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放军 《教师》2008,(21):57-58
“人是要有精神的”。一所学校也必须有学校精神。那么,什么是学校精神呢?学校精神是学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反映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向上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学识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体现着学校办学的宗旨、理念、风格等,反映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培育学校精神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 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精神。人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 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 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编按]  相似文献   

3.
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自身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学校精神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校精神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和建构。  相似文献   

4.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  相似文献   

5.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和造就良好的学校精神,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良好的学校精神,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无形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为此,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文化管理,必须提炼、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7.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激发全校师生积极的进取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提高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会每时每刻地感染着你、影响着你、激励着你,  相似文献   

8.
沈黎明 《文教资料》2009,(15):97-98
学校精神是学校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学校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显和稳定一所学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精神可以按照校训引领、文化熏陶、名师垂范、制度保障等方法加以塑造,以此推动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文化的圣地,学校文化底蕴的深厚程度和学校的亮点都会因学校文化传承轨迹的不同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积淀。如何传承学校文化,使学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我认为,就要在积淀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着力锻造学校精神,着力弘扬学校精神,用学校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用学校精神凝聚教师力量,用学校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0.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  相似文献   

11.
学校精神是学校优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学校历久弥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对于凸现和稳定一所学校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认为,塑造学校精神是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瓅月 《云南教育》2008,(19):43-44
学校软环境,一般包括制度层面的软环境和精神层面的软环境。制度层面的软环境主要是学校、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守则、行为规范的总称,体现在学校整个团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理念形态当中。精神层面的软环境是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的总称,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一所学校也需要有学校精神。而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并为师生认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整合和结晶,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每一所学校必须重视的事情,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或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增强全体师生的目标意识,使共同追求的价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统帅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和方式。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包含了校园文化且高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遵循学校文化的方向性、育人性、整体性、选择性等原则。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以学校的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谈论学校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校精神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群体心理定式和心理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学校精神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它通过感染、模仿、暗示、从众、认同、强化等心理机制发挥作用,包括孕育期、整合期、内化期、成熟期四个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要优化学校精神,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以...  相似文献   

16.
对于学校文化,尽管学者们的观点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是认为学校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哲学,它决定着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17.
学校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知、情、意、行的统一性来分析,学校精神发展可划分四个层次,即:接受学校精神熏陶,体现为学校成员受到陶冶与启迪,是学校精神发展的基础层次;构筑学校精神凝聚,体现为学校精神对学校成员形成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是学校精神发展的较高层次;遵守学校精神规范,体现为学校成员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提高,是学校精神发展的提高层次;体悟学校精神创造,体现为学校成员不断超越的精神力量,是学校精神发展的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形成于学校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来源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精神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学校文化又融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规范和动力。充满诗  相似文献   

19.
学校精神文化是支撑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深刻微妙地影响学校和师生发展。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核心是夯实学校精神根基,整合地方精神、学校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学校精神。同时要优化学校精神文化元素,让学校精神贯穿于办学思想、理念、目标及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并对学校精神文化元素进行策划、执行、宣传,使之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精神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是每个学校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学校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学校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人的积极性的宽松、和谐、团结、协作、竞争、激励的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创新的智慧火花,实现自身价值。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教风、学风和一批名师等作为学校精神的软件。名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精神、教学经验和学问内蕴是一个学校的代表、一种标志,是其精神的象征。学校精神存在于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学校精神是师生灵魂中的点滴闪光。教师、学子可以离开校园,但永远离不去的是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