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瑜 《天津教育》2022,(9):168-170
<正>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所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因为家长的观念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方向。幼小衔接的定位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小衔接?这需要向家长作一概念上的渗透,让家长了解到幼小衔接并不代表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课程,这种超纲学习并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相反还会造成幼儿厌学的逆反心理。所以,幼儿园幼小衔接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缓解家长的过分焦虑,让家长了解到在政策的指导下,小学已经渐渐与幼儿园紧密靠拢。孩子升入小学不再意味着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补课,而是在逐渐过渡中给予幼儿成长和适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家长在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前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转变“角色”,培养入学意识,幼儿园应积极为幼儿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同时,家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家长会”、“专题讲座”。许多家长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十分了解,感到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育孩子:“不让你念幼儿园了,早点把你送入小学……”,这就造成孩子对上小学的恐惧心理。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使之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首先,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大班的学期工作计划,介绍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如:带幼…  相似文献   

3.
吴建平 《考试周刊》2011,(57):231-232
幼小衔接活动要体现“牵手”“成长”的主题——小学与幼儿园、家长与学校(园)、学生与幼儿、家长与孩子共同牵手,收获成长的快乐。幼小衔接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使家长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形式要富有情境性,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课程要更具开放性,使幼小成为密切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然而,幼儿衔接的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一些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什么?孩子该学什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学算数、学英语、学写字。由于家长的错误认识,不少孩子减少了游戏时间练书写有的甚至超前学习小学知识,拔苗  相似文献   

5.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程.幼小衔接不只是知识的衔接,而且是各种能力素质的衔接.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家庭配合,合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幼儿园应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和家长一起正确认识幼小衔接,家园共同培养,增强幼儿体质、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阶段,很多家长以及教师都会为即将上小学的幼儿进行“幼小衔接”。首先,幼小衔接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大有不同,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进而出现各种学习问题。其次,目前幼小衔接的方向很多家长教师把握不准确,进行了错误的衔接,不但没有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还埋下了很多学习隐患。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科学幼小衔接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有效途径。其一、增强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其二、教师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设计课程,提高幼儿的小学生活适应性。其三、教师要在课程中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家长作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需求是思考当前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重要声音。本研究选取郑州市公办幼儿园大班家长和小学一年级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4%的幼儿园大班家长担心孩子入学准备不足,96.5%的一年级家长认为孩子存在入学不适应的现象。家长们均提到了学习、生活、社会、身心四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学习准备(适应)和生活准备(适应)的不充分。基于家长们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需求,本研究建议幼儿园增加集体规则游戏,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发展;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进一步明确幼儿学习的核心素养,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实施共同体,优化幼小衔接教育。  相似文献   

8.
两种“声音”。幼小衔接的话题受到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讨论和争议。部分家长和教师将幼小衔接片面地理解为把小学时期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前放到幼儿园来学习。一个“声音”说道: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学习内容不合适。孩子在幼儿园就应该好好玩,在玩中成长。幼儿教育要顺其自然,顺应天性。还有一个“声音”说:我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孩子学了总比不学好。  相似文献   

9.
幼小衔接的问题是涉及全社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涉及家庭幼儿园、学校等多方的关注。在孩子从幼儿阶段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的这个关键的环节中,如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家长的衔接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直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首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唐燕 《文教资料》2010,(15):136-138
“幼小衔接”一直是社会、教育关注的焦点和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对“幼小衔接”的理解,有些教师和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偏激地认为是“知识准备”。于是。主张提前让孩子系统地学拼音、写字、做算题等。以为这样做才能为孩子的入学学习打基础.殊不知.对学前儿童来说,学习知识还不是他们的义务,而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比“知识”更重要,它是学前儿童日后上学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基础。本文以发展幼儿的基础素质为视角,探讨“幼小衔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转化的重要环节,幼儿能否平稳过渡到小学,并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教学研究的一大课题。漳州市龙海区教育局(以下简称“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幼小衔接教育,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家长的真心期盼”为宗旨,高屋建瓴,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幼小科学衔接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期之一。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幼小衔接的有序推进和有效开展,才能为孩子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61):165-166
现今,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每年都会有一批幼儿,告别了自己幼儿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步入小学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旅途。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这些孩子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每一位教师面对的重要难点之一。这些都揭示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幼小衔接期是指幼儿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此时,应做好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但实际上,目前往往是幼儿园和小学不通气,各行其事、互不了解,使得幼儿入小学初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如何通过素质教育,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双向衔接”;要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以达成家长和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共识;提高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优化幼小双向衔接不但关系幼儿是否可以顺利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今后学习、生活多方面的发展。但是当下许多幼小衔接的情况不容乐观, 存在幼儿园教学“小学化”、责任“一边倒”、家长教育理念落后 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些情况,需要明确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 阶段的差异化,为优化幼小双向衔接多思考,多实践,加强家 庭、幼儿园、小学三方的合作,为幼小顺利过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幼小衔接是备受大班家长关注的话题。自踏入大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特别关注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担心孩子跟不上小学生活,为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由于家长的错误观念,孩子的习惯养成被忽视,致使幼儿到了小学出现诸多的不适应。在幼升小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幼小衔接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它是学生心理层面上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一个自然过渡.论文从环境、知识、师资、家长的理念等方面阐述了“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孩子上学的兴趣、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心理的变化、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寻找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愈发认识到有效实现幼小衔接在大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密切关注幼儿的教育成长状况,以确保孩子能够在这一教育阶段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本文探析了发展理念下的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模式,从而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教育。  相似文献   

19.
胡俊 《少年世界》2018,(4):12-15
幼小衔接工作是长期以来备受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话题,许多的幼教工作者也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受当今社会上一些不适宜需求的影响,以及家长对幼小衔接观念片面和错误的理解,导致部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依然存在单向衔接和表面化问题。笔者认为,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家庭和小学的多方衔接,缺一不可。多渠道宣传,帮助家长和教师树立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和幼儿园保教质量,帮助每个幼儿从容进入小学;加强与小学的深度和双向衔接,共同助力幼儿适应性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一些问题:违背幼儿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加重幼儿学习负担;小学教育片面注重知识的教授,以知识作为幼小衔接的唯一评价标准,人为增加知识衔接难度;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落后,很多家长不够重视幼小衔接,甚至单方面地采取不作为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