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迈克尔·杜德维特导演的经典动画短片《父与女》讲述的是女儿在海边目送父亲出海后,开始一生漫长等待的故事。该片赢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大奖、法国昂纳西动画大奖、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动画片奖等等。生命转瞬即逝,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开始,北京电视台推出了一档别具一格的贺岁节目,即在每逢全世界第一时区进入新的一年的时刻,奉献一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欣赏性为一体,品味较高并具有较大信息量的大型专题片《新年时钟驿站》。这是目前全国电视台中唯一的此类节目。从《’98新年时钟驿站》开始,该片有了两项重大改进,一是确定主题;二是让记者走出去。这就使该片更加有了光彩和新意,并且越来越引起观众的兴趣。而我也恰恰是从这时开始担任该片的音乐编辑的。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初次接到《’98新年时钟驿站》的剧本时,离片子播出还有不足半…  相似文献   

3.
电影《素媛》剧本的取材与创作、意象的使用和独特的视角都是该片的成功之处,也值得国产电影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强 《青年记者》2017,(20):81-82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 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三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剧本则是“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影片拍摄筹备历时三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最终递到了张艺谋面前.  相似文献   

5.
速成的代价     
在7月16日的《新民晚报》上,有一篇贺友直先生的文章:《不禁想起阿达》。他说,他基本不看国产动画片,最近偶尔看到一部,看了几分钟就不喜欢了,原因在于"动画不动",当然不是完全不动,人物在讲话时眼动嘴动,还有就是谁讲话时谁就挪到前面来,人物根本不是靠自己的动作进行表演。观众看的大致就是剧本,或相当于"看"一个广播剧。他想起了过去由阿达创作的《三个和尚》,在那个动画短片里,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6.
<正>总局发布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作品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发布了第二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作品。《美在心灵》《剪雕源》《白鸟》《声》《乡途》等30部作品获得扶持,其中一类作品5部,二类作品10部,三类作品15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由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5年发起,旨在引导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等青年动画人才在学习创作实践中贯穿结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出短小精悍、健康阳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鄢霞 《青年记者》2017,(14):88-89
《七月与安生》是由曾国祥导演的一部青春片,讲述年轻人之间的友情及爱情故事,该片获得了第53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脚本等七项提名.电影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七月与安生之间所发生的故事,最后又从小说回到现实,剧本扎实,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纪晓宇 《今传媒》2016,(11):86-88
爱尔兰著名导演汤姆·摩尔的新作《海洋之歌》改编自古老的凯尔特神话故事,这部纯手绘作品历时七年制作,以清新又怀旧的风格讲述了一个略带悲伤的现代故事.在艺术方面,该片入围第42届美国动画安妮奖七项提名及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在商业方面,该片于美国、中国、英国、韩国、法国等十余个国家上映;在文化方面,该片浓郁的异域风情赢得了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喜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本文以《海洋之歌》为例,探究其如何从凯尔特神话中攫取创意,以动画为载体,进行当代故事讲述,寻求动画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刘新利  余青霞 《传媒》2015,(12):43-45
《第三极》的总导演曾海若虽没受过影视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但他在拍《第三极》之前,看了上百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纪录片,而这些片子有许多是出自人类学家之手,属于影像民族志作品.另外,该片的学术支持机构为中国社科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社科院,这些机构中不乏人类学、民族学的专家学者,所以,《第三极》的制作者对影像民族志方法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的运用也就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10.
郭玉真  禹亮 《东南传播》2010,(1):109-110
动画系列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不仅创造了非凡的市场业绩,而且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让人们看到了剧本对于一部优秀动画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画从业者、动画理论研究者、动画教育三个方面论证说明了目前中国动画编剧面临的困境,从人物造型、背景设置、情节三个方面分析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在编剧方面的特点,指出写好剧本是创作优秀动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绽放的力量:中国电视艺术回眸》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该片制作历时三年半,共分四集,分别从“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创新求发展”、“交流促传播”四个层面,首次以影像形态,全面系统地表现了中国电视艺术自1958年至2011年以来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作为“影像版”中国电视艺术50年发展的首部力作,《绽放的力量》(以下简称《绽放》)在清晰的历史流变叙述、丰赡的内容含量、经纬交错的叙事策略和深厚的学理分析诸方面均有追求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杜德维特执导的动画短片《父与女》讲述了父亲带着女儿两人各自骑单车来到湖边,父亲离去,从此,女儿总会骑着单车,到达父亲拜别的地方等待的故事。在这部8分钟的动画短片中,关于单车的镜头长达4分钟左右,由此可见,单车作为女儿和父亲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贯穿故事始终,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物品性道具功能、叙事性道具功能和象征意义三方面分析单车在短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茹艳  兰晰 《青年记者》2017,(17):57-58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穿越》”)是2016年12月中国国家纪录片节开幕影片,也是广电总局重点题材影片、央视重点影片和广东专项扶持项目,①该片于同年11月14日在C CTV-4首播,一经播出就备受媒体和学术界关注.该片分为《寻路》《家承》《原乡》《连枝》《薪传》《问道》《脉缕》《轮回》8章,有亚洲、欧洲和美洲版.  相似文献   

14.
杨琪 《大观周刊》2012,(3):28-28,25
《迁徙的鸟》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纪录片三部曲"天·地·人"中的最后一部。它历时3年多,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动用了世界上17个最优秀的飞行员和8种飞行器以及2个科学考察队和300多名摄影师。该片在短短三周内让250多万法国人为它走进影院,所到之处,一片赞誉。本文从艺术手法的运用、艺术风格的交融、叙事结构的巧妙、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等方面论述该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文文  徐晓村 《新闻界》2008,(4):115-117
本文通过分析影片《吴清源》在叙事结构、写意镜头以及人物对话等三个方面的特点,认为三者的结合着重表现的是主人公吴清源的精神世界以及人生追求,进而挖掘该片的深层含义是对现代化过程的反思与拷问,并提出了“人应当坚守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的社会命题和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三维动画初学者在技术基础薄弱阶段动画短片创作的问题,文章从皮克斯《顽皮跳跳灯》的立意和技术两方面入手,分析皮克斯在《顽皮跳跳灯》的制作中如何扬长避短及带给初学者的创作启示,并以铅笔动画构思为例进行具体阐释。希望本文能增强动画初学者进行优秀动画短片创作的信心,找到高品质动画短片创作方法,提高其动画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客里空"早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个常用词,人们借用它来泛指假报道、浮夸作风和弄虚作假的人.而最先借用这个词的是《晋绥日报》,由它发起,一九四七年下半年在各个解放区同时开展了一个声势很大的反对"客里空"运动.离现在,已经整整三十五年了."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角色之一——一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剧本在苏联发表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延安《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九日至二十六日,连载了萧三的中译本,六月一日发表社论《我们从科尔内楚克的<前线>里可以学到些什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波士顿环球报》“聚焦”小组因天主教神职人员性侵儿童丑闻的系列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而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影片《聚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该片除真实地再现了那段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外,还彰显出一部优秀的低碳艺术作品特有的德性价值——“对人性的精确再现与表现”.  相似文献   

19.
崔小娟 《传媒》2018,(2):64-65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根据百度指数显示,"大国外交"一词的搜索指数在该片播出当天就上升到了2万次以上,在第二天更是达到了52976次.而人民日报客户端播出的4分钟速览各集的介绍片,其浏览量均超过了30万次. 该片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大格局、大气魄和大手笔,引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恢宏历程,充分展现了中国风采和外交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大国外交》在叙事角度、叙事方式、叙事技巧、叙事立场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能够为当前我国的政论专题片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诚平 《视听》2016,(6):74-75
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是1998年由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剧情片,影片包含了爱情、喜剧、历史等多种元素,对当时的俄罗斯影坛甚至是西方电影界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影片的多元素构成、情感线索以及文化碰撞三个方面分析《西伯利亚理发师》的特色所在,并阐释该片对俄罗斯电影对外传播的巨大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