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试题是教学的风向标,作为高三教师,我们更应关注高考考题,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思路,依稀找到未来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发现2016年全国Ⅱ卷语文试题命题凸显创新能力,着眼考生语文素养。试题基本保持了近年来形成的试卷结构,在题型的设计上有所创新,在能力要求的考查上渐进提高,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试题依然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包含论述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的“考试指南”为高考冲刺的学子们和辛勤的老师们提供了最新信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对本年度高考语文试题的展望,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确实为高三学生的迎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经考后核实,《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有许多处与1999年高考试题相吻合。一、语言运用加大比重《语文教学通讯》第5期上明确指出,今年高考会“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今年高考语文,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题的考查”。这与1999年的高考试题是相吻合的。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第五大题为10分,其中语言运…  相似文献   

3.
许纪友 《学语文》2007,(1):27-28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的策略和方法是每届高三语文教师不可避免的和要深入思考的一个永恒话题。不同的学生群体,稳中有变的高考试题“,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等等,这些元素的变化,它促使广大一线的高三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地调整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的策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上海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如何使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更富有针对性,研究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会带来不少积极的启示。一、回归教材在为期近一年的高三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对高考模拟试卷的训练和讲解中,试图以题海来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而课文教学则以减省为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考试结束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又自然而然地议论起今年的语文试卷,揣摩着这根“指挥棒”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影响。其实,试卷成为中学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并非命题者的初衷。高考  相似文献   

6.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视野下的新高考语文试卷,设置了较多的结构不良试题,意在更好更全面地考查语文关键能力与语文学科素养。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以新高考语文试卷为样本,析解其中的结构不良试题,以期对高考语文命题、高考语文复习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每年的高考试题都将对教和学产生很大影响,教师会反复揣摩,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更要作大量模拟性练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这份试卷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了解高考的要求和日常教学的差别。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少数考生,反过来说,就是把淘汰大多数考生作为自己的目标;教学却要面向大多数,这是条根本原则。因此,从本质来说,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不注意这个区别,盲目地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循序渐进是学习的基本规律,违反了这一规律,能力并不能得到提高。有两个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一是许多人精心编制模拟题,大量应考生埋头于这类练习,但是每年的试卷发下来,总要感到不能适应;二是有的考生第一年没有录取,复习一年再考,成绩虽有  相似文献   

9.
透过高考语文试题的种种表象,抓住《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之“四层”的基础层——必备知识——及其运用的实质,从五类试题评析了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题路向,揭示了不同考题背后不同的逻辑支撑(即相关语文必备知识),将会对高考语文命题与高三语文复习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进入高三后,学生几乎每周都有一次高考语文模拟试题训练,试卷讲评课也就成了高三语文课的重要课型之一。但是试卷讲评课相对于新授课,因涉及知识点多,备课工作量大,又往往成为高三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试卷讲评的肓目性、对答案的现象时常存在。怎样才能上好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呢?在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肖剑 《物理教师》2007,28(9):58-59
随着“高考”帷幕的徐徐落下、随着时光的缓缓流逝,人们会把对“2007江苏高考物理试卷”的种种评价逐渐淡忘.但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却不应该忘却,而应该从中汲取点什么.高考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笔者结合命题组提供的“参考解答”,认真地琢磨了这份试卷及试卷的每一道试题,确实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朱煜 《历史教学问题》2005,(5):97-100,10
2005年的高考是江苏省高考独立命题的第二年,今年江苏也将加入到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的行列。高考试题一向深受社会重视,尤其是高中的教师与学生,往往以高考试题作为复习、模拟的对象,不惜反复推敲、仔细揣摩,其对高三教学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透过2005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许多地方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高一教学高三化”现象,高三的许多教学内容被及早地“下放”到高一,高一的孩子刚刚告别中考,似乎一转身就要直面高考了。原因在哪儿呢?仔细分析一下多地高一语文的期中、期末试题,就会发现这些题目与高考试题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题量、题型、考试时间、试题分值,甚至试题难度与高考题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十年磨一剑,两日见其锋。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刚尘埃落定,对各种不同版本试题的评说已是众说纷纭,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在这里并不想就高考语文试卷本身进行评析,而只想在揣摩完2007年高考江西语文试卷(以下简称江西卷)  相似文献   

15.
朱平 《地理教育》2002,(5):40-41
同许多省市一样,重庆今年是第一次参加“3+x”(文、理综合)高考,这对于高三广大教师和应考学生,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参加今年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主观卷的阅卷工作中,笔者感悟于学生答卷,现从试卷特点、试题评析、高考复习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试卷特点重庆今年使用的是旧教材版“3+文综”考试试卷(试题地理部分刊载于本刊本期第36-37页),文综试卷总分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运用”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富于魅力的部分。其魅力主要在于其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的“变幻莫测”。其“变幻”性是缘于试题内容紧紧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因现实的“多彩”而使得试题富于“变幻”;其“莫测”性则在于备考过程中缺乏能够操作的“成熟套路”用于仿效训练。这些对高考考生提高语文成绩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近些年的高考实践看,“语用题”得分率一直低迷。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一组“语用题”指导性文章,希望从解读语言运用规律的角度,供广大高三学子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六年连续参加高考评卷,每年都听到有人说:试题距离中学课本越来越远,中学教师无所适从,语文不好教,无法教。笔者认为,语文是难教,但这“难”并不能归咎于高考试题与课本的脱钩。一、高考试题脱离课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据统计,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的,90年是16分,91年21分,92年13分。今年北京、湖北等六省(市)所采用的语文试题的则仅占5分。尽管这几年略有反复,但总的趋势是直接采用课本内容的越来越少,这符合“一纲多本”的格局,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位高考命题专家在谈到语文试题时明确指出:“会考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不  相似文献   

19.
凌云志 《中学教研》2008,(10):34-35
案例1笔者在与高三教师谈到“数学高考复习”的话题时,教师反映:学生在解答2006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最后一道题时,竟然全班无一人能得满分.叹息之余,教师翻开试卷与笔者共析其因.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必修目标“表达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头戏,因此写作复习倍受高三师生的重视。但在整个高三语文复习备考中,怎样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而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却长期困挠着许多高三语文教师和广大考生。为此,笔者往高考语文复习备考中,对写作复习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就算抛砖引玉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