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第二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于十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召开的。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有关科研、教学工作者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发表了运动生物力学论文38篇,内容包括运动技术分析,人体基本动作研究,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国外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动态等。会议期间还召开了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委员会议,研究制订了一九八二年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三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生物力学会议所发表的论文中,我们看到:无论是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骨、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还是肌肉力学性能的研究,人体参数的研究等方面,都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就我同生物力学的研究状况来看,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对人体运动的动力——肌肉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工作。 以下就国际生物力学会议发表的论文中有关肌肉力学的研究方法,课题的选择等,作一简要的介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笔者先后参加了第十二届国际生物力学会议(1989)和第八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1990)以及其它综合性国际会议,从会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及手段有了很大的改进,研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运动生物力学发展最为迅速。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去年的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江苏省录取的论文居全国各省市前三名,分别在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学校体育等专业方面参加了学术交流,得到同行的赞赏。今年6月6日至7日在淮阴召开的第八届江苏省高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入选的53篇论文同样体现了江苏省体育研究的水准。 筹备历一年之久的江苏省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国际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于1991年10月26日至31日在西班牙奥林匹克城巴塞罗那举行。来自世界64个国家约1400余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这届当今世界体育科学界最高级别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会议。有400余篇研究论文分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社会心理学、人文科学和医学科学等5个学科进行了交流。生物科学类论文篇数最多,约占整个大会论文总篇数的50%。笔者作为中国体育科学代表团成员,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了这届科学大会生物学科的学术交流,并在会议上作了学术发言。从参加生物学科交流的研究论文来看,当前世界体育科学生物学科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入选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交流大会论文汇编的200篇论文,从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述.分析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研究论文选题内容广泛,方法学研究深入;运动技术类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占主流,训练、测试方法的研究占有较大比重;运动装备、训练器械、测试仪器等应用研究与研制备受关注;运动损伤与大众健康是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体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次极好的交流机会,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相互了解与渗透。通过本次大会,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当前运动生物力学发展的现状,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共录取有关生物力学的论文178篇,其中:专题57篇,墙报43篇,书面交流78篇。根据论文内容,我们将论文分为5个部分:1、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研究17篇?主要包括人体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1982年首届运动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9月13—15日在天津体育学院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及特邀代表6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其中27篇论文在会上宣读,5篇以书面发言形式在会上交流,部分有关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优秀论文已中选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研究方法专题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对所收录的1995年国内发表的49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论文,从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几个方面做了评介。1995年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研究涉及的运动项目更广泛,论文作者从专业运动生物力学人员扩展到从事运动实践的教练员和教师,在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科学化方面走向普及。总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从总体上显示了在经历了几年的沉寂之后,出现新的发展高潮之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对入选第11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交流大会论文汇编的191篇论文,从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人员等方面进行评述。分析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研究论文选题内容广泛,研究深入,运动技术类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主流;对普通人群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仪器设备、运动损伤和大众健身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方法学的研究水平提高;研究人员已由运动生物力学人员拓展到了其他学科及非体育领域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日本在汉城奥运会的惨败,日本部分体育工作者认为“像现在这样的搞法,这是必然的结果.如果在训练中再不采用科学的训练,日本就不可能改变体育三流国的面貌”。实际上,日本并不是没有进行体育科学的研究,有许多人在从事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在日本体育学会、日本体力医学会、日本生物力学会的机关刊物上也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运动生物力学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以力学、生物学相互结合用于研究体育运动的应用学科。任务之一是研究各项体育运动的最佳技术模式。以及实现最佳模式的训练方法、手段,完善技术原理,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随着近代世界各国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运动生物力学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迅速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研制,现代化实验室的建立,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了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世界上体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苏联、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瑞典、芬兰、日本等,十分重视运动生物力学,把它放在体育科学中的重要位置,组织进行了大量科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三届国际生物力学大会于1991年12月9—13日在西澳大利亚大学举行。本届大会共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四百多人参加,我国国内有七人参加。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会员、省科所金考生同志出席了此届大会,并交流了题为《半自动运动图像采集系统》的论文。本届大会共有十个专题。其中论文数量最多的专题为运动生物力学、矫形外科与组织、仪器与方法、职业生物力学、肌电与运动控制、肌肉力学和电子计算机模拟等。仅在运动生物力学这一专业领域内,我国学者的论文数量占总数21%,且在计算机模拟专题中占12%,仪器与方法占8%,肌电与运动控制占7%。由此可以看出三大趋势,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法,对入选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交流大会论文集的153篇论文,从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人员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预测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发展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研究论文选题内容广泛,研究深入,运动技术类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占主流;方法学研究与测试仪器研制水平提高;研究对象由过去单一的运动员而拓展到普通人群,研究内容由过去的运动技术诊断拓展到人类健康、大众健身活动;运动生物力学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内容较少;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是未来运动学研究的主要方法.高水平的同步研究较少,多学科、多种方法的同步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运动技术的立体摄影分析,目前已成为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国际田联在第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和第24届奥运会上,都组织了世界各国的生物力学科研工作者对田径主要项目进行了立体摄影分析,并及时公布了主要的研究成果。而国际运动生物力  相似文献   

16.
G804.6 9702652人体基本运动能力.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与肌肉的红、白肌纤维成分关系的研究[HL,中,A]/曲峰,李良标,许彤,仰红慧,陆葵//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21-25日.-31-33(ZZY)运动能力//生物力学//动作分析//肌纤维//成份G804.6 9702653桡腕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HL.中,A]/潘慧炬,马楚虹,沈水富//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1-25日.-42-43(ZZY)桡腕关节//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国际生物力学协会于1991年12月在澳大利亚佩思召开了第13届国际生物力学大会和第3届国际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会议,并举办了生物力学仪器展览会,我作为出席会议的代表。参加了这一系列学术活动。因为我报告的论文均在动作技术研究和诊断这一领域里,所以在整个活动中,重点考察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对体育动作进行技术研究和诊断是运动生物力  相似文献   

18.
从论文来源、选题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测试手段等方面,对第23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年会所录用的论文进行评述。中国(包括中国台北)、美国、德国是本次大会录用论文最多的3个国家,同时,所录用的论文涉猎面很广,包括了人类运动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大会录用论文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当前国际生物力学应用技术研究和竞技体育研究仍占主流,大众健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研究方法得到阶段性的进展,三维摄像和动力学测试占据主流;测试仪器、体育器械的研究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同时,对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忻鼎亮 《体育科研》2003,24(1):30-32
对第 1 0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会议的论文进行了述评 ,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并从论文中归纳了反映学科发展新内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即将于今年12月份在西澳大利亚召开的第13届国际生物力学学术大会,运动生物力学是它的第一项主题。为此,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分会专门组织了一批会员向大会投寄了论文,截至目前为止,已被大会组委会录选了9位作者的10篇论文,正式邀请他们出席大会。这些论文分别是: 金考生半自动图象采集系统; 李建设人体环节惯性参量的活体测量; 潘慧炬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生物力学评价; 何捷 1080直旋的生物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