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驶入“高速路”,开放、创新、自主的课堂渐渐浮现。而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显课堂教学的问题意识、对学生要进行赏识激励等课改理念却在悄悄地成为课改优质课冠冕堂皇的包装,是低级的“模仿秀”,大有夸大之势,以至于走入一个个误区。  相似文献   

2.
郝巧英 《新疆教育》2012,(20):127-127
自从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课改在教师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入校园,带给我们一个明媚春天。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成为课改的热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追求知识的主人。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特征,课改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课改,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互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学、善学”。采用互动探究式教学法,我觉得轻松自在,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愉悦。学生们也觉得意兴盎然,回味无穷。我深切地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其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学习中心”意识。新课堂倡导的“学为中心”,就是要追求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课改的逻辑起点,就是将“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课堂学习从哪里开始,要以学情为依据;课堂学习走向何处,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堂学习以什么方式进行,要与学习内容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继续推进,让课堂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呼声,以其准确的价值取向,正在成为当前课改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对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12):F0003-F0003
聚焦课堂促课改,锤炼师能铸师魂。学校提出改革课堂教学的目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葆有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章建 《考试周刊》2012,(17):65-66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现在全校正在推行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施了新课程的改革。我将从“为什么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还”,以及“还些什么”三个方面阐述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凤春 《山东教育》2002,(26):10-13
2001年,高密市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之后,高密市教育局领导在课改启动会上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主战场在课堂,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让课改的最新理念在课堂上扎根!”并且着重指出,“要努力建设绿色课堂,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课改半年后的今天,高密学子解放了,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新课改所倡导的“参与、体验、感悟”的教学方式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这里建立,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正在课堂里潜滋暗长。“如今在课堂里听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自觉追求。近年来,在课改实践中,我们坚持牢固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以构建“以生为本,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更好的深化课堂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课改为契机,创新为动力,加强初中生物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提出了“自学—探究—归纳—迁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冯里 《教师》2011,(11):103-10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建设有效课堂已成为一门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让课堂焕发生机,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是开展“有效课堂”建设的主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3.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应依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把课堂教改关注的目光移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来,而不是热衷于“表演”的优质课、比赛课之类本末倒置的课改。  相似文献   

14.
课改评价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针对《纲要》要求,我们立足课改研究,全面优化评价体系,使课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课堂评价,注重多元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能体现“四化”,即自主化、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从这4方面进行。1.课堂教学自主化。所谓“自主化”,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我校“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始于2011年,至今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通过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云阳学校“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我校结合课改实际,提出“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 “学习型”课堂教学,课堂的主线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整个课堂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笔者在“学习型”课堂改革大背景下大胆创新,在数学课堂上提炼出了“三环九步”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都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主流。课堂变热闹了,学生阅读体验、感悟,自主、参与实践的机会、次数明显增多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体验的肤浅、感悟的偏差、实践的流于形式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课堂教学的效益并未因此有多大的提高。当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时,我们认为备好课,上好课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教学案例,作为课改的一只“麻雀”,用来时时地解剖,成了推进课改精神进课堂的抓手。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是目前美术教育的焦点,而课堂是“课改”实施的阵地,文章将围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怎样应用“联系生活、联系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实践活动”的“三联法”,开展生动的美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愿学、好学、能学。  相似文献   

19.
课改进行至今已经历了数次蜕变,日臻成熟,“公开课”无疑成为了展示课改变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对“公开课”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课改带给学生、教师和课堂的种种变化。笔者参加了“公开课”展评活动,观摩了20余节“公开课”,感动于课堂教学民主、宽松的环境,教师务实的服务学生的理念,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切身感受到了课堂教学所发生的变化和进步。同时,困惑也随之产生,深切体会到去深入地挖掘、解读、面对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实施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越来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成为课改后课堂上的一种“时尚”,从而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从理念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但是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化,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诸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把联系生活实际作为唯一的方法,淡化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教师对情境的创设缺乏全面深入的考虑,虽然耗费了大量心血和教学资源,却未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