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乃至世界的动画由神话改编的占很大比例,对于神话题材的研究对动画艺术创作有着非常主要的意义.由江格尔动画创作谈起,联想到整个神话题材的开发、应用及研究.对以蒙古史诗江格尔艺术体系为基础的动画创作的研究其成果对蒙古文化的发扬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从理论到实践对动画创作学科发展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神话英雄史诗《江格尔》展示着蒙古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个体生存状态。史诗的既成审美对象是以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学观念,这种原初的美学观带有明显的神话思维特征。《江格尔》具有东方审美观的特质。东方审美“同情观”的哲学认识论基础是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史诗《江格尔》原始审美表征表现为:萨满思维、生命为美、物我同一等。  相似文献   

3.
史诗《江格尔》中呈规律地出现的数字有许多,这些数字及其相关母题所蕴涵的内容十分丰富,携带了不同时代的多重文化信息。其中某些数字及其有关的文学描述与蒙古族萨满教传统的数字使用习惯和象征意义一致,如用数字7及7的倍数表示时间、距离、年龄、国家、军队、百姓、财富之类。而勇士们团团围坐成7圈象征北斗七星,25岁象征人生最美好的年龄,44条腿的宝座象征44万户全体蒙古的统治者,以及与此相关的泛化的文学描述则是史诗《江格尔》所特有的内容,这类母题在起源上有其特殊的本质,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混沌和互渗走向分化和互动的历史进程.宗教和迷信乃是从早期巫术中分化和发展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尽管都以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为基本特征,但在崇拜的对象、方式、追求的目标等方面还是有着相当明显的差异;科学的萌芽和发展,奠基于人类的世俗生活和巫术文化所提供的经验知识的土壤中,巫术文化对科学的起源和最初发展起着双重性作用.在早期文化图景中,宗教与迷信、科学都存在一定的兼容关系,但这种兼容是与科学同宗教、迷信的斗争连接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范畴以"意义元素的多寡及其变异情况"为标准,可分为三大类:母题研究、题材研究和主题研究。母题是人类体认世界的最小意义单元,有着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是题材和主题的必备要素;题材是多个母题根据一定序列结构而成的有机体;主题则是作者根据题材立意而来的思想,含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并随着文化观念的迁徙而演变。  相似文献   

6.
许地山的《缀网劳蛛》是一篇概念化色彩很浓的小说,它要说明的是关于人生态度问题,其基本观念是"蜘蛛哲学"。"蜘蛛哲学"是一种由多种宗教观念综合而成的人生观念,包括苦难观念、坦然与沉静的态度、命运问题、慈悲与博爱、超脱、感化、宽恕、信仰、坚忍等宗教概念。这是一种综合了佛教、基督教、道教、道家、儒家、墨家等思想的新型宗教精神,是许地山谋求诸教沟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对于宗教的认识,古今中外虽各不相同,但宗教意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有人说,诗歌只有与宗教结合被神灵指引才有可能产生好诗,比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泰戈尔的《飞鸟集》等.这一观点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内心强大起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他便可以飞出凡尘,建立另外一个世界.这时候,他可能就与神和上帝不远了.当代中国诗坛,局限于现实的身体写作者多如牛毛,而寓于宗教的神性写作者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变异史诗思想内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史诗的发展,可分为远古或传统史诗和变异史诗两个阶段。在民族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受封建意识、黄教思想,中原农耕文化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异史诗在思想内容方面与远古或传统史诗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文章从婚姻主题的变异、征战主题的分化、君臣观念的萌发以及序诗中的宗教色彩、英雄从天而降投胎于人间和对坐骑、武器、布陈、法术的使用的特殊描绘等方面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9.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的两大著名史诗之一,被称为“最初的诗”,在印度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成了印度古典文學的光辉典范,文艺创作取材的丰富源泉,而且对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部规模宏大的史诗,同人类古代社会早期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一样,其产生或形成基本上可以说不是出自于自觉的审美动机,而与古代的宗教观念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然而,它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古代传说或史诗里,都有对于美好理想社会的描述.从儒家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响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到蒙古史诗<江格尔>中描绘的美好社会理想都有其相同或相似的共性特征,说明了自古以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所追求的理想世界是相同的,心也是相通的.史诗<江格尔>产生在奴隶社会,作品带有时代的烙印.虽然有奴隶,但没有虐待,没有残酷的统治.江格尔用正义战争反对暴政和压迫剥削,使他的人民在宝木巴圣地过着幸福的生活.<江格尔>把理想世界表现于史诗中,这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史诗的禳灾功能是其多元价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蒙古族史诗的文本就可以概括为对一个民族消除灾祸的诗意表达,包括英雄不败的母题,以及大量的祝赞词都对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禳灾意义。而讲唱史诗的过程则完成了一个禳灾仪式,但为了保持史诗消灾的神力也在讲唱过程中伴随着诸多的禁忌。  相似文献   

12.
图腾艺术的神秘性来自于图腾崇拜的观念 ,它的象征含义经历了由原始祭祀活动的神秘感到艺术符号的审美形式的发展演变。图腾观念最初是与原始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它直接传达了图腾所具有的神圣魔力。图腾艺术出现后 ,图腾艺术符号成为图腾观念的象征 ,其神秘性也就向表达禁忌需要的社会功能演变。经过象征意义的转移和扩展 ,图腾艺术由表达宗教祭祀的神圣功能向艺术符号化演变 ,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审美性因素。图腾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史诗是人类文明的外化,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下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学主题的演变。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自己的史诗创作,但在史诗的发生与发展、内容与风格、情节与母题上却存在着很多既趋同又相异的特征。对于希腊和蒙古两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史诗作品进行审美关照下的比较性研究,有助于揭示东西方文化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的同质与异质,并在跨文化视野中使史诗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历史观、信仰观与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创世史诗实质上是对人类自身实践力量的肯定与伦理道德关系的一种规范。史诗对神造万物的否定,其实是充分认识到了人始终是历史活动的创造者,神仅是人类自我人格力量的化身,神造万物仅是人对自身实践力量的理想化了的解释。彝族多种宗教形式的中心内容——祖先崇拜是人对自身实践力量的继承与发扬,而史诗对人类繁衍的开端——兄妹婚的巧妙解释与委婉否定,乃是一种对和谐的伦理道德观的追求,因为只有和谐才是人类社会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与西方史诗《伊利亚特》题材与母题的比较发现在两部史诗中都存在大量战争、婚姻与结义的故事。通过分析比较两部史诗战争、婚姻、结义这三个共同的叙事题材与母题,说明两个民族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上具有许多一致性;两个完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史诗能具有这种相似性,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一些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很相似。  相似文献   

16.
Epics belong to Oral folk literature,which is the basis of written literature or later writers’literature,which in turn is the knowledge of humanities,or knowledge which reflects social life.In Jangar,some Mongolian historical cultural traces can be really found.Culture,in a broad sense,includes economics politics,military affairs,literature and art as well as religion.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Buddhist elements in the Mongolian heroic epic Jangar,and argues that 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componen in the Mongolian society,Buddhism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Mongolians life is reflected in the epic Jangar.  相似文献   

17.
<简·爱>中多次出现了月亮与火的宗教色彩的描写,以多侧面、多角度的方式预示着主人公爱情的命运,从而为作品增添了神秘朦胧的色调.月亮与火这两个现实的物化体也在月亮的清冷与火的炽热中尽情地舒展着爱情的激荡与超越,诠释着现实与理想,地狱与天堂的希冀与升华,揭示着男女主人公受难-追寻-获致幸福的主题.从而在浓厚的宗教色彩的重幕下构成小说的主题意象,令作品意义更为厚重,拥有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18.
巫术与技术共同打造的艺术——《哈利·波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利·波特>创造了"读图时代"的阅读神话,它的成功归因于以巫术为代表的前现代思维方式与现代技术的完美合璧.巫术是神秘的、可以操作的、超自然的、在体验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术";技术是现实的、可控的、在试验中改造自然的"术";艺术是浪漫的、高度幻想的、能够安慰人心灵的"术".巫术与技术结合来共同打造艺术,或许正是后工业时代艺术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9.
禅宗主张人人具有佛性,而佛性则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只有通过“悟”才能去领会,去获得佛法真如。禅宗所主张的这种不藉语言文字、不假思计教理、单传心印、直达心性的妙悟顿修,是一种特殊思维活动的心理体验,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直觉感受,与艺术和审美活动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并且进入诗学,对中华审美心理体验和艺术思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邦斩蛇传说作为受命之符对汉代政治而言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道德力量"与"理性思维"的介入,后人对它的解读几经调试,最终批判、否定的态度占据了上风。至于斩蛇剑,受当时思维习惯影响,其获得与遗失都被描述得极具神异色彩,甚至还被后人赋予了灵应的道德判断力。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与传国玺并驾齐驱的皇权象征符号,除了在斩蛇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因为先秦秦汉之际器物成为论证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工具。不过,由于佩剑之礼的式微,尚武之风的衰退,斩蛇剑一类兵器在这种政治文化消亡之先,便退出了论证、展示政治权力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