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积极参与者,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思维,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他们关注时事热点、引导舆论,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周围人的所想所做产生影响。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规律,通过对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民意表达与公共参与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学生网上舆论的传播起到良好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姣 《今传媒》2023,(8):41-44
本文对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无结构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立了移动社交情境下大学生意见领袖在校园舆情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线下权威性、亲密感和线上活跃度这三个因素是大学生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主要生成因素;议程设置和信息干扰是大学生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产生影响的方式;对自我身份的审视和对利益的权衡抑制了大学生及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意见表达,从而使舆情发展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造成较为严重影响,甚至对高校安全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抓高校意见领袖,通过传播正能量信息,将高校网络舆情引向健康轨道,推动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高校意见领袖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为受众提供了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受众能够以个人的方式发布意见、公布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充当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常见的如网站版主等,他们大多是网络名人,拥有众多的网络追随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淮阴师范学院西祠讨论版为例,主要从意见领袖的内涵、角色、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意见领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营造健康的大学生网络论坛环境提出一些应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少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由谭秋浩编写的《"微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行与思》一书直面"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常态和新问题,既突出理论探讨,又重视经验总结.面对"微时代"带来的新的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微传播"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等,发展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出现了显著变化,这要求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时同样需要有所改进与创新。文章分析了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阅读的新特点,指出了微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阅读呈现出碎片化阅读以及浅显化阅读的趋势,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微媒体阅读推广方式的创新思路,以期借助新媒体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柳莺 《新闻世界》2014,(9):99-100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长,加上意见领袖的空前活跃,给我国的网络舆论生态带来了不确定性。如何有效的引导网络舆情,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意见领袖通过意见影响他人的判断,改变他人的想法,这种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通过对意见领袖在微博上的倾向化表达的研究,探索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如何为危机事件中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把国内意见领袖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类,分别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和网络、营销学中的意见领袖作用机制方面对其研究梳理。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指的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者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这一概念最早由拉扎斯菲尔德、卡兹等人在《人民的选择》(1948)一书中提出。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意见领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85篇,其中"新闻与传媒"学科中有相关文献592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群体是自媒体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思维活跃的他们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发声",构建了一个带有鲜明特色的"舆论场"。与此同时,高校自媒体空间中涌现出一批意见领袖。探究高校学生群体的自媒体网络意见领袖现象,分析其"发声"特点,并试图根据其所遇挑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知乎这个网络社区中,意见领袖是积极的信息和观念传播者,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经验、高质量的回答、积极活跃的参与来获取社区成员的认可,并对其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对知乎意见领袖的基本涵义和分类进行阐述;接着从意见领袖本人和社区运行机制这两个方面分析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最后结合意见领袖理论和知乎实际情况,探究知乎意见领袖对社区成员和社区生态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飞 《兰台世界》2016,(16):48-50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档案管理也是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高校大学生社团档案管理工作对高校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分析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社团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自媒体的沟通方式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网络社交工具的使用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前提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正确把握自媒体的使用价值,扬长避短,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潮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颖 《信息系统工程》2023,(10):127-129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的生成具有偶发性、扩散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给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具有滞后性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欠佳等困境。因此,高校需加强组织指导,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建设媒介融合的全媒体联动矩阵以及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大学生意见领袖,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论坛(BBS)中的"舆论领袖"是大学生网民中的"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形成集传播的重要信息集合点.本研究在聚类分析得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以实证得方法,对"交大发展论坛"版面中的虚拟群体成员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出"舆论领袖",并对其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建立了"虚拟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活跃的群体,他们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是微信重要的受众和主要参与力量.微信自由开放、兼容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微信内容芜杂、正确与谬误并存,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正在不断的贯穿于高校教学与管理的各环节.面对现今微信的迅猛发展及大学生微信使用的现状,高校的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可利用性,开始尝试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用以开拓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途径.高校学生工作与微信相结合,借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学生工作,是现今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及深远的时代意义.立足于传播学角度对高校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探究,有利于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提升运用微信公众号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意见领袖是网络社区中积极的信息传播者,是社区思想和观点的提供者,为社区讨论设置议程、提供视角,并影响社区成员的舆论导向和态度行为。意见领袖通常拥有某个或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处于社交网络的中心,能够最大限度的连接社区的关系网络。知乎作为中国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先锋,鼓励用户分享知识、经验和观点。不同于微博与传统意见领袖,社会身份并非是知乎社区意见领袖的决定因素。知乎特有的投票机制和关注模式催生了大批草根意见领袖,使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以及专业优质的答案成为了判定知乎社区意见领袖的关键。本文对知乎社区及其意见领袖的影响机制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网络意见领袖及网络社区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8.
林琳 《今传媒》2016,(8):56-57
随着新媒体行业不断发展,涉军网络舆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参与下无论是正、负面信息,都会夺人眼球、迅速爆燃。因此,新形势下遵循舆论传播规律,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意见领袖对涉军舆情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要发挥现有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培养军队网络意见领袖,以及强化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定义,学者们一直有众多看法,在传统意见领袖的研究中,美国学者卡兹提出了三个影响意见领袖的特征:个性、能力、社会地位.①而美国学者罗杰斯从社会背景、媒体使用、人口特征以及个性等方面研究了意见领袖所具有的几百个特征.②时过境迁,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意见领袖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网络事件中,部分意见领袖的观点甚至能主导整个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20.
杨萍 《东南传播》2021,(5):105-107
"知乎治校"从网友的调侃用语变成如今的网络热词,这说明了高校负面网络舆情的管控与引导方面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交网络时代下,网络舆论的传播主体、内容和载体都有新的变化,这些给高校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高校应认真做好社交网络中负面舆情的应对和引导工作,注重倾听学生诉求,弥合舆情断层,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