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革”时期产生了大量政治性新词语,经济、社会类的新词语数量及少。随着文革的结束,大量的“文革”词语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政治宣传语不具备生动性和俚谷性;新词语所指称的事物隐退了新词语也随之隐退;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导致一部分词语的潜藏和隐退。文革词语的隐退启示我们:尽量淡化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同时增补汉语词汇要慎重。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教育惩罚的必要性展开着激烈而长久的争论。对于惩罚的本质和功能仍存在认识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偏颇,教育领域中惩罚的滥用仍普遍存在,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引进“异化”一词,拟对教育惩罚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一、教育惩罚的异化“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lienation和Alienare,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笔者认为,教育惩罚的异化是指将…  相似文献   

3.
说“态度”     
“文革”期间,人们有一句口头禅,“能力大小是水平问题,态度怎样是立场问题”。“文革”要彻底否定,但这句话却有保留价值。能力和态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应该注意、重视的问题。能力提高的结果未必是态度端正(但一般来说也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语言的使用常常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十年动乱中的“文革”用语,便反映了“文革”期间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社会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与当时的社会动乱,“文革”用语与现代语言迷信三个问题的探讨,寻求“文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语言使用的变异与社会诸因素变异的关系。一、“文革”用语与当时人们的错误认识“文革”用语是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环境,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使人们产生许多错误认识。“文革”用语就反映  相似文献   

5.
崔国明 《语文知识》2001,(10):36-3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就连有些词语的用法也正在突破原有的框框,向着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在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性、色彩、用法等都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有些词语时,往往打破其常规的用法而进行超常规使用,这就是词语的非常规用法,而且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果把这些词语的非常规用法概括起来,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名词当作谓语用在文言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如“范增数目项王”“二月草已芽”等,因为这是名词活用情况的一种;而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语法书都认为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或是形容词。但  相似文献   

6.
“文革”时期,传统的褒义词语产生了相当明显的分化,并向正、负两个方向发展。前者是指正常的使用,也包括某些词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频率的提高;后者正好相反,主要表现为使用范围的缩小和频率的降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由褒趋贬。上述分化现象有比较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语言既有相对稳定性,又会有变化。旧的词语会逐渐消亡。新的词语会陆续产生。有一些词语,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因理解上的问题而“误用”,最终“以讹传讹”,成了“正果”,原有的用法反而被“冷落”一旁。  相似文献   

8.
近日,人民网有文章认为,在一个虚拟网络充斥的年代,人们享受于网络的便捷和神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于网络,受其左右,甚至产生“网络焦虑”。在笔者看来,前不久发生的“躲猫猫”事件实际上折射了两大群体即干部和公众的“网络焦虑”。两个人群面临的“网络焦虑症”,有共同点,但也有区别之处。共同点都存在一种“本领恐慌”,这就是出于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 运用语言,常常自然出现同化异化现象。比方在语音方面,由于前后音节影响,常常自然同化或异化。汉语有的词语因前后音节的影响产生辅音同化:同一个“难nan”,在“难免”中读成na mian,韵尾“-n”因后一音节的声母“m”的影响变成了“-m”;在“难开”中实际读成nangkai,韵尾“-n”因后一音节声母“k”的影响变成了“-ng”。汉语有的词语因前后音节声调相同而要求异化,两个去声字连读,如“下降、注意、助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文化大革命”的产生原因,基本过程和历史教训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和总结,为“文革”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决议》精神指导下,近几年关于“文革”史的研究很活跃,出现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好专著和好文章,给人以启迪。但在探讨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看似新颖,实则不尽全面、难以立足的偏颇之见。把“文化大革命”的产生原因全部或主要归结于封建主义影响的观点就是一例。一  相似文献   

11.
文学接受活动从文艺社会学意义上看是一种社会接受行为的具体化。“文革”时期是一个“狂乱的文学年代”,其时的文学是“失态的文学”,或者说是“单向度的文学”,当然还有“地下”(或“潜在”)文学的潮流涌动。“阅读生活的荒凉”是这一时段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公开和地下两类文本,受众对“文革文学”的接受因为战时文化心理和缺乏性动机,对当时的文学创作甚至“后文革”时代的文学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文革文学史的形成过程,更多的是读者的极力推涌。换言之,是他们完成了对文革文学史的撰写。研究“文革文学”需要一种胆略:既要避免政治化的文学解构,也须在社会因素的干预和干扰中持续前行;既要有一般文学理论的架构,还得寻求与研究对象相契合的视野、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发展,汕头方音已出现了向共同语靠拢的趋势,产生了同化现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的一些风尚的影响,一部分人(多是青年)的口音也有了“异化”的迹象。“同化和异化”都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成长小说何以成为近20年文革记忆生产的显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九十年代之交开始,以“文革”为背景的成长小说频频获得文坛以及社会的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可以说成长小说是继伤痕、反恩之后“文革”记忆生产的极有影响的形式。论文认为,促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一是当今的主流作家基本上是在“文革”中度过童年少年时期的,成长与“文革”的相遇促成了这一热潮;二是与90年代以来新语境和新的问题意识下“文革”记忆需要重启与更新相关,而成长小说的形式由于其童年与成人的双重视角,其细小与宏大之间的张力,其灵活性与开放性,是延续、更新、丰富、补充和改写“文革”记忆的非常有效的形式,因此成了极受作家青睐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考试说明”将以往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修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细微的变化,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有些人还以为是新生事物出现,有陌生感。其实熟语很熟,它会在人们交谈时随口而出,就是因为太熟悉了,以至大家不把它当作一种语言现象,“考试说明”提出来,倒觉有些“生分”。这一变化还意味着高考将扩大词语考测的范围,对学生的词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试卷,笔者有意进行了分析。一、考查重点仍是四字格成语,但已明显呈多元趋势今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对词语的使用进行考查,涉及四字格成语共…  相似文献   

15.
把宗教异化与劳动异化的关系看作是必然的因果联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产生的一个理论支点。在马克思早期的一系列著作中,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再到“金钱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发展过程。正是“劳动异化”的理论,将宗教异化的根源深入到经济领域,这一研究不仅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寻找人由以生成的标志,即由自然属性到社会属性转化的关节点——劳动,而且也真正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进而科学地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教育界人士就教育的本质问题开展过一场热烈的讨论。长期以来,人们曾经多次讨论过这个题目。关于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界有一个传统看法,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甚至主张“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我国“文革”期间,因为“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这一句话,惹出千灾万劫。经历了十年桎梏的痛苦体验之后,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了“教育部分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是生产等主张;有的还主张把人的本质异化究源到教育的异化现象。今天看来,这场讨论对于引导人们教育观点的再认识,推动教育领域“拨乱反正”,重建教育活动新秩序,已经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作家笔下的"文革"日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文革”题材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旨在凸现动乱年代中普通人远离政治狂热、逍遥于平凡日常生活中的主题。这些作品既开辟了“文革”题材文学的新天地,又揭示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中国平民对日常生活情趣的执着,以及善于和政治狂热周旋的心态,这是他们抵御政治狂热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由此也产生了重新认识世俗心态与日常生活积极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快餐文化也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们在沟通交流以及传媒传播中为追求便利及其他因素逐步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即网络词语。它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中一部分,尤其是高频率的出现在了青少年交际之中。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词语“囧”、“雷”等出现频率较高的网络词语为例,浅析网络词语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存在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最敏感、最活跃的词汇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语料库。在这些新增加的词语中,有些未能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慢慢从人们的口中消逝;而有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纸、网络、新闻媒体上,甚至于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也频繁使用了,如“被和谐”、“被代表”、“被增长”等“被××”结构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一册共有文言词语解释621条,应当说,其中的大部分是解释得比较确切的;但也有一些解释还有进一步琢磨的必要,如“坚明约束”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词语应当解释而没有解释。这里,按照课文顺序,逐条列举于后,以就教于教材编者和同行。二二《察今》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此条有三个问题:(1)答句并列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谁属的问题。课本编者认为,“非”字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教参”译文译作“它”;“为”字句的主语是“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