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当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带来了信息生产、传播和呈现方式深刻变革。为应对新媒介环境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中宣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高校明确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打造新模式、推动新发展、迈上新目标,造就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高校新闻科建设也强调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文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正>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11月19日在长沙开幕,来自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单位、新闻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高校新闻院系与新闻研究机构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齐聚一堂,就进一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作为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年度盛会,本届大会以"守正聚力创新共融"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新媒体从业人员搭建分享实践经验、交流认识体会的平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4.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位居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第19位。港大没设新闻传播院系,其新闻与传播教育单位叫“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钢在该中心负责一个很有影响的项目:中国传媒研究计划。该计划邀请大陆新闻单位骨干和新闻院校教师访学,从2003年开始,已先后有40多人到访。从美国回来的陈婉莹女士负责这个“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她同时还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的院长。  相似文献   

5.
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新闻界专家学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于5月12日至30日赴全国部分省市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单位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广泛好评。中央领导同志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全程报道。解放军报社军事部副主任、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高艾苏,是这个报告团的成员,现刊登他的演讲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1993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发出的《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以及1994年中宣部《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下发以来,“有偿新闻”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中央和地方两级主要新闻单位加强了管理和教育,加强了制度建设,已经普遍建立了新闻与广告,新闻报道活动与经营活动严格分开的管理体制和新的工作运行机制。新闻出版署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监督检查,并实施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7.
邱沛篁 《新闻界》2005,(1):23-2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30):18
10月18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16家全国老龄委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在2013年突破2亿。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  相似文献   

9.
信息速递     
事件新华社受权发布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新华社23日受权发布《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传播工具要成为“八荣八耻”的自觉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扎实推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的“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会引起强烈反响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  相似文献   

10.
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新闻媒体是引领者也是践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由12位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组成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报告团,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10多个省市为当地高校新闻院系和新闻单位举行了19场报告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6月22日,全国报告团全体成员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倡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抵制和反对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树立行业新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决定建立新闻工作者接受社会监督制度,特发表公告如下:一、我国新闻从业人员是一支有较好政治业务素质、富有奉献精神、有战斗力的新闻队伍。近几年来,新闻单位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贯彻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精…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2004年11月21日在西安举行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透露,目前我国高校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已达480个①.全国高等新闻教育呈现出老牌新闻院系"锦上添花"、改革开放初就创建的新闻院系"你追我赶"、顶尖级名牌高校新建新闻学院"争先恐后"、各种类型高校创办的新闻传播专业"遍地开花"的新局面②.纵观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推动我国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导、带头人和机制三要素.  相似文献   

13.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加强新闻队伍建设贾树枚1993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上海市委对此十分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在由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新闻季度会上多次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武黎  赵愫简 《中国编辑》2015,(2):103+102
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一书,已于2015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聚集了全国十几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知名学者、业界诸多资深专家的智慧和经验,精心选取了近60个来自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案例,并在对案例的评析中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主要观点及其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的现实需求。不同于以往的新闻理论论著,该书通过报道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语: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通过对新闻传播业以及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意义重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得主流媒体可以应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能力;而新媒体也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的报道经验与专业能力,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当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媒体融合的发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闻院系是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培养单位,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高端人才的用人单位,其选人用人标准如何,不仅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于其他新闻传播类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具有示范意义.然而,目前新闻院系的招聘选人标准却存在诸多怪象.怪象之一是崇洋媚外.很多高校不顾自身需求和人才培养特点,对于新闻传播人才一律将“有海外留学经历”奉为圭臬.这等于直接将众多土生土长的“国产人才”拒之门外.怪象之二是盲目攀高.一些新闻院系在招人用人上如果崇洋媚外心理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在国内人才使用上则盲目攀高,非“985”、“ 211”不要.一些自身并非“211”、“985”的院校,选人标准也是非“211”、“985”不“娶”.  相似文献   

17.
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程 《新闻记者》2005,1(4):28-31
媒介批评是近年来国内传播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0年11月,教育部《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而后,浙江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分别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前者还将“媒介批评学研究”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后,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还提出开设媒介批评课程的动议。  相似文献   

18.
院长视点     
《青年记者》2015,(10):67
各大高校的新闻院系是新闻传播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新闻媒体输出新生力量的职能。新闻媒体与新闻院系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知己知彼,共同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从本期起,本刊新设“院长视点”栏目,作为新闻学界和业界交流的一个平台,让新闻媒体从业者对新闻学界特别是各大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的所思所想有所了解。本期刊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的文章,他们既谈到了新闻媒体的实践问题,也谈到了新闻  相似文献   

19.
陶建杰 《青年记者》2020,(10):64-67
互联网的崛起,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新闻业.作为新闻从业者的主要培养单位,各新闻院系近年来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改革,以适应现实之需.新闻传播教育(以下简称“新闻教育”)在技术、市场等多重压力下,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新闻学2004年至2015年连续12年就业率低于80%.课程设置老化、教学大纲固化、师资队伍弱化、课程内容泛化、技能提升虚化、从业促进淡化……种种情况,都使当代新闻教育面临重重挑战,急需进行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改革.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宣部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8月9日至8月16日,中宣部、中国记协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期“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专题研讨班”,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等领导和专家、学作了主题发言,来自中央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媒体的82位同志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央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当前,对舆论监督不是简单的“收”还是“放”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把着力点放在改进上,在改进中更好地加强舆论监督,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建设和政治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