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朝阳 《成才之路》2023,(12):125-128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展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还需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的教学创新,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科学能力,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创新可采取以下策略: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健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教具学具应用,依托网络环境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2.
徐阳 《江西教育》2023,(11):84-85
小学科学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观察身边事物,并通过实验验证科学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对此,教师要提升科学活动与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比重,强化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的小学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发生了较大改变,小学科学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以往的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科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情感、思维及生活的帮助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引导者。文章指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角色变化的必要性,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角色的变化情况,并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如何顺利完成角色变化,以及小学科学教师角色变化后如何高效开展科学教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卢洪江 《广西教育》2013,(45):60-61
所谓科学“自学案”,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案。笔者认为,一份优秀的小学科学“自学案”,需要体现出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能够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与学习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利用小学科学“自学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觉得课程标准应该着重强调小学科学是一门生活化课程。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蕴含着科学。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感觉到许多生活中的现象蕴含着科学。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也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学习需要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陈黎辉 《家长》2023,(4):109-111
<正>目前,传统以成绩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亟需制定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计划,以此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直接影响学生科学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形成,为此,应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分析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科学教育思想,发展学生以核心素养为主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品质,为小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多元化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智力因素的作用外,还取决于人的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德才兼备的科学课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性格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善于利用科学课程独特的优势,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到自然中去学《自然》──浅谈如何搞好课外科学观察实验阳新龙港镇列宁小学刘道新(435200)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是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任务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因此小学自然教学要求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学生动手操作性,主要...  相似文献   

9.
这是小学《科学与技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与技术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热爱,注重证据,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探究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并开展评价的科学探究活动。小学科学探究课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习得科学方法,逐步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教学担负着儿童科学启蒙的重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自然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为中心,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反思小学自然教学现状,是“灌输”有余,“放手”不够。这种“保姆”型教学已经使我们的学生逐步丧失了自我,而沦为被动接受的容器。要培养自主创新型的学生,就必须解放学生的手脚,大胆放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领悟科学本质等。因此,进行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研究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的迫切需要。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及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3.
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这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自然科的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需要,带领学生到田野、公园、河流沿岸等处进行科学考察,使学生通过直接接触自然环境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大...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主要关键词之一。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的自然(科学)课教学虽然十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对“研究后的研究”,40分钟以外的科学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注重教材中问题的探究,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关注与研究。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广东广州天河区长小学屈瑛在小学教育中,仅仅依靠《自然》学科的力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科学的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也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为...  相似文献   

16.
傅朝阳 《成才之路》2023,(15):124-127
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启蒙和科学知识普及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造精神、质疑精神的重要课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能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可采取以下策略:创设实验情境,开展合作实验,加深知识理解,拓展学生思维,发挥教材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仲生泽 《西宁教研》2002,(6):23-23,27
小学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的任务。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特别强调教师要善于把儿童的兴趣爱好引导到自然研究和实验活动上来,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电化教育媒体和传统教育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然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而言,科学探究的价值究竟意味着什么?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科学探究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走向人文:科学探究的价值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 《教书育人》2005,(9):13-15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这就是说,从人文的维度上,科学探究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庸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地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阳。  相似文献   

20.
李志勤 《家长》2023,(16):110-112
<正>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小学科学教学带来改变和创新的机遇,为小学生带来更加多元化、生动有趣的科学学习体验。因此,本文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路径,旨在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具体策略,为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价值(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小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