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韩国影视剧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广受追捧,综合韩国服装、饮食、音乐、明星,甚至语言、历史等文化元素,形成了“韩流”。“韩流”的风靡,给韩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反映了韩国在国家文化输出和形象塑造上的巨大成功。在韩国政府的积极扶持下,韩国的国家媒体在韩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上,可谓功不可没,本文以KBS World Radio中国语广播为例,略加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
朱兆一 《现代传播》2023,(2):120-127
西方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世界主义思潮,但是没有一次成为统一全球的治理理念。现当代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发展,平台世界主义的国际传媒和文化产业大格局得以进一步形成。虽然在非英语国家出现了内容制作上“东升西降”的反向文化输出,但是这一现象在根本上仍然体现了美国平台在文化传播渠道上的一家独大。其中,韩国是和美国平台世界主义捆绑最为紧密的东方国家,近年以《鱿鱼游戏》等为代表的“韩流”产品成功出口全球,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了共振传播和无限流模式的助力作用,在本质上则是以韩国叙事展现全球所谓普世价值和跨域文化实践。“韩流”的成功国际化是诸多因素助推的结果,中国文化出海需要借鉴韩国在政府体系化支持、发挥流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作用、积极采取体系建设和产业链布局等措施,但同时也需要规避过于迎合西方观众需求而导致的文化产品肤浅和庸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韩流文献在解读韩流现象时对“亚洲”一词的高依赖度,来解读“亚洲”在韩流跨文化传播现象中的意义与使用。借用Appadurai的文化想象概念,提出韩流中的“亚洲”是一种主观建构的地缘文化想象,用以处理不同文明对撞时的困惑与矛盾,更是韩流引起区域内共鸣,得以跨文化流行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六月热帖     
殷秦 《网络传播》2009,(7):80-81
随着中韩双方的交流越来越紧密,“韩流”和“汉风”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人对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服饰、家电以及饮食的关注已形成一股“韩流”,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韩国,人们不仅对汉语,而且对中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关注热情也日益高涨。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家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首尔落成挂牌,今年4月,我陪同我国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生去韩国访问,  相似文献   

5.
中韩建交18年来,可谓"韩流"滚滚,韩国电视剧、电影、游戏、歌曲、服饰大举"侵入"中国人的生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韩流"引起了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中国来说,韩国是地理上的异域,文化上的他人,但是从东亚文化圈中来思考问题的话,韩国无论在地理和文化上都是圈中人.①韩国MTV②虽然尚未像韩国电视剧一样大举进军中国的银屏,但是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在中国青年人当中享有相当高的人气.纵观近年来出版的以韩国影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会发现其关注点往往在于"韩流"作品成功的艺术特色、制度保障等层面,这些对提高我国的影视制作水平不无裨益,但同时也有必要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心理进行挖掘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我们所说的"韩流",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韩剧、流行音乐和明星的范畴,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出版、漫画、卡通、音乐、游戏、影视、广告、人物形象等在内的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继上世纪90年代韩剧大获成功后,韩国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振兴机构,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韩流文化作为韩国的"国家名片",为韩国其他产业带来的机会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了韩流文化出口本身的价值,已成为韩国企业投资和对外谈判时的最大助力。  相似文献   

7.
崔斌箴 《出版参考》2011,(10):38+29
近年来,代表韩国大众流行文化的"韩流"自东亚向世界迅速扩散。作为"韩流"重要组成元素的韩国出版物出口量也日益扩大,引起出版界的极大关注。国际出版业协会会长赫尔曼·施珀路易就曾说过,中国图书在如何走出去等问题上,最应该向韩国学习。韩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除韩半岛外再也没有以韩国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图书出口似乎没有天然的优势。其实,韩国是出版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韩国出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以韩国文化为代表的韩国式的社会生活方式席卷中国大地,掀起了一轮一流行风潮。作为“韩流”推手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此过程中通过物的符号意义和文化的载体身份,将消费主义文化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其运作对“韩流”现象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人视野的转变。传播内容的消费性倾向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韩流”,是指韩国的大众文化商品在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地区被部分阶层所接受并成为一股流行的现象。①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韩国在东亚地区掀起的这股热力十足的“韩流”,不仅为韩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极大地提升了韩国的知名度和国家形象。与韩国相比,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虽然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巨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以韩国歌曲、影视为代表的所谓韩流现象在中国近几年一直长盛不衰,韩国的媒体针对这种中国的韩流现象一直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追踪报道。从韩流现象在中国的传播过程看来,韩国娱乐文化的商品性以及市场推广战略是韩流现象在中国得以蔓延的主要原因。本论文以此为背景,分析韩国媒体对韩流现象的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永祎  张涵 《视听界》2007,(3):54-55
韩流能够在辽阔广大的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最本质上,与中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韩国MBC(韩国文化放送)、KB(S韩国电  相似文献   

12.
周嘉丽 《新闻传播》2014,(2):109-110
<正>一韩流影视的定义以及韩流影视背景分析1.1韩流影视的定义韩国影视作品、饮食、服饰等所有韩国文化风靡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现象统称为"韩流"。韩流影视则指韩流中有关于电影、综艺节目、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风靡。相比前几年韩流影视的主要势力集中在韩剧的现象,近些年来,韩流影视的传播重点愈加向综艺节目转变,随着我国国产电视剧的不断发展,不少韩剧迷已经向着韩国综艺节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开了韩流的闸门。12年后的今天以韩剧为急先锋的韩国文化生态已在我国培育了深厚的自下而上土壤,“哈韩一族”超越了社会阶层、年龄结构,俨然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的合法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上世纪末央视播出的讲述保守家庭与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还只是“星星之火”.那近两年热播的韩剧已有了“燎原之势”。韩剧何以如此风行?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的话一针见血:“韩流在中国当道七年.是我们的耻辱.因为韩流贩卖的文化内核是儒家文化,他们有什么资格在中国人面前贩卖我们的文化遗产呢?但人家做了.还做得相当成功。”  相似文献   

15.
吴洋 《声屏世界》2016,(1):50-52
韩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开始实施“文化输出”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缓解经济低靡的战略。韩国影视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进出开始活跃,“韩流”的影响力扩散到中国,韩国影视文化产品成功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占据一定席位。本文以S.M、 JYP、 YG三大娱乐公司为例,分析韩国影视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近况,了解韩国文化娱乐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及其带来的影响力,希望能给中国的相关产业带来理论和实务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韩流”如今已不是个新鲜词。对韩流的关注,从一般的看看连续副,逐渐上升到文化延续、产业经营之道的讨论。在实践方面,也从单纯的引进,逐渐向合作交流转变。于是在2005年的伊始,我们看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韩合拍连续剧:《北京,我的爱》。  相似文献   

17.
马鸿雁 《视听纵横》2006,(5):104-105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各地电视台共播放了韩国影视剧500余部。而韩国的电视节目出口额已从1999年的800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000多万美元,成为该国最主要的文化出口产品。广东《新周刊》杂志2005年的“新锐榜”因此评选韩剧为“年度时尚”。在中国,因为韩剧、韩流,人们潜移默化地对韩国文化有了亲近感,韩国成了出国游主要目的地之一,韩国饮食是流行时尚,韩国服饰更成为从南到北的服装店标签。由此让人不得不惊叹韩国文化潮流对其经济输出的作用。韩国影视剧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韩国的饮食、服饰、传统习俗、时尚风潮和现代韩国…  相似文献   

18.
武闽 《传媒》2016,(16):65-68
从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韩流”文化的主力军,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连番掀起多次收视高潮,同时也将极具韩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海外观众的心里,从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完成了一次国家的形象塑造。2007年,韩国国政弘报处海外弘报院院长俞载雄进行了一项《收看韩剧对韩国形象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9.4%的被访者是通过韩剧了解韩国的,而被调查者收看韩剧的次数和数量与其对韩国产生的善意联想、情绪和行动意图基本成正比。以中国为例,随着《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等一系列韩剧在中国热播,韩国在中国的形象与冷战刚结束时期相比大大改观。当前,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韩国是一个“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有观光魅力”的国家,这与韩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动感韩国”形象有着强烈的一致性。随着民众对韩国好感的增加,近年来,中国赴韩国旅游热与日俱增,韩国服饰、化妆品业也深受国人青睐。可见,韩剧的海外传播成绩斐然,影响深远,不但提振了韩国经济,还成功塑造了韩国在海外的正面形象,取得了政治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9.
韩流文化近十年来在亚洲地区迅速崛起,韩剧、韩国电影、音乐、料理等使得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衣、行等都有所改变。韩国国土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其文化背景不如中国深厚,经济也弱于日本,但经由文化产业影响,带动了庞大的商机。本研究将分析指出韩流文化的成功营销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跃起的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毗邻而居的韩国,赶在中国与世界接轨前,展开了“拼经济,也要拼文化”的各项大业。在韩剧带起的“韩流”吹遍全亚洲的同时,韩国政府与民间花了18年时间倾力打造的“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成为了展现韩国国力和竞争力的另一重要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