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生本教育主张学习的主体是儿童生命自身,承认儿童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出学习是生命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生本教育认为阅读是儿童生命体和知识生命体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悟感展开与感悟生成的过程,而正是通过感悟,儿童生发了原智、原德和原美,儿童的生命得以自我成长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感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心理意识活动。感是为了悟,是前提,悟源于感,是结果。只感不悟,感就失去了意义;无感而悟,悟也无从产生。只有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因此,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学着"无为",让学生有更多的"有为",从而领悟知识,领悟思想,领悟方法,领悟技能,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感悟,有感有悟,先感后悟,分感合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感自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学数学要多感悟,对学生的持续  相似文献   

4.
审视知识学习和人的精神生命生长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勇于改革繁杂课程,实行“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从而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实现课程的真正变革。“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可能性来源于儿童拥有学习的天性,潜能和先天的学习框架,以及所谓悟感。只要依靠了儿童的悟感机制,就可以借助不完善的信息,去把握事物本体。这不仅仅可以节省教育者的行为能量,更给了学生自己发展自己的空间,使教育省力高效。课程的庞大,其实是没有把课程同人的本体——一个无限丰富、不断生长和跃动的生命联系起来,没有把知识的获得和人格的完善视为人的精神生命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李梅花 《宁夏教育》2005,(12):33-34
把“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作为一种新理念,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感情,有感有悟,先感后悟,分感合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感自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学数学要多体验、多感悟,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为建构具有学科意蕴、儿童气息的数学学习支持系统,解决"得而不悟""悟而不得""浅悟浅得"等学习问题,提出"儿童悟得数学"这一重要命题。探索指向数学本质领悟与数学智慧积淀的诘问式教学,聚焦思维状态分析与调整的注解式教学,基于数学语言分析和语义转换的理解性教学,旨在培养儿童的数学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品德课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教师应树立目标意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哲学性思考",从"教、悟、学、呈现"四个角度去思考教学,熟悉和理解儿童真实的生活,遵从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开展教育时做到去成人化、去虚假化、去空洞化,通过设计符合儿童发展实际的教学目标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8.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具有比喻性、教育性、虚构性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文体有别,教法各异",寓言教学要根据其文体特点进行,引导学生品文析词,联系生活,区分现实,寓学于乐,明确寓意,实现知文、得法、感趣、悟理。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通过长期的语言感知和训练积淀而成的 ,是可以培养的。语感训练的主要内涵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低年级儿童心智水平相对比较低 ,对语言感受力相对差一些 ,应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情趣感。教师应善于抓住富有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和趣味 ,在儿童丰富的想像世界中感知语言 ,从而达到一种趣而忘返的语感境界。《春雨》是一首充满童趣、活泼生动的儿童诗。全诗写得轻松明快 ,琅琅上口 ,我确定了“以趣为媒、自读自悟”的教学思路后 ,便让学生熟读成诵 ,待上课时大多数学生已经会背了。师 :“…  相似文献   

10.
语文素质生长点 培养语文素质,进一步拓宽说,培养人才,要抓住的“灵魂”是什么?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培养“悟性”。 “悟”点,是智力生长点,是语文素质生长点。像一粒种子,一棵树,无论它小还是大,都不是处处发芽的,只有在那“芽口”才能形成芽苞长出小芽进而发育成参天大树的。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也是这样,一定要树立“智力生长点”思想,时时处处把语文教育的情与思、智与力用在“点”子上。 语文教育之悟,有感悟、情悟、理悟和行悟。 感悟 我们感知的任何信息可以说都与语文相关,但真正有益于语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是那些感  相似文献   

11.
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观,知识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它构成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当代知识观蕴涵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和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什么样的知识是基本的知识?那些能够对人的理解力和解释力产生深刻影响的知识就是对于人的终身发展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基本知识。这种基本知识的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获得比较深刻的理解力和解释力,真正落实为理解而教育。  相似文献   

13.
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傅维利 《教育研究》2005,(3):13-16,28
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真实的道德冲突对人们提出明确的道德行为方面的要求,对他们的切身利益提出明确的挑战,因而蕴含直接的道德教育价值。虚拟道德情境不含有真实的道德冲突,也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我国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虚拟道德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真实道德情境中恰当地设置道德冲突,必须分析其中预设的或生成的道德冲突中所隐含的道德价值取向,并有目的地对它加以利用、引导和控制;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又要有目的地提升学生对生活的道德理解;要特别注意适合不同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为他们自主参与道德活动留下足够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体育素质教学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素质教育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于人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存在。而体育和人的个性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体育是人的个性的外在表现,体育能对人的个性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各种教育思想史的著作,从内容上看,也井井有条,但总体上没有成功地揭示教育思想自身的历史,而这恰恰是教育思想史学的核心任务。制约着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方法论和方法问题,如果我们在研究方法论上有所进步,将会获得对教育思想史的重新理解。所谓教育思维,从内容上看,是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这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横截面了解了人类教育思想的结构,这无疑有利于我们对人类教育思想进行结构性的把握和结构性的分析与综合。从而,当我们面对浩繁的教育思想文献时,不至于思无头绪。进而,当我们进行教育思想创造时,心中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坐标。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项贤明 《教育研究》2005,26(5):9-14
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一般发展变化以及动物的生长发展之间有联系亦有区别。人的生长发展的特殊性在于:人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遗传物质的制约,人的生长发展是一个自觉的过程,人在其生长发展过程中是自决的。由于这些特殊性而形成的复杂性和不可控制、不可重复、不可精确预测等特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发展变化。人的教育活动与人改造自然的行动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的发展是在个体、群体和类等许多层次上同时进行着的,教育活动也在这些层次上进行,并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有着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二重性质,人通过教育而成为人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人的二重存在方式实现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艺术教育的效应远不限于个体素质的培养和陶冶,艺术教育对人的成长、个性的发展及智力的开发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重新认识和理解艺术教育在培养提高智力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本国的政治经济背景、法律传统和职业学校的性质密切相关.19世纪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潮,主导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的全过程;依循于法学世界观与法治社会价值观,各国都强调通过教育立法来实现依法治教;许多工业化国家通过加强职业教育立法来实现科技立国的理想;各国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职业教育立法的指导思想,使职业教育成为人一生的发展事业.  相似文献   

19.
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生性部分,是人作为动物一面所具有的倾向于野的本性,从这个层面可以说人的本性是野的,即人性本野。人性观与教育观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性,树立正确的人性观对做人的教育转化工作来说至关重要。野性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而要抓好幼儿时期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建设,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尤为重要。青年教师队伍其整体的主流是好的,但师德建设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师德教育,重视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培训,完善师德规范,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