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6年云南省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区、市)建设"专项,进一步把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到县域,推动县域科技经济转型升级。文章通过对思茅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研究,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和亮点,研究提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总结,以此进一步提升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郑念 《科协论坛》2004,19(5):42-45
在我国,县一级是具有完善功能的行政单元,无论是行政功能,还是社会、经济功能,都具有整体而完善的特征。因此,对县域范围的社会、经济、政治、化等进行研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对于推动科协整体工作尤其是农村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就是研究总结科普  相似文献   

3.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广大县(市),特别是欠发达县(市)的特色产业总体上仍以农业产业为主,县(市)科技工作相对薄弱,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表现为新技术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为例,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对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进行了剖析,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主体和行为,并结合实际就加强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和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布局和建设是我省为壮大县域科技创新管理服务队伍,促进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云南省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布局的激活县域创新细胞的重要抓手。通过对2017年认定和备案的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示范县及中心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首批60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地加强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的指导,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扩大示范县的区域辐射效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被确定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单位,要  相似文献   

6.
华宁县一直是人多地少,但历届中共县委、县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狠抓准确把握县情,树立科技首位意识,创造条件集成科技优势,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科技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为科技进步提供保障等,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先后被国家、省命名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云南省柑桔生产大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省常熟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累了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经验。江都区去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第二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县(市、区)之一。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江都实际、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对于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县域科技进步评价体系及测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毅  单继宏  周一真  林云 《中国软科学》2005,5(8):147-151,157
推进县域科技进步是地方科技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浙江省科技强县建设的工作思路,应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一套以县域行政区划为界限的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数理统计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手段为基础,探索一种目标管理、动态评价的县域科技进步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宁波市辖内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宁波市县域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由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成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宁波县域竞争力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宁波5个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最后从5个方面对宁波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陕西省科普统计调查数据,从不同科普投入力度,即科普经费、科普人员及科普基础设施等研究了陕西省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现状,指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科普工作时,存在着科普经费投入有差异且筹资渠道单一,科普人员投入有区别且分布不均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同等问题。并针对推动全省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科普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提升不同类型区域县(市)科技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市)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系中最为薄弱和基础的环节。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我国县(市)科技能力建设的特殊性出发,在比较不同类型地区县(市)科技能力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形成东中西部科技能力差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分类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基地型园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地型园区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基地型园区的基本内涵、现状问题、作用机理和发展机遇,提出了加快基地型园区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美国能源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并以美国能源部专业管理机构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为例,对其工作边界定义、运营管理模式、立项实施流程、评估模式及内外部协调机制等管理创新经验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我国能源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构建了公共科技政策影响创新产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印度1991—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印度科技政策主要通过作用于中央政府研究机构、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对创新产出产生影响,其中,税收激励政策、中央政府科技支出、邦政府教育支出以及研发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支持政策、邦政府科技支出和中央教育支出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与实施公共科技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科技安全是新时代科技工作的重大任务之一。现有研究数量较少,又缺乏国外经验借鉴,使得维护国家科技安全成为一个“无人区”,跨过“无人区”需要方向指引。本文研读了与科技安全相关的所有文献,分析了研究的总体情况,归纳整理了研究的具体成果,结合其他信息,对研究及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中国科技安全研究及实践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呈现的中国科技安全研究及实践图景,可为认识中国科技安全研究的历史、研究及实践的现状和未来方向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鉴于科技成果奖励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成果奖励指标为例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科研机构成果产出和科技资源分布均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农业科研机构的成果产出不仅受科研投入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也与机构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目前的科研投入增加仍能带来成果产出的迅速增加,部分机构可能存在边际产出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必然涉及到众多新的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科技决策必须坚持科学化和民主化原则。科技政策学在美国的兴起,是美国追求科技政策科学化的必然结果。科技政策学是交叉学科研究,具有多种研究进路。科技政策学已经引进到中国,并已出现了中国特色的科技政策学研究成果。中国特色的科技政策学研究,一方面要为科技体制改革、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陈珍芳 《现代情报》2012,32(9):160-162,167
科技查新工作在科研立项、成果评审、产品报奖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沟通在科技查新(查新)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查新委托人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分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沟通策略;从查新人员与受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沟通方式选择、查新机构中沟通硬件建设和查新宣传力度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查新沟通效果和效率的方法;并结合长期查新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技查新沟通模型,细致的描述了查新流程与沟通主体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供给、需求和转化、推广是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又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黑龙江必须结合具体实际,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确保黑龙江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为此,在了解黑龙江科技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本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8年上海市各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才数据,利用DEA-Tobit法研究企业科技人才空间集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才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周边疏散的趋势,并在中心城区周边区大规模集聚。其中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有龙头科技企业或科技项目支撑的中心城区以及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心城区周边区,如宝山区等6个区实现DEA有效;其他10个区的综合效率值都小于1,浦东新区等6个区的实现弱DEA有效。(2)从对科技人才空间集聚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国外技术依存度、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办科技机构中硕博人员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源配置、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力度、创新活力无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实行引育并举且更重培养的引才引智机制、加强企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科创22条”核心承载区企业人才吸引力以及政府助力营造科技创新大环境等建议,以期推动上海市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