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陕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的增长、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而且可以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并能成为西部开发的中转站,对西部开发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等作用。本文分析了发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优势与机遇等问题,提出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探讨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确立依托关中高新带驱动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确立依托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驱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制约关中高新带发展的“瓶颈”约束,提出了面向西部大开发推进关中高新带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中带高新技术供求的配套潜力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陕西省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高新技术资源、生产潜力优势与企业对高新技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研究了高新技术生产与需求相互配套的潜力、重点与具体方案 ,并建立了高新技术生产与需求的配套机制 ,提出了关中带配套机制运行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级)和成一绵一渝高新技术产业带在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文章明确给出了依托西部两条高新带带动深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通过建立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等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晓梅 《软科学》1997,11(2):56-58
浅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及功能效益江苏省科技情报所王晓梅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是我国继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又一重要举措。因此,充分认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形成机理及功能效益,因地制宜适时地加快它的发展,优化高新技术及其...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3月和 7月 ,陕西宝潼高速公路与陇海铁路沿线的关中地区相继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产业带。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建设 ,是陕西省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的战略举措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开发思路的战略步骤 ,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实现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的突破口。对于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 ,也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关中地区聚集了全省 80 %的科技实力、 73%的国内生产总值 ,具有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潜能。目前 ,关中已建成 4个国家级开发区 …  相似文献   

7.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目标 (一)进行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的模式、思路和目标 从广义海洋经济角度,开发浙江海洋资源,要借鉴世界各国海洋开发的基本模式——海陆一体化开发,其最佳发展途径是:大型港口——临海产业密集带——沿海城市化。实施浙江海陆一体化开发,其核心:一是把海岸线建设成临海重化工基地的同时,强化海洋开发其他建设,进行各种海产品的深加工,使之转化具有高技术附  相似文献   

8.
星火动态     
江苏省政府召开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协调指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为进一步加强对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切实做好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的启动工作,省政府于1996年2月12日,在南京召开了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建设协调指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协调指导小组成员以及苏北四市政府、科委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省协调指导小组组长、省政府副省长张怀西到会并就协调指导小组的工作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中和主持。  相似文献   

9.
关中带传统产业高技术改造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省关中带不仅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而且是中国传统工业最订的地区,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农业,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旅游,能源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因此,解决好关中带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问题,不但可以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刺激和强化关中带经济发展,改变陕西省经济空间格局,而且对西部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改造起到示范,带动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建设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动员大会精神,加快苏北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江苏省科委和江苏省财政厅制定了《江苏省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办法(试行)》。该办法共四章十六条。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重点对四川省高新技术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制约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对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科技创新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工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产业梯次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园区循环工业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的对策思路是:强化科技对传统工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台了众多产业政策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但政策执行的效果有待考察,评估并提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应是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并运用面板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整体上呈现时期变迁;市场化进程显著降低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企业效益、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提高产业政策绩效;当产业政策绩效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应从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入手提高政策绩效,而当产业政策绩效已处于较高水平时,政策重点应是高技术企业效益和政策执行力。, 我国出台了众多产业政策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但政策执行的效果有待考察,评估并提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应是进一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并运用面板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整体上呈现时期变迁;市场化进程显著降低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企业效益、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提高产业政策绩效;当产业政策绩效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应从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入手提高政策绩效,而当产业政策绩效已处于较高水平时,政策重点应是高技术企业效益和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是各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集群风险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发展则是规避风险的根本。因此,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力,对维护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持续创新力、人才集聚力、市场应变力、风险防范力、协同竞争力和集群文化力六个方面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元可拓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高新技术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命脉所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安全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可拓工程方法.建立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和物元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各评价指标对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的影响程度.为更好地保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安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知识资本是吸引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强大磁力。陕西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刺激着企业对知识资本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紧迫。陕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主要有四种模式。为了陕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良好运行,需继续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提高高校技术成果转化能力;积极发挥二类、三类本科高校在应用技术研究中的作用;建立中介组织,着力构建有利于校企合作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宝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智力资源支撑不足、区域创新体系缺失、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加速开发智力资源、创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产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成为对世界经济最有影响力焦点。为帮助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其发展并维护产业安全,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其构成为技术创新能力、产业聚合力、结构优化力、社会贡献力和环境支撑力。  相似文献   

19.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模块化背景下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追赶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块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模块化背景下以我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产业技术追赶问题.从产业模块化的原理出发,指出产业模块化的发展推动了产业技术系统的层级化发展,提出基于“关键模块层”的技术平台概念,指出了不同层级技术具有协同发展的特点;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是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双重追赶,并明确了技术能力同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模块化产业技术的不同发展模式,对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机理进行说明.以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技术发展为例,详细分析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