,并总结了少林棍的内容与特点。  相似文献   

4.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僧助唐"是历史真实,但其中既无"武术",也无"武僧"与"棍法"."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一个夸大了的文学故事和民间传说.前者为后者的出现,提供了可供发挥的最好的蓝本和素材.但"十三僧助唐"毕竟是"武事",因此也不能说它和后来的少林武术、少林武僧毫无关系.它为少林寺参予政治与军事开创了传统,并成为少林武术、武僧追述历史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座谈访问等方法,论述了少林寺武祖稠禅师少年习武邺下寺院和受戒为僧的过程,稠禅师是少林寺有文献可考的最早武僧,他少年习武与少林寺无关,与外国信佛高僧也没有关系,少林寺武术的始祖实为北魏时期的稠禅师.  相似文献   

6.
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福建少林寺”长期来在海内外(尤其是习武群落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它是史学界讨论天地套起源时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研究有关中国武术史和少林武术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我们认识多样式的少林武术文化构成,提供了一个详实的样本。作为一个由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长期共同氤氲催生的文化概念,其中既烙有明季的历史文化印痕,也有清代天地会出于纠众结盟的需要,更反映了人们在当时少林武术文化辐射下的多元价值诉求。由于这一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地址的实指寺院,故而囿于了实证主义方法中的“南少林诸说”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往往难以自圆其说,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论明清时期少林寺拳法的发展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期以前,少林寺僧习拳是以实战技能的训练为主,明中期以后仍然保持这种传统,寺僧多攻拳法,逐使少林拳法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代,虽然严禁民间习武,但少林寺的习武活动并未中断,寺僧既习拳又兼习导引行气,同时不断向社会传播其拳法,清代前期和中期,少林寺僧所习拳法,仍主要是用于手搏的拳势,《拳经·拳法备要》二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清代后期,少林拳术套路才开始发展.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宗教,除某些原始自然宗教外,大多数神学宗教是不能涵容强烈攻击行为的。佛教更是如此。但在中国佛教中却出现了有名的少林武术,这种现象是极其特殊的,这是由于,出于种种历史机缘和个人因素,中国佛教同武术文化之间发生了一种粘附性的双边关系:其一,创寺者跋陀及其弟子个人嗜武因素;其二,当时的阶级冲突因素;其三,少林僧助唐事件;其四,少林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发源地所提供的特殊宗教宽容因素。正是因为以上因索的整合作用和合力,导致了明清时期武术同佛教共同创造出了少林武术,形成了以少林拳和少林棍为核心的武术拳械技术体系。但是,中国武术同佛教理论还没有发展为日本武道那样的禅武内涵性融合,这是今后中国少林武术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多少年来,少林武术以它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皈依弟子,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社会声誉。然而,如何看待少林武术的历史形成,至今为止依然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有关少林武术的历史源起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为南北朝说、隋唐说和元明说。前两种观点,目前尚未得到史料佐证,而后一种观点,据各种文献记载,依稀可梳理出它的基本脉络,并不晚于明中期,少林寺内的习武活动已成规模,并以勇武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历史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演绎与推理法研究了少林武术的开创和发展与北方地区邺下寺院尚武传统关系,结果表明:稠禅师是我国武术史上有文献可考的少林寺最早武僧,但稠禅师幼年习武与嵩山少林寺无关。少林寺初祖跋陀从未传教稠禅师武功,健身自卫是稠禅师发愤习武的主要动因,北朝时期的稠禅师幼年习武是在邺下(今河南安阳一带)寺院,他是带着一身武艺到的嵩山少林寺。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全面、客观地分析诸多"起源说"的基础上,认为少林武术起源是以"禅武结合"第一人僧稠入少林寺时间为界限的,即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同时,少林武术是在军事实践与汲取民间武术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武僧集体智慧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试论明清浙东内家拳的拳理技法及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自16世纪前后的明中期开始,中华武术苑地里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诸家拳艺技法。其中,在技艺上体现为以静制动的浙东内家拳出现,是继主于搏人的少林拳之后中国武术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对后来传统武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尽管历史上留下了诸如黄百家有关内家拳拳理技法的记述,但对这些材料如何读解以及该拳理技法具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长期来少有研究者涉及。文章围绕世传的所谓《内家拳法》、内家拳的拳理技法及其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论述,希冀能对有关传统武术理论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少林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少林功夫更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以少林功夫为核心的少林文化历经千年沧桑后,在新的求和平共发展的社会历史时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向纵深化发展的时期,本着“扬弃”的发展观,本着体现少林功夫本身所具有的东方性、系统性、独特性的文化特性为宗旨,兼收并蓄完善自己,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被世界各国文化界所肯定,被广大信徒和武术爱好者所青睐。当今,少林文化以少林功夫为传播载体,以传播佛教信仰为精神核心向全世界人展示着她独特的“禅武”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少林武术文化具有社会普同性和文化信息共有性,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有利于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和向国外的传播,而且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探讨少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