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结束十几年后的今天,有些“文革”词语(也包括“文革”前一段极“左”时期产生的词语)随着“文革”的完结而进入语言博物馆,但也还有一部分“文革”词语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目前,“文革”词语大都在感情上、词义上或用法上产生了异化,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更新,但这一更新和异化的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过程,以引起人们对“文革”词语更新和异化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郑丹  任海丹 《考试周刊》2010,(26):114-115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哪个国家,和"食"相关的词语都很丰富。其中用于表现味觉的就有"酸、甜、苦、辣、咸"等词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词语逐渐被用于除了味觉以外的领域。在日语中,特别是“甘い”这个词比其他四个味觉词应用得更加广泛。本文从“辛い”的反义词的方面对“甘い”的词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有关词义扩大,前人虽然已有不少的论述,只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外延的扩大与词义的扩大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脸"类词语的意义是否扩大了?从原指一类事物到指不止一类事物是否为词义扩大?由特指到泛指,由个别到一般又是什么样的情况。本文即是试着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意见,并兼及词义扩大界定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词例是几个词语共有的相同的词义组合关系和演变轨迹,词例求义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诂方法,特别是在词语考释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它有助于发现和求证未知词义;可以为"孤证立说"提供可信的依据;还能补充、纠正辞书或前人著作对词条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同性恋现象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汉英两种语言出现了许多对"同性恋"的称呼,从其中的一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态度。从词义表现方面看,同性恋词语的称呼经历了从贬义、犯罪、医学科学用语到中性词义的变化。这些词语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和认识,体现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及对同性恋现象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指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文中"是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意的词义理解,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临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境能确定或限定话语中词语各种各样的意义,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对词义具有调适作用:使词义单一化,使词义具体化,使词义延伸,赋予词语临时意义,赋予词语修辞意义。词语的这种受语境调适产生的言语义称作语境义,它在话语中常表现为表层语境义和深层语境义两个层次:表层语境义是理性意义项目在语境中的再现,体现着语境对词义项目的选择性;深层语境义往往是在词语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语境的作用而生成了一个新的概念,词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观性很强。两者皆与语境信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裸×"形式的"裸"族词语的频繁使用,在现代汉语中"裸"词义产生了迅速的变迁。其词义经历了从"身体裸露"到"物体裸露,没有覆盖"再到"没有加工处理,纯粹的",最后为"完全的,彻底的"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革"期间,有大批的旧有词语趋于或已退出现实的使用,文章按人物称谓类、事物称名类和动作行为类分别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移植了大量的古汉语词语,这些词语都已成为日语的固有成分。日语中的古汉语词语的含义、用法大多有所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一、对原来的词义系统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而是有选择地取舍。二、改造原有词义、用法:(一)将隐性含义改为显示性含义;(二)扩大使用范围;(三)改变词义雅俗格调;(四)顺理成章地赋予新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语儿化后所引起的词义变异是多方面的。有的词语儿化后,虽与原词的词义有联系,但所指范围却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词语儿化后与儿化前相比,词义相去甚远,以致易出现不合理的联想;有的词语儿化前后两种形式并存于同一语句中,常常造成理解偏误。探讨儿化中的语义变异,在留学生的口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革期间,军事词语用于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或方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构成了文革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对此分两种类型进行讨论。最后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文革"小说语言常常表现出非理性的形态,主要表现为贴政治标签、标语口号、豪言壮语和训斥。"文革"小说语言的非理性实质上是最理性的人的最狂热的表现,是那个时代非理性人的病态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汉语是不断发展的,不仅表现在汉语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词汇量扩大,同时还有词汇意义的发展演变。关于词义的演变,主要包括词义的主要部分即概念义,以及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色彩义。而概念义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词义范围有差异(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本文主要是就当下网络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进行分析,这里以"奇葩"为例。这个词语,古已有之,但是当下出现在口语及网络语言中时,其概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由一个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本文主要分析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并且针对之前的先例,对该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运用排比归纳、考察词义的构成、分析词语的内部结构等方法,讨论"淴浴"、"嘴喳喳"、"打拐"、"大"、"老婆"等几个常见于明清白话小说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词语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表达效果是语文基本技能之一。近年听了不少语文课,发现词义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中高年段重复低年级词义教学的内容,使得词义教学年段目标模糊,而相关的对词语意义、情味、表达效果的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词语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表达效果是语文基本技能之一。近年听了不少语文课,发现词义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中高年段重复低年级词义教学的内容,使得词义教学年  相似文献   

18.
敦煌愿文是指敦煌遗书中保存下来的用于表达祈福禳灾及兼表颂赞的各种文章,其中保留了丰富的原始语言材料,有许多反映当时口语或俗语的词语,具有较高的汉语词汇史研究价值。本文选取13个词语略加考释,可补《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以及始见书证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举例说明了典型的流行语的意义和用法,阐述了流行语的来源以及扼要介绍了整个历史长河中词义嬗变现象,并阐明词义嬗变是词义的发展性或时代性的体现,它丰富了汉语词汇,推动汉语言向前发展,使汉语言越来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元曲选》中不少词语在方言中有所存留,用方言材料释词,对确切把握《元曲选》中词义有很犬帮助。选取《元曲选》中几个普通话不用或少用的词语.利用方言材料作尽可能确切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