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美国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领导世界、维护其霸权地位。美国以武力或“柔性”施压在中东地区推行美国式的民主而使得民主失去了原有意义,变成“危险的民主”。“适应型民主”对美国与阿拉伯世界都提出了要求,它的实施对中东的民主化进程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其控制中东、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学角度看,制定该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民主化改造,扶持建立亲美的国家政权和组织。削弱和瓦解OPEC组织,进而控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2/3的中东石油资源,从经济上称霸世界,控制盟国,遏制潜在对手。  相似文献   

3.
新保守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9.11"事件后的中东政策、美欧关系和亚太政策三个方面。其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了布什政府一系列中东政策的制定,包括做出发动伊拉克战争、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强硬态度处理伊朗核问题等决策。然而,新保守主义有着"过分的现实主义"和"过分的理想主义",面临着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与美国传统政治思想格格不入、过于关注以色列利益等诸多挑战,其外交政策推行的阻力日益增加,因而布什总统在第二任期内开始逐渐放弃具有强烈进攻性的"布什主义",尝试实现新保守主义的"软着陆"。然而,对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政界最终究竟是"去"是"留",还要看中东局势的发展,以及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民主两党角逐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美国从建国之初就在中东推行民主战略。美国民主战略的理论依据主要为“天生优越论”、“天赋使命观”和“民主国家和评论”。美国在中东的民主战略经历了初步推行、全面推行和强制推行三个时期。美国民主战略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国家利益。理论上缺乏合理性,实践中采取双重标准,伤害了中东人民的民族自尊。  相似文献   

5.
中东作为连接两洋三大洲之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源头以及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地,一直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所在。随着伊拉克战争的打响,布什政府开始在中东实行民主改造新战略。本文试分析美国在民主和平论外衣下的新干涉主义在中东政策的具体实施,并对美国在中东民主化进程扮演角色和实际效用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6.
新保守主义民主理论是当代西方民主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自由和平等及两者关系的系统阐释构成了其理论基础。新保守主义所理解的平等是机会的平等,是人们在自由升降的社会中自由施展自己才能的平等,而不是结果的平等,因为后者只能造成对自由的践踏。而人们的自由发展必然产生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于是少数精英脱颖而出充当社会的统治者便势所必然。由此新保守主义合乎逻辑地得出了精英统治和限制民主的结论。新保守主义在民主问题上的保守和折衷态度,实际上是西方社会价值体系中自由、平等,平民之间固有的深刻矛盾关系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7.
位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王国,石油美元使得其经济飞速发展,但其政治上却仍然是家族统治的君主体制,随着民主化浪潮的发展,美国“大中东计划”的出台,其政治体制暴露出弊端,民主呼声日渐高涨,自身为适应民主化作出改革和探索,使得其实现民主政治具有了可能性。由于其伊斯兰特性,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沙特的民主政治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渐进性。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有许多创新点,特别是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观点;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论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思路和“落实依法治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举措。十七大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作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民主并不意味着“善”。“无限民主”(即不受法律限制的民主)会导致“恶”的产生;只有接受法律制约的民主即“有限民主”才能为人民带来自由和幸福,民主只能是法律下的民主。哈耶克的这种民主思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现代改良主义的两种主要形态,而拉斯基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则是二者的过渡性阶段。文章在阐述“民主的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其承启性和思想本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英帝国在近代外交史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争结束后英国对中东阿拉伯诸行省的安排,既给阿拉伯人许诺,支持阿拉伯人"独立"和"统一",又给犹太人允诺,支持犹太人建立"民族之家",同时允许法国人得到叙利亚(包括黎巴嫩),与法国共同受国际联盟"委托"统治阿拉伯地区。而英国的真实意图则是如何建立自己在中东的持久控制,既不想让犹太人建国,也不想让阿拉伯地区统一,还不想让法国人过多染指。事实上犹太人、阿拉伯人看到希望却得不到实利;法国表面上与英国平起平坐,实则受到英国支配。最终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陷入失控状态,以不体面的方式收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在中东实现和增进国家利益,无疑会面临诸多挑战与风险。在风险"场景"上,既包括美国中东"霸主"地位的强化和延续,又包括"多国"力量在中东围绕地缘政治和"低级政治"诸内容的博弈,还包括中东内部自身状况的恶化等其他方面。对相关风险场景的认知,有助于规避相应风险,谋取中国在中东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冷战期间,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始终是美、苏争夺的焦点。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政策与其说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不如说是保护以洛克菲勒石油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几个垄断财团的利益。可以说在中东这一地区,美国的国家利益与洛克菲勒石油跨国公司的利益出现最大程度的重叠,并使美国执行带有“中东特色”的外交政策。文章拟简单阐述,并试图从中找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经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关系研究理论中,层次分析法是研究国家外交政策的一种独特方法,个人层次是层次分析法之一。该方法认为决策者及其个性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决策和实施。杜鲁门政府时期中东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尤其是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对杜鲁门政府中东政策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哈马斯是一个具有强烈伊斯兰宗教意识形态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深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影响,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主张暴力反抗以色列,代表部分激进穆斯林的利益。2006年哈马斯击败法塔赫成为巴勒斯坦执政党。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主张逐渐由强硬向务实政策转变。哈马斯崛起,打破了巴勒斯坦国内法塔赫“一家独大”的局面,围绕权力分配两派爆发激烈冲突。哈马斯掌控巴勒斯坦政权给中东和平带来变数。哈马斯对自己政治主张的把握方向将决定其执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美国长期以来执行亲以色列政策,美国犹太人对此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论述美国犹太游说集团的内在资源及其对国会和美国中东政策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展示出美国亲以色列政策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浩宇 《海外英语》2012,(18):287-288
The Middle East is so religiously diverse that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Judaism,Christianity and Islam,are intercon nected and each originated within the Middle East.Islam in its many forms is by far the most heavily represented religion in the region though many branches and sects diversify and segment it.In addition to the widely acknowledged religions,smaller,mi nority religions such as Bahá’í,Druze,Yazidi,Mandean,Gnosticism,Yarsanism,Shabakism,Zoroastrianism are also prevalent throughout the Middle East.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Mideast civilization and attempts at outlining a religious map of the region.Finally,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Hellenistic culture,Jewish religion system and Roman polity all had found their way into spread ing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before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religion established itself in the Middle East.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英国中近东政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关于“维持奥斯曼帝国完整”的中近东政策经历了不明确、初见端倪到形成确立的变化过程。本文分析了这一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并阐述了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根据英国中近东政策的需要,促成1841年《海峡公约》的签订。  相似文献   

19.
中东北非发生动乱,显示霸权机器正在把人类“真理”降低为权力等价物;西方国家创造性的权力聚合,使非西方国家卷入西方政治大探险的漩涡。国际关系进程中身份与对外政策紧密相扣的态势愈演愈烈,国际政治史不再是一质性”的延续,更不再是“强硬”赢家和‘欺弱”输家之间“零和游戏的象征”,而是霸权国家凌驾于弱国的流水线权力能量和欲望发酵的产物。中东北非政局变化,难以说明是代表“反动者”摈除专制政治的革命性标签;它们传统的国际政治舞台最终可能坍塌,也难说明就是先于人类生命存在的自然选择过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