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发扬中华武术,挖掘社会珍贵文化遗产,本文作者搜集丰富的洪拳文献资料,并走访洪拳名师进行交流,讨论。对洪拳的起源,发展及其拳理进行系统的整理,修正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结合“初级长拳第三路”的教学实例,通过阐释“长拳”名称及动作范例中蕴藏的武术文化,揭示出中华武术有着“变通”的哲学思想,有着中华民族“礼”“仁”的文化内核,有中国古典兵法的战略战术以及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注意武术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拓展,将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武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核.文章在分析“和合”思想在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身体素质与专项体能散打的拳、腿、摔等技法之间的攻防平衡、现代散打运动应对外来对抗格斗项目的态度和方法,以及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与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思想对武术散打运动有着实际指导作用,在实战运用中有着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借助媒介。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促进武术的推广,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华武术提供了契机。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新媒体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的同时,"竞技体育异化"的消极后果给奥林匹克宗旨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中华武术文化所承载的中国传统"和合思想"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武术文化的"和合思想"对竞技体育异化消解的可能,探询武术世纪之行的文化理路,以期待中华武术文化进一步为世界所认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古老文化而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丰富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各具特色的两种体育文化形态,造成了两种体育文化的发展差异,中华武术久久未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只能被确定为2008年奥运会的特设比赛项目。因此,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期推动中华武术文化借助2008北京奥运时机,使之升华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加快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融奥林匹克文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的审美源自远古时代的巫术和武舞。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性思维决定了武术对自然的模仿,并以之为美,产生了一系列的象形拳。中国哲学中的有机整体宇宙观和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术的形式美是一种中和之美。在近代武术发展的过程中,受“距离”原则的影响,武术与其模仿的自然拉开距离,也逐渐与其技击的功能拉开距离,审美性逐渐凸显。武术套路则是中国武术审美源起的最终完成形态,具体体现了我国审美文化和武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对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武术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份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中,中华武术应以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为根本宗旨,以武术健身功能的开发为传播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气在现今的物理学中可以机械地理解为“气体”(相对固体、液体的物质形态之一),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和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容,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特色发展现点。 充分了解气对认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武术、兵学、中国书画艺术、中国传统道德等优秀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中华武术文化是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作用下,中华武术文化表现出了自身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而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不仅促进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对国际间文化交流和国外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是多方受益的。本文就从中华武术国际传播的现状及其价值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武术对古代哲学思想的汲取与融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在其整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本文主要阐述儒道哲学思想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武术蕴涵的伦理思想和哲学文化意蕴,传播传统武术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是集技击、健身、娱乐欣赏于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的瑰宝。武术作为民族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用新的发展观审视其未来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武术存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作一个定性分析,提出武术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武术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传统武术,就没有中华武术.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是发展中华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华武术必须从弘扬传统文化入手,以确保武术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其他文化产业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体育文化资源丰厚,为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华武术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承载着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武术文化的竞争力,全面分析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武术文化产业,需要创建有实力的武术文化产业运作公司,进行武术文化产业间的行业整合,采用多种模式经营方式,开拓武术消费的国内外市场,积极引导全世界人民从事武术娱乐、健身等消费,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武术运动和中国传统的武术文化,吸引更多的人群练习武术,提高武术文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武术运动的特点和高校武术专业教学的特点,笔者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武术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使武德教育切实贯穿于高校武术专业的教学中去,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佛教哲学与宋明理学通过体用之辨而确立自己的哲学架构,一系列哲学范畴均是通过体用而建立起来的。但由于那种“贵体贱用”的体用论模式,导致了古典思想的形而上学取向,从而把世界还原为本个独立的本体的作用形式或显现形式。在古典形而上学世界观终结的明清之际,传统的体用论也面临看危机,王夫之把传统的“贵体贱用”的形而上学体用论转换为“相与为体”的交互体用论模式,从而实现了中国体用哲学的现代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8.
“婴儿”和“卵子”这两个词在中国哲学中经常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超出了生物学意义而进入了哲学意义的层面。本讨论了老庄关于“婴儿”的理论和心性学家关于“卵子”的理论,以及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描写不仅承袭了中华武学文化的渊源,同时融汇了文学的审美意蕴,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境界。中国武术历史悠久,门派林立,套路繁多,形成了独特的武术文化。而这独特的武术文化,不仅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也为武侠小说家提供了极为开阔的想象空间。武侠小说家们总是竭尽心智,绞尽脑汁,开创自己的武功路数,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使武侠小说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它以哲学范畴依次递进的逻辑体系,建构了哲学的理论形态,透视了党的建党纲领的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