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时期,期刊编辑面临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子出版技术的挑战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革命的冲击下,出版界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电脑制版打破了传统的手工制版工艺,文字已采用计算机排版,而且这部分工作在程序上已由编辑部来直接完成;出版物也突破了纸介质的单一品种,磁盘、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相继涌现,且出版形式也不只是无声的文字、图像,还包括了有形有色的、可视可听的、可复制的电子出版物。以文字、纸张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期刊现已难全面实现传播信息更全、更新、更准、更快的多种要求,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以其包含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更加完美、成本低、不受数量限制等优点成为期刊发展趋势。未来的稿件多是电子稿件,即是已经数字化的稿件,文字已经录入,图像声音都已处理好,只需编辑加工即可;未来的期刊出版形式将由作者自己选择,是网上出版,还是制成光盘出版或是印刷成册出版,只是要求出版者把信息加工成出版物信息就可以了。相应地,未来的期刊编辑,不光是文字编辑,更是声音、图像编辑;未来的出版系统提供给编辑的不仅是一个文字、图形加工平台,而是一个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的多媒体加工平台,传统的征稿方式也将转变为电子征稿与集稿方式。编辑活动领...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改权是学术期刊编辑履行工作职责的基本权利,是编辑对作品作修改、加工、制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因而也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毫无疑问,一方面,应充分保证学术期刊编辑的合法修改权;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编辑要强化修改权意识,合理、合规、主动、积极地行使修改权,使期刊真正成为真知和良知的载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一、学术期刊编辑修改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对编辑的修改权做出明确规定:“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①认真解读这一法律…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方便、快捷的海量信息平台,为期刊编辑工作者提供了高效、快捷、方便地获取资料的途径。网络时代也对编辑自身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编辑工作者素质高低将对期刊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中,笔者通过对自身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探讨网络时代对期刊编辑素质的要求,旨在为广大期刊编辑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影响的逐步扩大,网上投稿、审稿、编辑加工系统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着期刊编辑的工作方式,需要编辑提高行业基本素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作为医学学术期刊编辑,还需要跟进不断发展的医学,融合网络时代下医学和编辑行业的新要求,整理出适应发展的新工作思路,利用网络便捷、高效的优势推动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屈清慧 《编辑科技》2000,12(4):60-61,64
论文的编辑加工是青年编辑的入门“功课”,作者总结了从内容核查、文字加工到技术加工三个方面。显然还有待于深入学习,进一步拓宽思路,才能胜任一个优秀的科技编辑。  相似文献   

6.
崔树胜 《出版广角》2015,(16):28-29
体育学术期刊是体育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学术研究提质增效、开拓创新的基本依托。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必须紧紧围绕转型基本要求,抓住当前科技革命与信息社会发展机遇,将优化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结构作为出发点与着力点,不断完善体育学术期刊在数字时代的调适与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
做好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的编辑加工是青年编辑的入门"功课",作者总结了从内容核查、文字加工到技术加工三个方面。显然还有待于深入学习,进一步拓宽思路,才能胜任一个优秀的科技编辑。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电子出版以其成本低、传播广、容量大、形式多及趣味性强、便于复制利用等特点使传统的出版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是我们每个编辑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网络时代编辑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9.
汪沛 《出版科学》2018,26(2):48-50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是整体性的"话语事件",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话语生产的"参与者"和话语传播的"推动者".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整合性和内隐性等独特属性.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多元化,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报刊编辑作为报刊媒体的重要决策人,如何利用网络科技优势,对传统报刊媒体进行改革创新,是当前各报刊编辑面临的巨大难题。本文对网络时代报刊编辑如何创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报刊编辑适应网络时代媒体变革、创新编辑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陈西玲 《出版广角》2021,(14):47-4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新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既面临机遇,又充满挑战.一方面,学术期刊要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道;另一方面,学术期刊传统的出版发行路径遭受新媒体的严重冲击,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和功能面临从传统型编辑到复合型编辑的重新定位与转换.编辑要具备传统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沟通交流等基本能力,同时在编辑流程、出版形态、传播方式等层面也要提高全媒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罗联 《采.写.编》2022,(1):132-133
互联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得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文化输出载体,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对其稿件的审核、加工、编辑等环节都有着更多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编辑业务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任务,探寻网络时代背景下对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的素质要求,帮助科技期刊编辑不断拓...  相似文献   

13.
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他环节的工作做得很好,编辑加工这一环节未做好,也会使工作失色,甚至会造成难以挽救的损失。编辑加工涉及到若干方面,这里主要谈编辑加工的方法。 编辑加工的方法,是和编辑加工的内容密切相关的,凡是需要加工的地方,就是加工的内容,就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修改文字与整理格式,是两种不同的加工内容,因此,加工的方法也不相同。文字加工因具体内容不同,加工方法也不一样。常用的加工方  相似文献   

14.
杨涵  张小强 《编辑学报》2023,(3):258-262
从编辑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并分析了学术期刊编辑的转型路径。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有:优化学术出版工作流程并提高加工质量、强化编辑把关能力和效果、AI生成内容给编辑从事全媒体传播活动提供了机遇、提升学术出版资源配置和编辑价值创造力。但人工智能也带来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协调、面对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人工智能生成的新媒体形态等挑战。期刊编辑需要锻造数据分析和价值发现能力、提高智能环境下的把关能力、形成与技术协同的全媒体编辑能力和以人文价值驾驭新技术的新能力应对上述挑战。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编辑的工作主要是接受任务,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图书市场的要求,编辑工作的重心开始向设计选题和组稿转移。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文字加工是否还有必要?如何解决编辑设计选题、组稿和文字加工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做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出版界同行。  相似文献   

16.
韩颖  李鸿斌  李淑娟 《今传媒》2011,(7):125-126
编辑加工是期刊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审稿工作的细化和延续,也是后续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内容加工、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阐述了编辑加工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灿华 《编辑学报》2002,14(Z1):19-20
在网络时代,作为对知识、信息与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提炼和传播的媒介,科技期刊及其编辑工作正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网络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期刊编辑只有尽快转换角色,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具体体现在:彻底改变观念,努力学习和掌握网技术,使编辑工作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编辑定位似乎是一个关乎编辑个人发展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直接影响出版社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编辑定位问题进行思考、探讨。 传统编辑的工作是从事组织、审读、加工整理书稿;而现代编辑的工作更加注重选题策划和组稿,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跑市场、抓选题,改变了过去埋首案头的习惯。责任编辑制集组稿和文字加工于一人身上,有一定的缺点,如可能因急于加工发稿而延误组稿时机,也可能因加强选题策划、组稿工作而忽视或削弱了书稿的审读加工。另外,选题策划、组稿和审读加工虽然不  相似文献   

19.
编辑加工是期刊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审稿工作的细化和延续,也是后续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和保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内容加工、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阐述了编辑加工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陈静  余望 《中国编辑》2023,(8):78-84
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融合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的传统价值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但伴随而来的机遇也赋予学术期刊编辑新的价值。在出版能力单一化、同质化的趋势中,学术期刊编辑的传播意识、传播能力和服务能力无法有效适配新业态下学术出版需求,难以应对学术平台多元化和学术评价多样化带来的冲击。作为“学术把门人”和“学术伯乐”,学术期刊编辑在媒体融合的转型发展中应在立足学术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利用融媒体技术优势,全面提升出版技能、转变出版理念和增强服务能力,重构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空间,最终能够引领学术传播并更好服务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