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珂 《青年记者》2017,(20):68-69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传播模式发生着改变.互联网广播即网络音频,是融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形态之一,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化音频信息的一种形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收听节目.①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广播将传统广播的音频信息资源和网络传播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广播的民生节目具有平民视角和贴近性、时效性的传播特点,众多广播媒体在黄金时段竞相播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民生节目出路何在?本文尝试从构建移动传播理念、塑造民生节目的参与感、与新媒体融合三个方面探讨广播民生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蕾 《新闻世界》2012,(3):43-4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广播被电视逼到悬崖边时,车轮子和干电池赋予了广播移动传播的优势,才使广播得以生存下来。广播界俗称:"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这些新媒体的种种优势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受到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作为广播人如何应对传媒环境改变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了解新媒体、融合新媒体、合理利用新媒体、打造个性化的广播产品,广播在创新中必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承担着我国政府新闻与宣传工作的主角,尤其是在舆论引导方面更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在内容、形式、渠道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传播等特征,已经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和舆论传播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传媒业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传播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挑战和彼此间的拼抢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6.
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甚至被预言即将消亡.本文结合真实生动的广播直播事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所保留或生成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各类新媒体也在蓬勃发展,逐渐占据主流媒体地位。新媒体以网络传播为主导,不但传播速度快,覆盖层面广,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交互传播优势,这就使传统广播新闻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广播新闻节目如何借力多媒体传播推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结合当前新媒体环境对广播新闻节目的推广模式进行分析,旨在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创新变革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与互联网融合是城市广播的必由之路,打好媒体融合这场攻坚战是城市广播应对新媒体挑战,继续前行发展的良策.在这一背景下,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郑州电台”)重构新闻采编、节目播出的流程,将传统广播与互联网传播同步发展,借助现有的社交媒体,打造蜻蜓河南、会面APP、郑州网络音乐台等移动互联网项目,精耕内容,把握规律,勇于创新,加快媒体融合推进步伐,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本地化服务能力,形成新媒体矩阵,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时代传统广播的融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技术的升级速度,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信息传播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社会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广播已经很难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优势和类型;随后阐述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生产和传播创意;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广播碎片化节目的创意形式。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移动新媒体元年的2013年,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改变了中国传媒产业的格局。笔者将根据赛立信在70个城市进行的听众研究数据,分析近年来中国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市场发展趋势。 广播听众及其收听习惯的变化趋势广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现实听众达6.7亿。据赛立信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电视媒体的受众接触率在诸媒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以数字形式通过互联网传递,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媒体内容的再现,完全抛开了实物载体,相对于广播、电视、出版等内容产出行业而言,对传统的发行渠道影响更大.笔者结合重庆新华书店集团(以下简称重庆新华)嫁接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发行渠道转型升级的实践,谈一谈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乐艳艳 《东南传播》2014,(5):I0002-I0002,158,159,F0003
<正>乐艳艳(对台湾节目中心副主任):对台广播融入新媒体实现岛内传播最大化,碎片化入岛是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语境的方式。然而,优势与挑战并存。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传统媒体优势正在丧失;两岸进入全民传播时代,民众需要直接交流情感与思想,广泛参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对台广播如何融入新媒体实现岛内传播最大化,碎片化传播是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语境的方式。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台湾岛内民众一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岛内媒体竞争激烈,而岛内意识形  相似文献   

13.
现今,我国媒体所面临的市场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互联网、移动终端、微信、博客等为代表的各种视听新媒体不断崛起。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无疑在传播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日益满足着受众多样化的传媒需求,在新媒体的持续冲击下,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在不断的缩减,尤其是山区县级广播电视台受到的冲击最大。在此状况下,山区县级广播电视台该如何化危机为机遇,争得本地更多的受众,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本文就以闽北山区县级广播电视台——邵武市广播电视台近几年的创新实践为例,浅谈山区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更好的寻求融合发展,以更具影响力和活跃度的全新样态探索广播电视新闻的升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急剧膨胀的微博用户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舆论格局,百余字的"微言"蕴藏着不可小觑的力量,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徽"时代,在传统强势媒体与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下,作为传统、弱势媒体的广播,应该选择怎样的突围路径,从而实现逆势上扬呢?这是每一个广播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必须思考并做出积极回应的问题.路径之一:无须成为新媒体,但要尽量新媒体化所谓新媒体化,就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及其媒介形态,使广播在符合新媒介趋势的平台上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例如广播进入网络新媒体领域,不但可以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大大增加频率数量,培育并细分市场,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富媒体技术和互动特性,实现由单一音频的单向传播升级为音视频同步和双向传播的广播新形态.再如,广播进入移动新媒体,借助移动新媒体的移动互联技术实现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或离线点播收听,从而突破传统广播的地域局限,使广播进入细分与聚合的巨大市场.到那时作为传统、弱势媒体的广播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自豪地宣称:广播摆脱了窘境,进入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15.
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渗透更为猛烈,传统的广播媒体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更为迫切,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需求也更为迫切.本文从广播行业发展的瓶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广播行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几个方面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16.
闵小敏 《传媒》2021,(21):61-63
融媒体时代,在信息技术的全面赋能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场景化、碎片化、移动化等新特点.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冲击,音乐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在互联网思维和自身专属优势的共同加持下,开始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生态语境,音乐广播如何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快速找准发力点,积极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结合具体实践案例,从场景化、社交化、跨界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融媒体时代音乐广播创新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各种新兴媒体成为大众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就期刊而言,新媒体环境下普遍采取纸质期刊出版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相结合的模式.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化传播,不仅使得期刊社保护自身的著作权不被侵犯更加困难,而且使得期刊社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风险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爆炸、人人自媒使得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体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为促进广播新闻媒体的顺利转型,拓展一定的生存空间,本文就广播新闻编辑进行阐述,结合新媒体发展形势,提出自我把关、重审听众、编辑创新三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广播媒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广播与互联网和移动手机这些新媒体相比,在信息传播形态的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海量化等方面显得不足,但并未丧失自身优势,广播保留了信息传播两个最基本特征:声音和现场。在信息大量涌现、快速传播的情况下,它大大节约受众注意力消耗,避免了富媒体(rich media)因外部信息过于丰富而不利于唤醒深度思维和想象力的缺陷(姚争,2014)。信息饱和而思想匮乏的新媒体时代或许就是广播依然能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以其直观的图像传播表达方式在新闻媒体的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传播设备等的兴起,新闻摄影逐渐步入新媒体发展时代.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新闻摄影从硬件设备到其内部的发展构造都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其传播方式和途径也发生着极大变化,新闻摄影的发展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化对新闻传播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受到新兴媒体传播的竞争压力.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新闻摄影成了新闻摄影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新闻摄影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了新闻摄影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对新闻摄影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进而得到长足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