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银发报业”在我国悄然兴起。据新华社统计,目前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0多家,发行总量达300多万份,平均每40位老年人即拥有一份。近日,笔者对《中国老年报》、《上海老年报》及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老年报》、无锡日报社主办的《老  相似文献   

2.
尚海 《传媒》2019,(13):27-28
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以老年人为目标服务主体的综合类报纸,创刊33年来,《上海老年报》紧紧围绕全市老年朋友的各项需求做文章,坚守“为老年人说话,让老年人说话,说老年人的话”的办报宗旨,注重宣传好党和政府有关养老等工作的政策法规,及时报道好老年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力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指导好老年人如何颐养天年,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年取得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老年问题是伴随人口老龄化到来而产生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当老年问题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课题摆上案头的时候,老年类报纸的关注报道就成了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浙江老年报"关注"栏目的责任编辑,笔者始终遵循一个理念:把准老年人思想的脉搏,关心老年人所关心的人和事,为老年人释疑解难,做老年人忠实的服务者。关注时事,做老年人政治的向导老年报的读者中相当一部分是有一定文化层次和政治素养的离退休干部,对时事政治非常关心。在栏目组稿时,应对一些发生在国内外、对老人生活有影响的事件进行精心编辑,由于浙江老年报是一张周报,时效性比不过日报,因此在编辑时更应注重事件背后的内容,力求以知识性取胜。如《关注伊拉克战事》、《战后,不见了救世主》、《科学解析"非典"病毒》、《降了药价乐了百姓》等文章,都是随着相  相似文献   

4.
葛辉 《传媒》2014,(10)
正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激增,人口结构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变革期。老年报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目前,国内有30余家专业的老年报,其主办单位一般为各级涉老部门、报业集团等,在2010年以前,该类报纸发行量稳定,年发行量在40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总额在1亿元左右。其中《中国老年报》《快乐老人报》等为数不多的几份老年报全国发行,其他近30家老年报均在各自地域内发行。新媒体的出现给老年报带来了冲击,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高素质新型老年人数量将逐渐增加。当今社会,40~50  相似文献   

5.
李临雅 《新闻界》2002,(1):54-55
从1984年5月全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东诞生以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全国的老年报已经发展到20多家,期发量达到300万份左右,按人口计算,全国约40位老人就拥有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报纸。其中内容既专且广的专、副刊对老年报的发展,功不可没。专、副刊兴盛顺理成章近些年,老年报专副刊兴盛,是由老年报办报宗旨、服务对象所决定的。翻开任何一张老年报,都会发现,专、副刊的比重都大大地超过了新闻版面,无论是四个版、八个版还是十六个版的报纸都如此,基本上都是除了一、二版是新闻版外,其余的都是专、副刊。比如说…  相似文献   

6.
陈云平 《新闻界》2000,(5):73-73
老年报的办报宗旨是为老年人服务,替老年人说话。要体现好这一宗旨,就要为老年人鼓与呼,对漠视老年人疾苦的人和事、对公然损害老年人权益的人和事进行揭露和批评。   然而,批评报道揭露的是社会丑恶现象或不合理的现象,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回避社会现实矛盾,也决定了它是一项“难度高、麻烦多、风险大”的工作。批评报道倘若事实不准确或刊发时机不当,极易引发纠纷甚至新闻官司,使记者和报纸陷于被动。这说明一点,搞批评报道大有学问。从《云南老年报》这几年抓批评报道的实践来看,几乎没有出现大的纰漏,给领导机关添过乱…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广泛谈论“银发产业”之时,“银发报业”在我国已经悄然崛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3家,发行总量超过300万份,全国平均每40位老人即拥有一份老年类报纸。 据全国老龄新闻研讨会介绍,近10多年来,我国老年新闻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84年我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州市诞生,目前,除全国性报纸《中国老年报》之外,大多数省、区、市皆创办了老年类报纸,其中公开发行21家。同时,我国还有各类老年刊物20余家,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也开辟了如“夕阳红”、“银潮”、“老年园地”等老年新闻专…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9,(4)
陕西有个被省委书记李建国称为“替老年人说话,为老年人办事”的园地,这就是省老龄问题委员会主办的《陕西老年报》。这12个字的题词,登在去年元旦《陕西老年报》的一版上,这个题词既充分肯定了陕西省唯一的这份老年报创刊以来几年的成就,也正确地指出了它的办报方...  相似文献   

9.
《记者摇篮》2010,(6):F0002-F0002,F0003
《辽宁老年报》创刊于1987年1月1日,是辽宁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唯一一家省级专业报纸。其办报宗旨是:为离退休干部服务,为老龄事业服务,为老年人服务,是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老年报已有 26家,期发量 400多万份,覆盖面、影响面日益扩大,被誉为报业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要使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艳丽,就要讲求老年报的办报特色。那么,老年报的特色是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字特色。把这“老”字歌唱准了,唱响了,那就赢得了读者,赢得了市场。 “老歌”要唱到老人的心坎里   老年报唱“老歌”天经地义,办出特色也是众报之所求,读者之所盼。报纸是否具有特色,标准就是老年人对报纸满不满意,喜欢不喜欢。综观全国各家老年报,在发行量、广告额、经济实力上称雄的报社,都在特色上下功夫,把…  相似文献   

11.
艾向东 《新闻界》2000,(5):77-77
老年报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全国一亿多老年人群众性报纸。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老年报如何才能赢得老年读者的青睐 ?笔者认为,办报者应竭力使自己贴近老年,想办法把老年人作为主人翁的身份体现在报纸上,为老立言,诉老心声,替老解忧,为老解难,真诚地和老年人同呼吸、共命运。这就要求老年报要从办报宗旨、版面设计、标题制作、栏目设置以及报道思想、写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首先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切实在“服务”二字上狠下功夫。   坚持政治服务。有人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  相似文献   

12.
老年报是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对象的报纸,因此,她的办报风格必须向老年人贴近———贴近———再贴近,形成一套老年报独特的风格。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真正担当起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良师益友的使命,努力办好老年性健康益寿专版,便成为一个特别的任务,也是体现老年报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2,(6)
报纸,乃精神食粮。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读报和吃饭一样须臾不可或缺。特别是离退休的老同志,视读报为精神养老的一个重要部分,每天一大早就等着拿奶取报。可最近常听一些老同志椰揄《陕西老年报》:“只够吃一口”。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形象地说明《陕西老年报》信息量小,读者不过瘾。老同志想从报纸里涉猎更多的信息,谈论更多的话题,学到更多的知识。倘若没有多少内容可看,订阅的兴趣就会大  相似文献   

14.
盛芳 《传媒》2015,(8):53-55
在中国面临老龄化艰巨挑战的今天,老年报如何创新办报理念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整体印象以及老年群体的自我定位与发展.《快乐老人报》拓展报道范围,塑造积极、快乐的老年形象,有效设置议题,从报道者向服务者转变,成功实现了老年报的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15.
目前、老年报在全国有22家,老龄新闻报道的声势之大是空前的,同时,老龄报纸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作为一张老年报,如何才能赢得众多老年读者,真正受到老年读者的青睐,笔者认为,宣传者应竭力使自己贴近老年,想办法把老年人作为主人翁的身份体现在报纸上,为老立言,诉老心声,替老解忧,为老解难,真诚地和老年人同呼吸、共命运。这就要求老年报要从办报宗旨、版面设计、标题制作、栏目设置以及报道思想、写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首先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切实在“服务”二字上狠下功夫。 坚持政治服务。有人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  相似文献   

16.
《解放日报》虽然是上海市的报纸,但它的内容却不限于上海地区的范围,它的记者,不仅在上海活动,有时还跑到江西、福建去采访。《解放日报》刊登的稿件,除了“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写的以外,还有《新疆日报》和《四川日报》等兄弟报纸的记者为他们写的专稿。凡是适合在《解放日报》的园地里生长的果苗,编辑同志都把它移植过来了。  相似文献   

17.
国内首张数字报纸问世了。它是传统纸媒的完整翻版同时又超越了翻版——在纸报上报摊之前它就可以在线阅读;字号大小可以随意调;有朗读功能;查阅任何一天任何一版任何一篇都只需轻点鼠标……《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美术报》、《浙江老年报》等数字报纸出炉, 让我们又一次感到:数字化,正如一列快车向我们疾驶而来。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报纸作为信息市场的特殊载体,也应当消息扑面。前几届的好稿评选中,全国 20余家老年报提供的消息、通讯、新闻述评或言论,几乎是三分天下,而今年各报所报的消息总数超过通讯、新闻评论的总和。这个变化,说明老年报的新闻队伍确确实实在以信息时代的市场观念来看待报纸,来采写新闻、编辑稿件。一些年轻的老年报总编辑或部门负责人对消息报道在老年报中的地位提出了独到见解,对消息在报纸中的比重有了新的认知。   黑龙江省《老年报》的要闻版编辑员继英在论文中这样写道:“报纸是新闻…  相似文献   

19.
郝彧 《新闻世界》2012,(9):99-100
一方面,因受到新媒体的剧烈冲击,报业内外都在惊呼报纸寒冬将来;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报因其受众较为稳定、介质的不可替代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仅不会消亡,还有可能风景这边独好。办好老年报纸,必须从老年人的兴趣点出发、用老年人的视角去捕捉新闻,从口味上顺应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要与时俱进,为老年人融入新时代提供引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晚报市场上主要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报》系列报纸针对《新民晚报》展开的竞争。《新闻报》系列包括《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三份报纸,《新闻晨报》是上海早晨零售量最高的日报之一;《新闻午报》登载了上海独一无二的各地卫视节目表;《新闻晚报》自称新一代都市晚报,“更好看,更好用”是它的目标。虽然从目前的格局来看,《新闻报》还不能动摇《新民晚报》的老大地位,但是从其节节上升日益逼近《新民晚报》的广告量来看,新闻报系列前途无量。虽然晚报的竞争影响到的读者最多,但是如果就竞争程度来看,上海市内的三份文化娱乐周报《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一周》之间的竞争才是最为激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