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雅  张佰明 《青年记者》2017,(12):22-24
在互联网成为社会操作系统且超过半数人口使用网络的中国社会,基于网络渠道传达的公众舆情已然成为社会总体舆情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社会舆情的整体走向,而对于网络伦理舆情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对当下中国社会总体伦理状况的把握和判断. 对于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而言,伦理价值在弥合人际关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所谓伦理价值,是指社会成员明确界定相互间的行为规范,通过人伦之理维持文化共同体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网络伦理舆情,一方面是现实社会伦理价值标准模糊与缺失的问题在网络场域中的移植,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新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虚拟空间的新问题.当前,传统伦理价值面临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交叠等诸多挑战,①如何对当下网络伦理舆情现状做出较为清晰的梳理,为伦理舆情秩序重建提供现实基础,这是本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山西青年尤其是受过中高等学校教育的青年,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文人的社会群体--新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一阶层对于山西思想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成为婚姻变革的先锋.  相似文献   

3.
谢新洲  赵琳 《青年记者》2017,(12):14-17
伦理,是处理人与外界关系的准则,是指导行为的规范.伦理既受制于客观的社会实践发展,也受到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伦理,不同的文化也孕育不同的伦理.时至今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新疆域意味着新行为、新关系.传统伦理面临一定挑战,伦理失范就成为新旧时代必然面临的问题.这就好比,农业时代的乡间小路不需要交通灯,但是工业化催生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线需要完整的交通规则,因此“过马路看交通灯”成为工业时代的基本伦理.  相似文献   

4.
"婆媳冲突"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不断被古往今来的中国作家所关注,成为一个意味深长、常说常新的文学母题.如今,不少电视剧作也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婆媳关系"这一敏感而微妙的话题.本文从文化层面分析了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婆媳冲突和矛盾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婆媳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现代意识与传统伦理观念的冲突和糅杂.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快了信息社会前进的步伐,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也给传统的伦理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场变革中,档案信息化迎合了现代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随之而来,其衍生出的伦理失范现象也最为错综复杂.面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的伦理问题,如何完善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从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档案理论与实践界广为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陈然  汪少明 《青年记者》2011,(24):33-34
今天,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场域,参与其中的网民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通过发起话题、参与讨论、浏览信息等行为建立彼此的社会联系,构成特定的虚拟网络群体.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中的成员也必然会承担起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7.
王笑笑 《今传媒》2008,(4):47-48
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社会群体作用的发生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传媒.社会群体的传媒形象(以下简称社群形象)的建立就直接影响着社会群体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中国社会,消费主义思潮颇为盛行,它与个人主义、事乐主义、犬儒主义结合在一起,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导致社会信任的严重缺失,并破坏了传统仪式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造成日常仪式的缺位.而宗教信仰的私人化倾向使社会共同价值观和人文关怀精神不断消解,信仰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媒体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现状 1.关于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社会学认为弱势群体指的是"一般性社会状况下产生的,因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而绝对贫困或物质匮乏、易受伤害和攻击的特定群体"或"社会经济转型的社会结构分化中产生的,处于系统性和结构性不利状况,受到主流社会排挤的社会群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变革的强度、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个人生活从内到外都处在彻底的变化整合之中,尤其是家庭和性爱观念与行为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都市新伦理小说应运而生.所谓“都市新伦理小说”,指的就是以当代中国、尤其是21世纪以来社会伦理观念发生巨大转变的城市生活为写作领域,以日常生活中新伦理与传统伦理分裂对立为核心矛盾线索,以人们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观念的变迁为主要故事类型的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之下,大众传媒体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媒介真实"也逐渐的替代了"社会真实",然而,传媒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也导致传媒技术与伦理发生了疏离的情况。在社会转型阶段,媒介伦理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导致新闻媒介失去了传统的耳目喉舌效果,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本文主要从记者受贿事件来分析社会转型期媒介伦理缺失与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12.
众筹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伦理价值上实现了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由静态价值向动态价值的转变,由消极价值向积极价值的转变.出版价值的转变源于众筹出版伦理秩序形成的内在逻辑:资本逻辑使人们从计算理性中发展了出版主体间的契约精神;文化逻辑使异质性文化发展具有更加宽容的社会环境;而实践逻辑使“出版主体价值”发展成“出版关系价值”.可见,与传统出版主要是“寻求意义”相比,众筹出版在伦理上更加表现为“生成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报刊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清末民初报刊业获得了较大发展,而报刊职业道德的失范也非常严重.本文主要从社会伦理转型中的主体迷失、暴力革命主题下的伦理遮蔽、专制威压下的伦理畸变、党派之争中的报刊流弊、经济利益至上与专业队伍缺失的恶性循环等五个方面探析了这一时期报刊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为个体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产生的新型伦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网络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几类典型伦理问题的基础上,从技术异化、社会心态等层面探讨了个体在社交媒体传播中出现伦理问题的机理.治理社交媒体伦理问题需要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并创造性地转换和发展,并摆脱单一运动式治理逻辑,以底线伦理共识为基础培育绿色伦理,促进社交媒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媒介伦理失范现象及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隐私权、名誉权、知情权等各种权力;而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的运用却使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媒介的关注而成为"透明人",使媒介增加了更多违背社会伦理,非法干预他人正常生活甚至诱发社会冲突的可能,面临着更多伦理失范问题。这也使得媒介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如何把握好媒介伦理尺度,是一  相似文献   

16.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7,(12):39-42
任何一次社会的重大变迁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催生一种新的伦理精神,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变迁也需要新的伦理来支撑,这就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拓宽了传统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也赋予了其新的道德维度。新闻传播责任伦理的建构应以"行为善"和"品德善"为其内在维度,形成当代新闻传播伦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为标志的后信息时代即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使生活其间的人们产生了短暂的不适。传统的传播伦理受到了考验,而新的传播伦理尚待构建。其中,隐私权的保护是摆在新闻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8.
赵洁 《青年记者》2007,(6):72-73
道德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因此,考察新闻伦理关系,就不能离开社会交往的实践。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正是这样,它是在人类迈人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网络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的一种,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时,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新闻伦理问题。简单地说网络新闻伦理就是信息的传播与受传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与传播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是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传播中,依靠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是出于自律的要求而规定的成或不成的规范,它同样要求新闻传播处理好新闻与事实、传播与受众、新闻传播与社会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基于网络而构建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网络传播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趋势,因而也带来了一些新闻伦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伦理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中的道德表现与伦理规范,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影响.如今,网络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大大增强,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也日益增多.本文基于网络新闻目前概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构建网络新闻伦理与法规的实际途径,为网络背景下新闻伦理与法规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伦理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社会进入到网络社会这个阶段后,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网络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传统档案服务方式的一系列深刻变革,也给档案服务社会化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时代背景,相关档案服务社会化伦理优势、档案服务社会化伦理问题及档案服务社会化伦理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便被赋予了广阔的研究价值与与深远的探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