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故乡》中使用省略号的次数非常多,统计全文共有28个省略号,其中有26个用于人物语言之中。它们对刻画人物形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闰土的话语中有14个省略号,杨二嫂的话语中有2个,其余10个在“我”、母亲和宏儿的话语中。分析这些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的理解,也可以从中体会鲁迅先生对标点运用的独具匠心。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中,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纵观全文闰土的语言,除了第21段,其余每句话语中都有省略号,这不能不说是鲁迅先生的精心安排。先来看看少年闰…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其描写人物的语言,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其议论性语言也极其简练含蓄,富有艺术的暗示力,其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也总是抓住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来写。有时,根本就不让人物把话说完,而是用省略号来代替,这样既简练又传神。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语言,凝练含蓄,言简意丰。其描写人物的语言,笔墨俭省,而内涵丰富。其议论性语言也极其简练含蓄,富有艺术的暗示力。其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也总是抓住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来写。有时,根本就不让人物把话说完,而是用省略号来代替,这样既简练又传神。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欣赏小说时,应初步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和方法,从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正确理解小说的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能运用学习记叙文的方法,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小说的线索,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能区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指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及其作用。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它往往能透露出人物的内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中,一些省略号的妙用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特别是在对话描写中,语言精简,以少胜多,许多含蓄之意都是借助省略号来表达的。《孔乙己》“窃书不  相似文献   

6.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必不可少的文体之一。学习小说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阅读中,学生能较容易地梳理出小说的情节,也能较全面地分析出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语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学生却难以确定。最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主人公的判断意见有了分歧。有的认为于勒是主人公;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为此争论不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握好确定主人公最根本的方法。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7.
【总体阅读思考】一、小说中刻画了几个人物?请将其人物的主要特性概括出来。二、小说如何揭示人物心灵的美丑,如何抒写曾通人的人性美? 三、小说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四、小说的语言特色主要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创作很注重重复手法的运用,包括场景描写、人物语言、人物描写、心理刻画等方面的重复。这些不同方式的重复手法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重复手法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重复中有变化,体现出作者的匠心。  相似文献   

9.
细节描写在小说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其作用。在分析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时,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富有生活特征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出小说中所描绘的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生活画面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和美学意义。那么,怎样分析小说作品中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呢?一、推敲人物语言,挖掘语言细节描写的暗示作用教师进行小说教学时,应当抓住人物富有特色的语言,仔细推敲、品味语言的含义,把人物语言置于小说情境中,挖掘人物语言所隐藏的暗示作用。读过莫泊桑的《项链》的人们不能不惊叹作者生动传神的…  相似文献   

10.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要能够指认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内容,并区分描写的不同种类。如《七根火柴》中对无名战士的动作描写,《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描写,《一件小事》中对“我”的心理描写等内容。理解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例如《变色龙》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神态描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和张爱玲都对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方面,他们巧用工笔、对比手法及人物视角勾描人物肖像,彰显出人物肖像描写语言之同;另一方面,张爱玲又淡化主观评价,灵活运用意象.从而凸现出自己在肖像描写语言方面的独特构思与创造。  相似文献   

12.
正【写作指导】在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比如一般记叙文、小说、叙事散文等,作者往往会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具体的描述。如果是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物正在进行着的语言交流作具体的描写,就是对话描写。对话描写,其实就是将有关人物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的语言具体地记录下来或呈现出来。有些初学记叙文写作的同学,不懂得如何运用对话描写,只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变化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甚至让抒情、  相似文献   

13.
正"老师,作者在语言描写中为什么总是使用省略号呢?"课堂上,一学生这样问我。于是,我让大家找出"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一句,反复朗读,并思考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而塑造人物形象又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形象分析就成为小说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析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从而精确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以及透过人物所揭示的社会主题来。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7,(6):61-66
短篇小说的人物语言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推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语言的口语化、人物独白语言的运用和人物梦境的描写、人物语言的矛盾冲突都为短篇小说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色彩,提高了小说语言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6.
萧丽红的小说首先在人物塑造上体现出古典的倾向。她的小说语言典雅,大多是描写民风民俗,她复活了中国的古典文化,却在古典中迷失了现代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所谓伴随语境,就是指语言交际中由表情、手势、姿态、身体动作等伴随因素所构成的语言环境。小说创作离不开必要的人物描写,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又往往借助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完成,而人物在说话时又离不开独具个性的表情、手势等伴随因素,因而巧妙地运用伴随语境,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它又与一般意义的表情、动作等描写不同,伴随语境的运用总是与语言的交际相“伴随”,可以说没有语言交际,就没有伴随语境。因此成功的小说家总是在精心设计人物语言的同时,也苦心经营其伴随语境。鲁迅先生的名篇《阿Q正传》就是妙用伴随语境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都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要从分析这些描写入手。肖像描写能够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等。《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的衣着描写表明了他的沙皇军警身份。《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体现了闰土一家生活的日益贫困。“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能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意味深长的话语体现了他  相似文献   

19.
本分析了小说语言描写的三个方面,认为小说人物语言描写不仅要突出个性特征,而且要从具体性格出发,写出人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并且要找到个性化语言的独特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小说的创作从叙述语言与人物话语方面表现了其所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运用语言提示;用动、名词写作;使用情绪语言,让作品情景诗化;对叙述语言进行选择与限制等。而在人物话语(包括对话与独白)方面,海明威用人物话语替代传统小说中的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创造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